连接类器件的失效机理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5/6/30 21:30:54 访问次数:491
连接类器件可靠性水平很低,LMC7221BIM5X往往是电子设备或系统可靠性无法提高的关键所在,这正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据现场使用失效中发现,整机失效原因中81%是由于连接类器件失效所引起的。因此,研究接触及其失效模式,揭示连接类器件不可靠的内在原因,进而提高其接触可靠性。
接触电阻及其失效
从微观角度看,任何光滑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因此,两个触点接触时,不可能是整个接触面接触,而是有限点的接触。显然,实际接触面小于视在接触面,其差异决定于表面光滑程度和接触压力的大小。实际接触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另一部分是通过界面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有机气体吸附膜或尘埃等所形成的沉积膜而相互接触。因而,真正的接触电阻包括两类:第一类,电流通过接触面时,由于接触面缩
小而导致电流线收缩所显示的电阻,通常称为集中电阻;第二类,由于接触表面所形成膜层而构成的膜层电阻,或称为界面电阻。
测量接触电阻时,往往都在触点引出端进行,因此,测得的接触电阻除包含集中电阻和膜层电阻外,还包含接触弹簧和引线等的金属欧姆电阻。通常,为区别起见,把集中电阻和膜层电阻所形成的接触电阻称为真实接触电阻。
连接类器件可靠性水平很低,LMC7221BIM5X往往是电子设备或系统可靠性无法提高的关键所在,这正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据现场使用失效中发现,整机失效原因中81%是由于连接类器件失效所引起的。因此,研究接触及其失效模式,揭示连接类器件不可靠的内在原因,进而提高其接触可靠性。
接触电阻及其失效
从微观角度看,任何光滑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因此,两个触点接触时,不可能是整个接触面接触,而是有限点的接触。显然,实际接触面小于视在接触面,其差异决定于表面光滑程度和接触压力的大小。实际接触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另一部分是通过界面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有机气体吸附膜或尘埃等所形成的沉积膜而相互接触。因而,真正的接触电阻包括两类:第一类,电流通过接触面时,由于接触面缩
小而导致电流线收缩所显示的电阻,通常称为集中电阻;第二类,由于接触表面所形成膜层而构成的膜层电阻,或称为界面电阻。
测量接触电阻时,往往都在触点引出端进行,因此,测得的接触电阻除包含集中电阻和膜层电阻外,还包含接触弹簧和引线等的金属欧姆电阻。通常,为区别起见,把集中电阻和膜层电阻所形成的接触电阻称为真实接触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