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欲揽三分天下
发布时间:2008/5/22 0:00:00 访问次数:405
客户需求不是空话
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以应用为中心时代的流行语。虽然有些公司也在这样说,但看到的情况却是,产品策略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打击竞争对手而制定的,这实际上还是滞留在以产品为核心的层面。
amd把“满足客户的需求”挂在嘴边,则是因为从中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amd之所以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有今天的地位,实际上只有两件事情具有决定意义:一是2003年推出的amd64架构,二是2005年推出的并行计算技术。前者在保护用户在32位平台上已有投资的前提下,迎合了用户对新计算平台的需求;后者则打破了多少年来处理器以频率主导性能的惯例,打破了功耗是提升性能必须支付的代价这种观念。
要了解amd新一代计算架构的规划,最好还是要先从芯片厂商的直接客户——整机厂商的需求说起。hester说:“服务器厂商关注的是计算性能,节能,可扩展性,改进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服务性,有效地执行不同类型的应用,从入门级到高端架构的一致性;笔记本电脑厂商关心的是能否提供无线与图形驱动的选择,通过验证的参考设计来缩短上市时间,更长的电池工作时间,低功耗处理器;而台式机厂商则关心能耗,持续推动市场,提供商业化的坚固平台、多种合格芯片组的选择。”
hester认为,客户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转变:从关注内存优化、带宽、计算强度到关注持续不断的计算;从关注功耗和系统性能到关注每瓦性能;从注重模块化和灵活性到注重及时上市;从提供各种功能到实现客户价值;从个体体验到智力共享。
新架构设计思路
在未来的处理器开发上,amd注重的是并行计算、降低功耗以及模块化等系统级设计。
“2007年,amd将在服务器、工作站以及高端台式机市场推出采用65纳米绝缘硅工艺的4内核处理器,同时推出的还有面向主流pc市场的新双核处理器。为了满足4内核处理器指令和数据对带宽的需求,amd在芯片中集成了容量超过2mb的三级高速缓存。” hester在介绍下一代架构发展规划时说。
hester表示,除了功能和内核的改进之外,新一代处理器还增加了一项动态功率管理技术,它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分别调整每个内核的频率,直至关闭内核,从而使处理器的计算性能与应用匹配,减少了因计算能力空置而消耗的电能。amd 2007年下半年推出的移动处理器还新增了对传输总线带宽的控制,使之与应用对i/o速度的需求相匹配,从而降低总线对能量的无谓消耗,进而延长了电池的工作时间。
hester预测,2007年推出的新一代opteron处理器每瓦性能将提升约60%;而到了2008年,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提升150%。在数据库、高性能计算、java等重要的企业级应用上,性能都有成倍的增长。
在处理器内部结构设计上,amd将处理器中的内核、内存控制器、hyper transport(超传输)、交叉开关、缓存等标准功能进行模块化,利用模块的标准化和不同的组合既可以提高新品开发速度,也有利于为定制应用提供高可裁剪的解决方案。
torrenza:设计理念的革命
应该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是amd的torrenza平台。它利用amd多核处理器的直联架构和超传输总线,容许合作伙伴将加速卡插入扩展槽中,使系统厂商可以构建差异化的服务器和客户机系统。未来,torrenza将容许系统厂商将加速卡经过soc(单芯片系统)化后集成为一个芯片,与opteron放入同一封装中,从而在速度、可靠性、功耗、成本上为系统厂商定制计算系统提供支持。
torrenza平台的终极目标是在同一个硅片上集成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众所周知,由于通用处理器应用范围广泛,使得它不可能针对特定的应用进行优化,通用性是以牺牲效率为
客户需求不是空话
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以应用为中心时代的流行语。虽然有些公司也在这样说,但看到的情况却是,产品策略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打击竞争对手而制定的,这实际上还是滞留在以产品为核心的层面。
amd把“满足客户的需求”挂在嘴边,则是因为从中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amd之所以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有今天的地位,实际上只有两件事情具有决定意义:一是2003年推出的amd64架构,二是2005年推出的并行计算技术。前者在保护用户在32位平台上已有投资的前提下,迎合了用户对新计算平台的需求;后者则打破了多少年来处理器以频率主导性能的惯例,打破了功耗是提升性能必须支付的代价这种观念。
要了解amd新一代计算架构的规划,最好还是要先从芯片厂商的直接客户——整机厂商的需求说起。hester说:“服务器厂商关注的是计算性能,节能,可扩展性,改进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服务性,有效地执行不同类型的应用,从入门级到高端架构的一致性;笔记本电脑厂商关心的是能否提供无线与图形驱动的选择,通过验证的参考设计来缩短上市时间,更长的电池工作时间,低功耗处理器;而台式机厂商则关心能耗,持续推动市场,提供商业化的坚固平台、多种合格芯片组的选择。”
hester认为,客户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转变:从关注内存优化、带宽、计算强度到关注持续不断的计算;从关注功耗和系统性能到关注每瓦性能;从注重模块化和灵活性到注重及时上市;从提供各种功能到实现客户价值;从个体体验到智力共享。
新架构设计思路
在未来的处理器开发上,amd注重的是并行计算、降低功耗以及模块化等系统级设计。
“2007年,amd将在服务器、工作站以及高端台式机市场推出采用65纳米绝缘硅工艺的4内核处理器,同时推出的还有面向主流pc市场的新双核处理器。为了满足4内核处理器指令和数据对带宽的需求,amd在芯片中集成了容量超过2mb的三级高速缓存。” hester在介绍下一代架构发展规划时说。
hester表示,除了功能和内核的改进之外,新一代处理器还增加了一项动态功率管理技术,它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分别调整每个内核的频率,直至关闭内核,从而使处理器的计算性能与应用匹配,减少了因计算能力空置而消耗的电能。amd 2007年下半年推出的移动处理器还新增了对传输总线带宽的控制,使之与应用对i/o速度的需求相匹配,从而降低总线对能量的无谓消耗,进而延长了电池的工作时间。
hester预测,2007年推出的新一代opteron处理器每瓦性能将提升约60%;而到了2008年,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提升150%。在数据库、高性能计算、java等重要的企业级应用上,性能都有成倍的增长。
在处理器内部结构设计上,amd将处理器中的内核、内存控制器、hyper transport(超传输)、交叉开关、缓存等标准功能进行模块化,利用模块的标准化和不同的组合既可以提高新品开发速度,也有利于为定制应用提供高可裁剪的解决方案。
torrenza:设计理念的革命
应该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是amd的torrenza平台。它利用amd多核处理器的直联架构和超传输总线,容许合作伙伴将加速卡插入扩展槽中,使系统厂商可以构建差异化的服务器和客户机系统。未来,torrenza将容许系统厂商将加速卡经过soc(单芯片系统)化后集成为一个芯片,与opteron放入同一封装中,从而在速度、可靠性、功耗、成本上为系统厂商定制计算系统提供支持。
torrenza平台的终极目标是在同一个硅片上集成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众所周知,由于通用处理器应用范围广泛,使得它不可能针对特定的应用进行优化,通用性是以牺牲效率为
上一篇:AMD是英特尔变革的催化剂
热门点击
- 时评: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
- 专家揭露微电子行业造假内幕
- 日本厂商:TFT液晶产业的真正链主
- 周其仁:汉芯故事的另一面
- 汉芯事件会不了了之?
- 英特尔扮相:游荡在成都的一只“狐狸”
- 台湾液晶巨头大举进入内地
- IC设计风险投资前期冷中后期热
- 手机电源IC集成还是分立?
- IT经理世界杂志:芯片业资本魔方
推荐电子资讯
- 最差劲科技合作品盘点
- 最差劲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达: 看到这个不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