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组装元器件与传统的通孔插装元器件比较
发布时间:2014/12/6 17:33:01 访问次数:2027
表面组装元器件与传统的通孔插装元器件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紧凑、组装密度高、体积小、质量轻
表面组装元器件( SMC/SMD)比传统通孔插装元器件体积和质量都大为减小,MAX3222ECA而且贴装时不受引线间距、通孔间距的限制,从而可大大提高电子产品的组装密度。如采用双面贴装时,元器件组装密度可达到5~30个/cm2,为插装元器件组装密度的5倍以上,从而使印制电路板面积节约60%以上,质量减轻90%以上。
2.高频特性好
表面组装元器件( SMC/SMD)无引线或短引线,从而可大大降低引线间的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减少了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电磁耦合通道缩短,改善了高频性能。
3.抗振动冲击性能好
表面组装元器件比传统插装元器件质量小,因而在受到振动冲击时,元器件对印制电路板(PCB)上焊盘的动反力较插装元器件大为减少,而且焊盘焊接面积相对较大,故改善了抗振动冲击性能。
4.可靠性高
表面组装元器件( SMC/SMD)比传统通孔插装元件质量小很多,应力大大降低。焊点为面接触,捍点质量容易保证,且应力状态相对简单,多数焊点质量容易检查,减少了焊接点的不可靠因素。
5.工序简单,焊接缺陷极少
由于表面组装技术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人为干预少,工艺相对简单,所以工序简单,焊接缺陷少,容易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
6.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由于表面组装设备(如焊膏印刷机、贴装机、再流焊机、自动光学检验设备等)自动化程度很高,工作稳定、可靠,生产效率很高。
表面组装元器件与传统的通孔插装元器件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紧凑、组装密度高、体积小、质量轻
表面组装元器件( SMC/SMD)比传统通孔插装元器件体积和质量都大为减小,MAX3222ECA而且贴装时不受引线间距、通孔间距的限制,从而可大大提高电子产品的组装密度。如采用双面贴装时,元器件组装密度可达到5~30个/cm2,为插装元器件组装密度的5倍以上,从而使印制电路板面积节约60%以上,质量减轻90%以上。
2.高频特性好
表面组装元器件( SMC/SMD)无引线或短引线,从而可大大降低引线间的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减少了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电磁耦合通道缩短,改善了高频性能。
3.抗振动冲击性能好
表面组装元器件比传统插装元器件质量小,因而在受到振动冲击时,元器件对印制电路板(PCB)上焊盘的动反力较插装元器件大为减少,而且焊盘焊接面积相对较大,故改善了抗振动冲击性能。
4.可靠性高
表面组装元器件( SMC/SMD)比传统通孔插装元件质量小很多,应力大大降低。焊点为面接触,捍点质量容易保证,且应力状态相对简单,多数焊点质量容易检查,减少了焊接点的不可靠因素。
5.工序简单,焊接缺陷极少
由于表面组装技术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人为干预少,工艺相对简单,所以工序简单,焊接缺陷少,容易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
6.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由于表面组装设备(如焊膏印刷机、贴装机、再流焊机、自动光学检验设备等)自动化程度很高,工作稳定、可靠,生产效率很高。
上一篇:厚膜电路
热门点击
- 表面组装元器件与传统的通孔插装元器件比较
- DEs的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
- 霍尔电势UH与位移量成线关系
-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
- 常用的皮膜式家用煤气表其结构
- 定义图标与连接器
- 电源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 光纤的结构和传输原理
- 电磁流量计的组成
- 连接接口组成一维数组
推荐技术资料
-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
-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比赛最常用的控制方式,E48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