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MCS根据相互之间的相关特性被分为3组
发布时间:2014/10/17 20:59:59 访问次数:847
9种MCS根据相互之间的相关特性被分为3组,即FamilyA(MCS-3,MCS-6,MCS-8,MCS-9),Family B(MCS-2,MCS-5,MCS-7)和Family C(MCS-1,MCS-4)。各组内的几种编码方案的结构之间具有相互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更易于实现编码速率的转换。G6S-2F-DC4.5实际应用中需要平衡有效信息的传递速率和有效的传递质量两项因素,传送有效信息较少而包含较多的冗余纠错比特的低速信道编码方案更适用于传输质量较差的环境中。
为了实现增量冗余的传输方式,在信道编码时将每个数据包都进行1/3卷积,然后进行打孔,分成3部分(Pl,P2和P3),是同一数据包的3个不同版本的编码。
在开始数据传输时,先传输Pl。如果被接收端正确解码,就不再发P2和P3;如果没有正确解码,再传输P2,和接收端Buffer中的Pl -起进行联合解码,如果解码正确,就不再发P3;如果没有正确解码,再发P3,和接收端Buffer中的P1&P2 -起进行联合解码。如果解码仍然不正确,重新发Pl,和接收端Buffer中的Pl进行软合并,再进行解码。
9种MCS根据相互之间的相关特性被分为3组,即FamilyA(MCS-3,MCS-6,MCS-8,MCS-9),Family B(MCS-2,MCS-5,MCS-7)和Family C(MCS-1,MCS-4)。各组内的几种编码方案的结构之间具有相互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更易于实现编码速率的转换。G6S-2F-DC4.5实际应用中需要平衡有效信息的传递速率和有效的传递质量两项因素,传送有效信息较少而包含较多的冗余纠错比特的低速信道编码方案更适用于传输质量较差的环境中。
为了实现增量冗余的传输方式,在信道编码时将每个数据包都进行1/3卷积,然后进行打孔,分成3部分(Pl,P2和P3),是同一数据包的3个不同版本的编码。
在开始数据传输时,先传输Pl。如果被接收端正确解码,就不再发P2和P3;如果没有正确解码,再传输P2,和接收端Buffer中的Pl -起进行联合解码,如果解码正确,就不再发P3;如果没有正确解码,再发P3,和接收端Buffer中的P1&P2 -起进行联合解码。如果解码仍然不正确,重新发Pl,和接收端Buffer中的Pl进行软合并,再进行解码。
热门点击
- 利用NI ELVIS的虚拟示波器Scope也
- 通常可以选择信号最强的一个AP
- 因特网采用的设计思路
- 用调用函数的方法来初始化数组
- 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尸的定义
- Build Array用来合并数组
-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文件传送协议FTP
- 9种MCS根据相互之间的相关特性被分为3组
- CS域网元
推荐技术资料
- Seeed Studio
-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