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靠的洪泛法发送更新分组
发布时间:2014/9/13 21:36:58 访问次数:1696
其他的四种分组都是用来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所谓同步就是指不同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内容是一样的。S87C552-4A68两个同步的路由器叫做“完全邻接的”(fully adjacent)路由器。不是完全邻接的路由器表明它们虽然在物理土是相邻的,但其链路状态数据库并没有达到一致。
当一个路由器刚开始工作时,它只能通过问候分组得知它有哪些相邻的路由器在工作,以及将数据发往相邻路由器所需的“代价”。如果所有的路由器都把自己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对全网进行广播,那么各路由器只要将这些链路状态信息综合起来就可得出链路状态数据库。但这样做开销太大,因此OSPF采用下面的办法。
OSPF让每一个路由器用数据库描述分组和相邻路由器交换本数据库中已有的链路状态摘要信息。摘要信息主要就是指出有哪些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以及其序号)已经写入了数据库。经过与相邻路由器交换数据库描述分组后,路由器就使用链路状态请求分组,向对
方请求发送自己所缺少的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这种分组交换,全网同步的链路数据库就建立了。给出了OSPF的基本操作,说明了两个路由器需要交换各种类型的分组。
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只要一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发生变化,该路由器就要使用链路状态更新分组,用洪泛法向全网更新链路状态。OSPF使用的是可靠的洪泛法。设路由器R用洪泛法发出链路状态更新分组。图中用4些小的箭头表示更新分组。第一次先发给相邻的三个路由器。这三个路由器将收到的分组再进行转发时,要将其上游路由器除外。可靠的洪泛法是在收到更新分组后要发送确认(收到重复的更新分组只需要发送一次确认)。图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确认分组。
为了确保链路状态数据库与全网的状态保持一致,OSPF还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如30分钟,要刷新一次数据库中的链路状态。
其他的四种分组都是用来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所谓同步就是指不同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内容是一样的。S87C552-4A68两个同步的路由器叫做“完全邻接的”(fully adjacent)路由器。不是完全邻接的路由器表明它们虽然在物理土是相邻的,但其链路状态数据库并没有达到一致。
当一个路由器刚开始工作时,它只能通过问候分组得知它有哪些相邻的路由器在工作,以及将数据发往相邻路由器所需的“代价”。如果所有的路由器都把自己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对全网进行广播,那么各路由器只要将这些链路状态信息综合起来就可得出链路状态数据库。但这样做开销太大,因此OSPF采用下面的办法。
OSPF让每一个路由器用数据库描述分组和相邻路由器交换本数据库中已有的链路状态摘要信息。摘要信息主要就是指出有哪些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以及其序号)已经写入了数据库。经过与相邻路由器交换数据库描述分组后,路由器就使用链路状态请求分组,向对
方请求发送自己所缺少的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这种分组交换,全网同步的链路数据库就建立了。给出了OSPF的基本操作,说明了两个路由器需要交换各种类型的分组。
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只要一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发生变化,该路由器就要使用链路状态更新分组,用洪泛法向全网更新链路状态。OSPF使用的是可靠的洪泛法。设路由器R用洪泛法发出链路状态更新分组。图中用4些小的箭头表示更新分组。第一次先发给相邻的三个路由器。这三个路由器将收到的分组再进行转发时,要将其上游路由器除外。可靠的洪泛法是在收到更新分组后要发送确认(收到重复的更新分组只需要发送一次确认)。图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确认分组。
为了确保链路状态数据库与全网的状态保持一致,OSPF还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如30分钟,要刷新一次数据库中的链路状态。
热门点击
- 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 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VLAN标记
- 零比特填充的具体做法
-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 时延(delay或latency)
- 最长前缀匹配
- 窗口扩大选项是为了扩大窗口
- 透明网桥
- 差错检测
- 运输层的端口
推荐技术资料
-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