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发布时间:2014/8/27 21:38:19 访问次数:682
1990年问世的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 hub),可明显地提高以太网的性能。TC74AC245P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或第二层交换机,表明这种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并无准确的定义和明确的概念,而现在的很多交换机已混杂了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著名网络专家Perlman认为: “交换机”应当是一个市场名词,而交换机的出现的确使数据的转发更加快速了[PERLOO]。由于交换机这一名词已经广泛地使用了,因此
我们也使用这个名词。下面简单地介绍萁特点。
从技术上讲,网桥的接口数很少,一般只有2~4个,-而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十几个接口。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和工作在物理层的转发器、集线器有很大的差别。此外,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一个单个主机或另一个集线器相连(注意:普通网桥的接口往往是连接到以太网的一个网段),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当主机需要通信时,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传输媒体那样,无碰撞地传输数据。以太网交换机和透明网桥一样,也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帧转发表也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来的。当两个站通信完成后就断开连接。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就较高。
对于普通10 Mb/s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Ⅳ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10 Mb/s)的Ⅳ分之一。在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虽然在每个接口到主机的带宽还是10 Mb/s,但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因此对于拥有Ⅳ对接口的交换机的总容量为Nxlo Mb/s。这正是交换机的最大优点。
从共享总线以太网或10BASE-T蚁太网转到交换式以太网时,所有接入设备的软件和硬件、适配器等都不需要作任何改动。也就是说,所有接入的设备继续使用CSMA/CD协议。此外,只要增加集线器的容量,整个系统的容量是很容易扩充的。
1990年问世的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 hub),可明显地提高以太网的性能。TC74AC245P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或第二层交换机,表明这种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并无准确的定义和明确的概念,而现在的很多交换机已混杂了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著名网络专家Perlman认为: “交换机”应当是一个市场名词,而交换机的出现的确使数据的转发更加快速了[PERLOO]。由于交换机这一名词已经广泛地使用了,因此
我们也使用这个名词。下面简单地介绍萁特点。
从技术上讲,网桥的接口数很少,一般只有2~4个,-而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十几个接口。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和工作在物理层的转发器、集线器有很大的差别。此外,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一个单个主机或另一个集线器相连(注意:普通网桥的接口往往是连接到以太网的一个网段),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当主机需要通信时,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传输媒体那样,无碰撞地传输数据。以太网交换机和透明网桥一样,也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帧转发表也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来的。当两个站通信完成后就断开连接。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就较高。
对于普通10 Mb/s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Ⅳ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10 Mb/s)的Ⅳ分之一。在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虽然在每个接口到主机的带宽还是10 Mb/s,但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因此对于拥有Ⅳ对接口的交换机的总容量为Nxlo Mb/s。这正是交换机的最大优点。
从共享总线以太网或10BASE-T蚁太网转到交换式以太网时,所有接入设备的软件和硬件、适配器等都不需要作任何改动。也就是说,所有接入的设备继续使用CSMA/CD协议。此外,只要增加集线器的容量,整个系统的容量是很容易扩充的。
上一篇:源路由网桥
上一篇:用以太网交换机扩展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