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多芯片组件技术的基本特点

发布时间:2014/8/14 18:02:11 访问次数:440

   多芯片组件是在高密度多层互联基板上,MC10231L采用微焊接、封装工艺将构成电子电路的各种微型元器件(IC裸芯片及片式元器件)组装起来,形成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微电子产品(包括组件、部件、子系统、系统)。它是为顺应现代电子产品短、小、轻、薄和高速、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发展方向,而在PCB和SM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微电子封装与组装技术,是实现系统集成的有力手段。

   多芯片组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MCM组装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的裸片,而不是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在技术上追求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多功能,而不像一般混合IC技术以减小体积质量为主。

   典型的MCM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MCM是将多块未封装的IC芯片高密度地安装在同一基板上所构成的部件,省去了IC的封装材料和工艺,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制造工艺,减小了整机、组件封装尺寸和质量。

   (2) MCM是高密度组装产品,芯片面积占基板面积至少20%,互联线长度大幅缩短,封装延迟时间缩短,易于实现组件高速化。

   (3) MCM的多层布线基板导体层数应不少于4层,能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功率器件、光电器件、微波器件及各类片式化元器件合理而有效地组装在封装体内,形成单一半导体集成电路不可能完成的多功能部件、子系统或系统。使线路之间的串扰噪声减少,阻抗易控,电路性能提高。

   (4) MCM避免了单块IC封装的热阻、引线及焊接等一系列问题,使产品的可靠性获得极大提高。

   (5) MCM吸收了先进的半导体IC的微细加工技术,厚薄膜混合集成材料与工艺技术,厚膜、陶瓷与PCB的多层基板技术,以及MCM电路的模拟、仿真、优化设计、散热和可靠性设计、芯片的高密度互联与封装等一系列新技术,因此,有人称其为混合形式的全片规模集成( WSI)技术。


   多芯片组件是在高密度多层互联基板上,MC10231L采用微焊接、封装工艺将构成电子电路的各种微型元器件(IC裸芯片及片式元器件)组装起来,形成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微电子产品(包括组件、部件、子系统、系统)。它是为顺应现代电子产品短、小、轻、薄和高速、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发展方向,而在PCB和SM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微电子封装与组装技术,是实现系统集成的有力手段。

   多芯片组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MCM组装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的裸片,而不是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在技术上追求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多功能,而不像一般混合IC技术以减小体积质量为主。

   典型的MCM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MCM是将多块未封装的IC芯片高密度地安装在同一基板上所构成的部件,省去了IC的封装材料和工艺,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制造工艺,减小了整机、组件封装尺寸和质量。

   (2) MCM是高密度组装产品,芯片面积占基板面积至少20%,互联线长度大幅缩短,封装延迟时间缩短,易于实现组件高速化。

   (3) MCM的多层布线基板导体层数应不少于4层,能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功率器件、光电器件、微波器件及各类片式化元器件合理而有效地组装在封装体内,形成单一半导体集成电路不可能完成的多功能部件、子系统或系统。使线路之间的串扰噪声减少,阻抗易控,电路性能提高。

   (4) MCM避免了单块IC封装的热阻、引线及焊接等一系列问题,使产品的可靠性获得极大提高。

   (5) MCM吸收了先进的半导体IC的微细加工技术,厚薄膜混合集成材料与工艺技术,厚膜、陶瓷与PCB的多层基板技术,以及MCM电路的模拟、仿真、优化设计、散热和可靠性设计、芯片的高密度互联与封装等一系列新技术,因此,有人称其为混合形式的全片规模集成( WSI)技术。


相关技术资料
8-14多芯片组件技术的基本特点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