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集成电路

布线设计

发布时间:2014/5/6 22:04:34 访问次数:582

     随着电子产品多功能、小型化,表REF2920AIDBZR面组装板( SMA)的组装密度越来越高,布线难度不断增大。布线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外层导线宽度、内外层导线间距、走线方式、内外层地线设计等。

    1.布线工艺要求

   布线不仅要满足产品的电性能要求,还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可加工性、成本等阗素。

   (1)导线宽度。

   导线宽度的设计,由四方面的因素决定,即负载电流、允许温升、板材附着力及牛产加工难易程度。设计原则为既能满足电性能要求,又能便于加工,还要考虑附着力。部颁标准规定,FR-4的附着力为14N/cm,

   一般情况,地线宽度>电源线宽度>信号线宽度,通常信号线宽度为0.2~0.3mm,最精细宽度为0.05~0.07mm,电源线宽度为1.2~1.5mm,公共地线尽可能使用大于2~3mm的线宽。如果印制板上有大面积地线和电源线区(面积超过500rrim2),应局部开窗口,开口宽度和间距最大不超过15mm(见图5-59),或采用网格状布线。

   (2)导线间距。

   导线间距由板材的绝缘电阻、耐电压和导线的加工工艺决定。电压升高,导线间距应加大。一般FR-4板材的绝缘电阻大于lOlOQ/mm,好的板材绝缘电阻大于l012Q/mm;耐电压大于1 000V/mm,实际上可达到1 300V/mm。由于导线加工有毛刺,毛刺的最大宽度不得超过导线间距的20%。

          

   (3)走线方式。

   同一层信号线改变方向时,应走斜线,拐角处尽量避免锐角,锐角处由于应力大会产生翘起。

    (4)内层地线设计成网状,可以增加层间结合力。线宽在Smm以L必须采用网格结构。

     随着电子产品多功能、小型化,表REF2920AIDBZR面组装板( SMA)的组装密度越来越高,布线难度不断增大。布线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外层导线宽度、内外层导线间距、走线方式、内外层地线设计等。

    1.布线工艺要求

   布线不仅要满足产品的电性能要求,还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可加工性、成本等阗素。

   (1)导线宽度。

   导线宽度的设计,由四方面的因素决定,即负载电流、允许温升、板材附着力及牛产加工难易程度。设计原则为既能满足电性能要求,又能便于加工,还要考虑附着力。部颁标准规定,FR-4的附着力为14N/cm,

   一般情况,地线宽度>电源线宽度>信号线宽度,通常信号线宽度为0.2~0.3mm,最精细宽度为0.05~0.07mm,电源线宽度为1.2~1.5mm,公共地线尽可能使用大于2~3mm的线宽。如果印制板上有大面积地线和电源线区(面积超过500rrim2),应局部开窗口,开口宽度和间距最大不超过15mm(见图5-59),或采用网格状布线。

   (2)导线间距。

   导线间距由板材的绝缘电阻、耐电压和导线的加工工艺决定。电压升高,导线间距应加大。一般FR-4板材的绝缘电阻大于lOlOQ/mm,好的板材绝缘电阻大于l012Q/mm;耐电压大于1 000V/mm,实际上可达到1 300V/mm。由于导线加工有毛刺,毛刺的最大宽度不得超过导线间距的20%。

          

   (3)走线方式。

   同一层信号线改变方向时,应走斜线,拐角处尽量避免锐角,锐角处由于应力大会产生翘起。

    (4)内层地线设计成网状,可以增加层间结合力。线宽在Smm以L必须采用网格结构。

相关技术资料
5-18手工焊接过程
5-6布线设计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DS2202型示波器试用
    说起数字示波器,普源算是国内的老牌子了,FQP8N60...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