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未接入时分析
发布时间:2014/3/24 19:58:13 访问次数:734
充电部分的电路由三极管VT2~VT5、二极管VD5~VD8、发光管VD9~VD12以及电阻R3~Rl0组成。
充电电路分为4路,均为相同的电路,NE555N可单独工作也可同咐工作。这里对其中一路说明其工作原理,其他类推。
(1)电池未接入时分析。从稳压集成电路Al输出的电源电压加到VT1的集电极,同时经Rl加到VT1基极,由发射极输出,加到Rll到地构成回路,形成VT1的基极电流,VT1导通,其发射极电流在Rll上形成电压降,此电压降加到VD5的正极,经VD5加到VT2的基极。
电源电压经R9加到VT2的发射极,但由于没有电池接入,所以不能构成VT2基极电流回路,不能形成VT2的基极电流,所以VT2截止。此时VT2的基极电压比Rll上的电压略高,VD5处于反偏状态而截止。
(2)电池接入时分析。当需要充电时,由于电池无电且电压很低,Rl0的下端由原来的悬浮状态转变为接通状态,并且为低电压。由于VT2的基极电压比电池电压高,VD9得到正向偏置处于导通状态。由于二极管两端导通压降不变,负极电压下降时,其正极电压也下降,所以VT2的基极电压也随之降低。
VT2的基极电压下降后,电源电压经R9、VT2发射极/基极、VD9正极、VD9负极、Rl0到电池构成回路,形成VT2的基极电流,VT2导通,电源经R9与导通后的VT2向电池充电。
电池充电电流回路是:电源发射极一VT2集电极一电池正极-电池负极一地。
VT2的基极电压因电池电压的原因下降,VD5的负极电压低于Rll上的电压降(也就是VT1有发射极电压)时,VD5导通,此电流流过VD9,使发光管VD9导通发光,指示此时为充电状态。
当开关Sl处于2、3位置时,Rl与RP1或RP2构成分压电路,使VT1的基极电压下降,基极电流减小,VT1的内阻增大,但仍处于线性放大状态,Rll上的电压降也随之减小,通过VD5的钳位作用(此时VD5仍处于线性导通状态),使VT2的基极电压下降,VT2的基极电流增大,VT2的导通能力加大,内阻减小,电源经R9、VT2向电池充电的电流也随之增大。
充电部分的电路由三极管VT2~VT5、二极管VD5~VD8、发光管VD9~VD12以及电阻R3~Rl0组成。
充电电路分为4路,均为相同的电路,NE555N可单独工作也可同咐工作。这里对其中一路说明其工作原理,其他类推。
(1)电池未接入时分析。从稳压集成电路Al输出的电源电压加到VT1的集电极,同时经Rl加到VT1基极,由发射极输出,加到Rll到地构成回路,形成VT1的基极电流,VT1导通,其发射极电流在Rll上形成电压降,此电压降加到VD5的正极,经VD5加到VT2的基极。
电源电压经R9加到VT2的发射极,但由于没有电池接入,所以不能构成VT2基极电流回路,不能形成VT2的基极电流,所以VT2截止。此时VT2的基极电压比Rll上的电压略高,VD5处于反偏状态而截止。
(2)电池接入时分析。当需要充电时,由于电池无电且电压很低,Rl0的下端由原来的悬浮状态转变为接通状态,并且为低电压。由于VT2的基极电压比电池电压高,VD9得到正向偏置处于导通状态。由于二极管两端导通压降不变,负极电压下降时,其正极电压也下降,所以VT2的基极电压也随之降低。
VT2的基极电压下降后,电源电压经R9、VT2发射极/基极、VD9正极、VD9负极、Rl0到电池构成回路,形成VT2的基极电流,VT2导通,电源经R9与导通后的VT2向电池充电。
电池充电电流回路是:电源发射极一VT2集电极一电池正极-电池负极一地。
VT2的基极电压因电池电压的原因下降,VD5的负极电压低于Rll上的电压降(也就是VT1有发射极电压)时,VD5导通,此电流流过VD9,使发光管VD9导通发光,指示此时为充电状态。
当开关Sl处于2、3位置时,Rl与RP1或RP2构成分压电路,使VT1的基极电压下降,基极电流减小,VT1的内阻增大,但仍处于线性放大状态,Rll上的电压降也随之减小,通过VD5的钳位作用(此时VD5仍处于线性导通状态),使VT2的基极电压下降,VT2的基极电流增大,VT2的导通能力加大,内阻减小,电源经R9、VT2向电池充电的电流也随之增大。
上一篇:简易镍镉电池充电器详解
上一篇:镍镉电池快速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