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可编程技术

单片机与可编程逻辑器件子系统设计步骤

发布时间:2013/9/19 14:05:16 访问次数:849

    在电子设计竞赛中,作为控制器,JS28F256J3F105A单片机与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非常普遍,其设计过程如图7.1.1所示,可以分为明确设计要求、系统设计、硬件设计与调试、软件设计与调试、系统集成等步骤。
    设计的第1步是明确设计要求,确定系统功能与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单片机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最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确定最小系统板的功能、输入输出信号特征等;需要考虑与信号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等电路的接口和信号关系。
    最小系统板在竞赛中可以采用成品,但接口电路、功率控制电路、A/D与DlA电路、信号调理等电路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为了使作品的整体性更好,建议将控制器与外围电路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在竞赛前进行设计与制作,在竞赛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软件开发工具需要与所选择的硬件配套,软件设计需要对软件功能进行划分,需要确定数学模型,算法、数据结构、子程序等程序模块。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需要在竞赛前进行培训。常用的一些程序如系统检测、显示器驱动、AlD、DlA、接口通信、延时等程序,可以在竞赛前进行编程和调试,在竞赛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系统集成完成软件与硬件联调与修改。在软件与硬件联调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出现的问题,软件设计人员与硬件设计人员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一些问题如非线性补偿、数据计算码型变换等用软件解决会容易很多。采用不同的硬件电路,软件编程将会完全不同,在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之间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训练的第2阶段的后半部分,即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系统训练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原则按自愿组合进行。
    每组3人,按照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写作3部分进行分工,每个队员各有侧重,分工合作。
    每次制作完成后,分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3部分进行分析比较和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设计竞赛中,作为控制器,JS28F256J3F105A单片机与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非常普遍,其设计过程如图7.1.1所示,可以分为明确设计要求、系统设计、硬件设计与调试、软件设计与调试、系统集成等步骤。
    设计的第1步是明确设计要求,确定系统功能与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单片机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最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确定最小系统板的功能、输入输出信号特征等;需要考虑与信号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等电路的接口和信号关系。
    最小系统板在竞赛中可以采用成品,但接口电路、功率控制电路、A/D与DlA电路、信号调理等电路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为了使作品的整体性更好,建议将控制器与外围电路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在竞赛前进行设计与制作,在竞赛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软件开发工具需要与所选择的硬件配套,软件设计需要对软件功能进行划分,需要确定数学模型,算法、数据结构、子程序等程序模块。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需要在竞赛前进行培训。常用的一些程序如系统检测、显示器驱动、AlD、DlA、接口通信、延时等程序,可以在竞赛前进行编程和调试,在竞赛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系统集成完成软件与硬件联调与修改。在软件与硬件联调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出现的问题,软件设计人员与硬件设计人员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一些问题如非线性补偿、数据计算码型变换等用软件解决会容易很多。采用不同的硬件电路,软件编程将会完全不同,在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之间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训练的第2阶段的后半部分,即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系统训练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原则按自愿组合进行。
    每组3人,按照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写作3部分进行分工,每个队员各有侧重,分工合作。
    每次制作完成后,分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3部分进行分析比较和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电动吸锡烙铁
    用12V/2A的电源为电磁阀和泵供电,FQPF9N50...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