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注入检查法的基本操作与干扰检查法相同
发布时间:2013/9/18 19:44:35 访问次数:995
信号注入检查法的基本操作与干扰检查法相同,IRFB38N20D它只是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作为检测信号源,收音机各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仍为信号注入点(测试点)。如果电路正常,则扬声器应发出“嘟嘟”声音。
采用信号注入检查法时应当根据信号注入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频率的检测信号。在变频级以前要用高频信号(一般为500~1700 kHz已调信号);在变频级与检波级之间的中频电路,应注入465 kHz的中频信号;在检波级至扬声器之间应注入低频信号(多为400 kHz或1 000 kHz)。使用时将信号发生器的地线与收音机的地线相连,为了避免信号发生器对被测电路直流工作点造成影响,可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端串接一只隔直电容。中频及高频部分可选用0. 01~0.1uF的电容,低频部分应选用1肛F以上的电容。
电压测量检查法是利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电路各关键点电压,并将被测电压与正常值进行此较而分析判断故障的快捷方法。
首先测量电源电压,判断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在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测量三极管的各极电压,可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果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符,则应检查三极管本身及其偏置电路。对于集成电路,测量其各脚电压,与图纸标注电压比较,若差异较大,应先检查其外围电路,再考虑集成块本身是否损坏。
电流测量检查法在怀疑直流通道出现故障时应用,测量各级静态电流也可以判断三极管是否正常。测量集电极电流时,需要在印制电路板上制作相应的开口,以串人电流表进行测量。直接测量集电极电流比较麻烦,如果发射极串有直流负反馈电阻,也可以通过测量该电阻上的压降来估算集电极电流。
短路检查法是将某级放大电路人为制造短路来检查故障的方法。此法对查找收音机哨叫、汽船、杂音及噪声大等故障较为有效。检修时,用镊子或一根短导线将各级集电极负载或基极输入端对地短接,使该级无信号输入或无信号输出。此时,如果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前;如果现象依旧,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后。
例如,某收音机噪声很大,影响收听。检查时可先将音量电位器的滑动端对地短路,使低放和功放无信号输入。如果噪声仍然很大,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后的诋频电路;如果噪声消失,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前的中、高频部分。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短路点逐级查找,最终找到并排除故障。
短路天线线圈的初级可以判断收音机的杂音是本机故障引起的还是外界干扰引起的。如果短路后,杂音消失,则杂音是外界干扰造成的;如果杂音仍存在,说明本机有故障,需要进一步检查。
断路检查法又称割断检查法,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将某级电路的输入或输出连接铜箔割断,使电路互为独立,从而缩小故障查找范围。根据需要,割断法可以用于查找短路故障、噪声、自激故障以及测量电流和元器件的阻值等。
替代检查法多用于怀疑交流通道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交流通道除晶体管外,多数都是电容、电感元件,怀疑这些元件可能损坏而又不便检测时,可用同型号的元器件替代试之,如果故障排除,则说明原来的元件确已损坏。
判断电容器是否开路或失效,可在其两端并联一个同型号的电容器做试验,而不必先将原来的电容器拆下。而判断直流电阻很小的电感器是否短路时,则需要将它从电路板上焊下,再用同型号的电感器替代检查。
应当指出,三极管损坏、电容器漏电或短路、电感器断路等一般都会影响直流工作点,因此在测量工作点时就会发现。
采用信号注入检查法时应当根据信号注入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频率的检测信号。在变频级以前要用高频信号(一般为500~1700 kHz已调信号);在变频级与检波级之间的中频电路,应注入465 kHz的中频信号;在检波级至扬声器之间应注入低频信号(多为400 kHz或1 000 kHz)。使用时将信号发生器的地线与收音机的地线相连,为了避免信号发生器对被测电路直流工作点造成影响,可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端串接一只隔直电容。中频及高频部分可选用0. 01~0.1uF的电容,低频部分应选用1肛F以上的电容。
电压测量检查法是利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电路各关键点电压,并将被测电压与正常值进行此较而分析判断故障的快捷方法。
首先测量电源电压,判断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在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测量三极管的各极电压,可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果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符,则应检查三极管本身及其偏置电路。对于集成电路,测量其各脚电压,与图纸标注电压比较,若差异较大,应先检查其外围电路,再考虑集成块本身是否损坏。
电流测量检查法在怀疑直流通道出现故障时应用,测量各级静态电流也可以判断三极管是否正常。测量集电极电流时,需要在印制电路板上制作相应的开口,以串人电流表进行测量。直接测量集电极电流比较麻烦,如果发射极串有直流负反馈电阻,也可以通过测量该电阻上的压降来估算集电极电流。
短路检查法是将某级放大电路人为制造短路来检查故障的方法。此法对查找收音机哨叫、汽船、杂音及噪声大等故障较为有效。检修时,用镊子或一根短导线将各级集电极负载或基极输入端对地短接,使该级无信号输入或无信号输出。此时,如果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前;如果现象依旧,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后。
例如,某收音机噪声很大,影响收听。检查时可先将音量电位器的滑动端对地短路,使低放和功放无信号输入。如果噪声仍然很大,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后的诋频电路;如果噪声消失,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前的中、高频部分。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短路点逐级查找,最终找到并排除故障。
短路天线线圈的初级可以判断收音机的杂音是本机故障引起的还是外界干扰引起的。如果短路后,杂音消失,则杂音是外界干扰造成的;如果杂音仍存在,说明本机有故障,需要进一步检查。
断路检查法又称割断检查法,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将某级电路的输入或输出连接铜箔割断,使电路互为独立,从而缩小故障查找范围。根据需要,割断法可以用于查找短路故障、噪声、自激故障以及测量电流和元器件的阻值等。
替代检查法多用于怀疑交流通道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交流通道除晶体管外,多数都是电容、电感元件,怀疑这些元件可能损坏而又不便检测时,可用同型号的元器件替代试之,如果故障排除,则说明原来的元件确已损坏。
判断电容器是否开路或失效,可在其两端并联一个同型号的电容器做试验,而不必先将原来的电容器拆下。而判断直流电阻很小的电感器是否短路时,则需要将它从电路板上焊下,再用同型号的电感器替代检查。
应当指出,三极管损坏、电容器漏电或短路、电感器断路等一般都会影响直流工作点,因此在测量工作点时就会发现。
信号注入检查法的基本操作与干扰检查法相同,IRFB38N20D它只是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作为检测信号源,收音机各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仍为信号注入点(测试点)。如果电路正常,则扬声器应发出“嘟嘟”声音。
采用信号注入检查法时应当根据信号注入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频率的检测信号。在变频级以前要用高频信号(一般为500~1700 kHz已调信号);在变频级与检波级之间的中频电路,应注入465 kHz的中频信号;在检波级至扬声器之间应注入低频信号(多为400 kHz或1 000 kHz)。使用时将信号发生器的地线与收音机的地线相连,为了避免信号发生器对被测电路直流工作点造成影响,可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端串接一只隔直电容。中频及高频部分可选用0. 01~0.1uF的电容,低频部分应选用1肛F以上的电容。
电压测量检查法是利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电路各关键点电压,并将被测电压与正常值进行此较而分析判断故障的快捷方法。
首先测量电源电压,判断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在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测量三极管的各极电压,可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果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符,则应检查三极管本身及其偏置电路。对于集成电路,测量其各脚电压,与图纸标注电压比较,若差异较大,应先检查其外围电路,再考虑集成块本身是否损坏。
电流测量检查法在怀疑直流通道出现故障时应用,测量各级静态电流也可以判断三极管是否正常。测量集电极电流时,需要在印制电路板上制作相应的开口,以串人电流表进行测量。直接测量集电极电流比较麻烦,如果发射极串有直流负反馈电阻,也可以通过测量该电阻上的压降来估算集电极电流。
短路检查法是将某级放大电路人为制造短路来检查故障的方法。此法对查找收音机哨叫、汽船、杂音及噪声大等故障较为有效。检修时,用镊子或一根短导线将各级集电极负载或基极输入端对地短接,使该级无信号输入或无信号输出。此时,如果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前;如果现象依旧,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后。
例如,某收音机噪声很大,影响收听。检查时可先将音量电位器的滑动端对地短路,使低放和功放无信号输入。如果噪声仍然很大,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后的诋频电路;如果噪声消失,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前的中、高频部分。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短路点逐级查找,最终找到并排除故障。
短路天线线圈的初级可以判断收音机的杂音是本机故障引起的还是外界干扰引起的。如果短路后,杂音消失,则杂音是外界干扰造成的;如果杂音仍存在,说明本机有故障,需要进一步检查。
断路检查法又称割断检查法,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将某级电路的输入或输出连接铜箔割断,使电路互为独立,从而缩小故障查找范围。根据需要,割断法可以用于查找短路故障、噪声、自激故障以及测量电流和元器件的阻值等。
替代检查法多用于怀疑交流通道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交流通道除晶体管外,多数都是电容、电感元件,怀疑这些元件可能损坏而又不便检测时,可用同型号的元器件替代试之,如果故障排除,则说明原来的元件确已损坏。
判断电容器是否开路或失效,可在其两端并联一个同型号的电容器做试验,而不必先将原来的电容器拆下。而判断直流电阻很小的电感器是否短路时,则需要将它从电路板上焊下,再用同型号的电感器替代检查。
应当指出,三极管损坏、电容器漏电或短路、电感器断路等一般都会影响直流工作点,因此在测量工作点时就会发现。
采用信号注入检查法时应当根据信号注入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频率的检测信号。在变频级以前要用高频信号(一般为500~1700 kHz已调信号);在变频级与检波级之间的中频电路,应注入465 kHz的中频信号;在检波级至扬声器之间应注入低频信号(多为400 kHz或1 000 kHz)。使用时将信号发生器的地线与收音机的地线相连,为了避免信号发生器对被测电路直流工作点造成影响,可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端串接一只隔直电容。中频及高频部分可选用0. 01~0.1uF的电容,低频部分应选用1肛F以上的电容。
电压测量检查法是利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电路各关键点电压,并将被测电压与正常值进行此较而分析判断故障的快捷方法。
首先测量电源电压,判断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在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测量三极管的各极电压,可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果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符,则应检查三极管本身及其偏置电路。对于集成电路,测量其各脚电压,与图纸标注电压比较,若差异较大,应先检查其外围电路,再考虑集成块本身是否损坏。
电流测量检查法在怀疑直流通道出现故障时应用,测量各级静态电流也可以判断三极管是否正常。测量集电极电流时,需要在印制电路板上制作相应的开口,以串人电流表进行测量。直接测量集电极电流比较麻烦,如果发射极串有直流负反馈电阻,也可以通过测量该电阻上的压降来估算集电极电流。
短路检查法是将某级放大电路人为制造短路来检查故障的方法。此法对查找收音机哨叫、汽船、杂音及噪声大等故障较为有效。检修时,用镊子或一根短导线将各级集电极负载或基极输入端对地短接,使该级无信号输入或无信号输出。此时,如果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前;如果现象依旧,则故障出在短路点以后。
例如,某收音机噪声很大,影响收听。检查时可先将音量电位器的滑动端对地短路,使低放和功放无信号输入。如果噪声仍然很大,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后的诋频电路;如果噪声消失,则故障出在电位器以前的中、高频部分。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短路点逐级查找,最终找到并排除故障。
短路天线线圈的初级可以判断收音机的杂音是本机故障引起的还是外界干扰引起的。如果短路后,杂音消失,则杂音是外界干扰造成的;如果杂音仍存在,说明本机有故障,需要进一步检查。
断路检查法又称割断检查法,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将某级电路的输入或输出连接铜箔割断,使电路互为独立,从而缩小故障查找范围。根据需要,割断法可以用于查找短路故障、噪声、自激故障以及测量电流和元器件的阻值等。
替代检查法多用于怀疑交流通道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交流通道除晶体管外,多数都是电容、电感元件,怀疑这些元件可能损坏而又不便检测时,可用同型号的元器件替代试之,如果故障排除,则说明原来的元件确已损坏。
判断电容器是否开路或失效,可在其两端并联一个同型号的电容器做试验,而不必先将原来的电容器拆下。而判断直流电阻很小的电感器是否短路时,则需要将它从电路板上焊下,再用同型号的电感器替代检查。
应当指出,三极管损坏、电容器漏电或短路、电感器断路等一般都会影响直流工作点,因此在测量工作点时就会发现。
上一篇:收音机的故障检测方法
上一篇:调频、调幅收音机故障查找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