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防护方法
发布时间:2013/6/21 20:36:02 访问次数:586
在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过程中,静电的产生JQ1AP-12F-F虽然是不能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对静电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下面详细介绍静电防护方法。
通常,要消除静电必须明确对静电敏感器件的静电防护的基本思想。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聚,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静电产生的同时将其泄漏以消除静电的积聚,并控制在电子产品中元器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当绝缘物体带电时,电荷不能流动,无法进行泄漏,可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异性离子来中和静电荷。当带电的物体是导体时,则采用简单的接地泄露办法,使其所带电荷完全消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静电安全工作区,至少应包括有效的静电台垫、专用地线和防静电腕带等。
1.防静电材料
防静电材料一般采用表面电阻为l×l05Q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或表面电阻为1×l05 Q~1×l08 Q的静电亚导体。由于金属是导体,而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绝缘材料又非常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金属和绝缘材料不能作防静电材料。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多为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的材料,这是因为它的表面电阻已控制在了1×l06Q以下。
2.泄漏与接地
接地是为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提供静电释放通道的。它是采用增大地线的方法而建立的“独立”地线。注意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需小于10 Q。
静电防护材料如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 MQ的电阻器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具体的情况可参阅SJ/T10630-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串接1 MQ电阻器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小于5 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
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释放到大地。在防静电工程中,静电释放的时间一般要求在Is内,电压降至100 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因释放时间过短,释放电流过大而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坏。 若Uo=500V,0=200 pF,想在Is内使UT达到100V,则要求R=1.28×l09Q。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 MQ的限流电阻器,将释放电流限制在5 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 V的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
通常,要消除静电必须明确对静电敏感器件的静电防护的基本思想。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聚,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静电产生的同时将其泄漏以消除静电的积聚,并控制在电子产品中元器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当绝缘物体带电时,电荷不能流动,无法进行泄漏,可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异性离子来中和静电荷。当带电的物体是导体时,则采用简单的接地泄露办法,使其所带电荷完全消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静电安全工作区,至少应包括有效的静电台垫、专用地线和防静电腕带等。
1.防静电材料
防静电材料一般采用表面电阻为l×l05Q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或表面电阻为1×l05 Q~1×l08 Q的静电亚导体。由于金属是导体,而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绝缘材料又非常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金属和绝缘材料不能作防静电材料。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多为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的材料,这是因为它的表面电阻已控制在了1×l06Q以下。
2.泄漏与接地
接地是为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提供静电释放通道的。它是采用增大地线的方法而建立的“独立”地线。注意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需小于10 Q。
静电防护材料如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 MQ的电阻器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具体的情况可参阅SJ/T10630-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串接1 MQ电阻器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小于5 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
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释放到大地。在防静电工程中,静电释放的时间一般要求在Is内,电压降至100 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因释放时间过短,释放电流过大而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坏。 若Uo=500V,0=200 pF,想在Is内使UT达到100V,则要求R=1.28×l09Q。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 MQ的限流电阻器,将释放电流限制在5 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 V的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
在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过程中,静电的产生JQ1AP-12F-F虽然是不能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对静电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下面详细介绍静电防护方法。
通常,要消除静电必须明确对静电敏感器件的静电防护的基本思想。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聚,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静电产生的同时将其泄漏以消除静电的积聚,并控制在电子产品中元器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当绝缘物体带电时,电荷不能流动,无法进行泄漏,可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异性离子来中和静电荷。当带电的物体是导体时,则采用简单的接地泄露办法,使其所带电荷完全消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静电安全工作区,至少应包括有效的静电台垫、专用地线和防静电腕带等。
1.防静电材料
防静电材料一般采用表面电阻为l×l05Q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或表面电阻为1×l05 Q~1×l08 Q的静电亚导体。由于金属是导体,而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绝缘材料又非常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金属和绝缘材料不能作防静电材料。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多为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的材料,这是因为它的表面电阻已控制在了1×l06Q以下。
2.泄漏与接地
接地是为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提供静电释放通道的。它是采用增大地线的方法而建立的“独立”地线。注意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需小于10 Q。
静电防护材料如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 MQ的电阻器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具体的情况可参阅SJ/T10630-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串接1 MQ电阻器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小于5 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
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释放到大地。在防静电工程中,静电释放的时间一般要求在Is内,电压降至100 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因释放时间过短,释放电流过大而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坏。 若Uo=500V,0=200 pF,想在Is内使UT达到100V,则要求R=1.28×l09Q。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 MQ的限流电阻器,将释放电流限制在5 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 V的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
通常,要消除静电必须明确对静电敏感器件的静电防护的基本思想。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聚,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静电产生的同时将其泄漏以消除静电的积聚,并控制在电子产品中元器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当绝缘物体带电时,电荷不能流动,无法进行泄漏,可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异性离子来中和静电荷。当带电的物体是导体时,则采用简单的接地泄露办法,使其所带电荷完全消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静电安全工作区,至少应包括有效的静电台垫、专用地线和防静电腕带等。
1.防静电材料
防静电材料一般采用表面电阻为l×l05Q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或表面电阻为1×l05 Q~1×l08 Q的静电亚导体。由于金属是导体,而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绝缘材料又非常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金属和绝缘材料不能作防静电材料。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多为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的材料,这是因为它的表面电阻已控制在了1×l06Q以下。
2.泄漏与接地
接地是为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提供静电释放通道的。它是采用增大地线的方法而建立的“独立”地线。注意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需小于10 Q。
静电防护材料如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 MQ的电阻器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具体的情况可参阅SJ/T10630-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串接1 MQ电阻器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小于5 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
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释放到大地。在防静电工程中,静电释放的时间一般要求在Is内,电压降至100 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因释放时间过短,释放电流过大而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坏。 若Uo=500V,0=200 pF,想在Is内使UT达到100V,则要求R=1.28×l09Q。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 MQ的限流电阻器,将释放电流限制在5 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 V的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
上一篇: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