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发光原理
发布时间:2013/3/18 19:58:26 访问次数:809
LED也是由PN结构成,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其正向工70HF120作电压(开启电压)比普通二极管高,约为1~2. 5V,反向击穿电压比普通二极管低,SV左右。当正向电流达到ImA左右时开始发光,发光强度近似与工作电流成正比;但工作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发光强度逐渐趋于饱和,与工作电流成非线性关系。一般小功率的LED正向工作电流为10~20mA,最大正向工作电流为30~50mA。
红、橙、黄、绿、青、蓝、紫为见光,是人眼所能观察到的光,波长介于380。780nm之间。 LED的颜色、亮度是由芯片所决定的。
自从出现LED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固体光源,随着LED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氮化物晶体和荧光粉)
的开发及应用,使发白色LED半导体固体光源性能不断完善并进入实用阶段。白光LED的出现,使高亮度LED应用领域跨足至高
效率照明光源市场。
目前主要的商品化做法是日本的日亚化工( Nichia)似460nm波长的InGaN蓝光晶粒涂上一层YAG荧光粉,利用蓝光LED照射荧光粉以产生与蓝光互补的555nm波长黄光,再利用透镜原理将互补的黄光、蓝光给予混合,出现肉眼所能看到的白光。
红、橙、黄、绿、青、蓝、紫为见光,是人眼所能观察到的光,波长介于380。780nm之间。 LED的颜色、亮度是由芯片所决定的。
自从出现LED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固体光源,随着LED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氮化物晶体和荧光粉)
的开发及应用,使发白色LED半导体固体光源性能不断完善并进入实用阶段。白光LED的出现,使高亮度LED应用领域跨足至高
效率照明光源市场。
目前主要的商品化做法是日本的日亚化工( Nichia)似460nm波长的InGaN蓝光晶粒涂上一层YAG荧光粉,利用蓝光LED照射荧光粉以产生与蓝光互补的555nm波长黄光,再利用透镜原理将互补的黄光、蓝光给予混合,出现肉眼所能看到的白光。
LED也是由PN结构成,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其正向工70HF120作电压(开启电压)比普通二极管高,约为1~2. 5V,反向击穿电压比普通二极管低,SV左右。当正向电流达到ImA左右时开始发光,发光强度近似与工作电流成正比;但工作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发光强度逐渐趋于饱和,与工作电流成非线性关系。一般小功率的LED正向工作电流为10~20mA,最大正向工作电流为30~50mA。
红、橙、黄、绿、青、蓝、紫为见光,是人眼所能观察到的光,波长介于380。780nm之间。 LED的颜色、亮度是由芯片所决定的。
自从出现LED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固体光源,随着LED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氮化物晶体和荧光粉)
的开发及应用,使发白色LED半导体固体光源性能不断完善并进入实用阶段。白光LED的出现,使高亮度LED应用领域跨足至高
效率照明光源市场。
目前主要的商品化做法是日本的日亚化工( Nichia)似460nm波长的InGaN蓝光晶粒涂上一层YAG荧光粉,利用蓝光LED照射荧光粉以产生与蓝光互补的555nm波长黄光,再利用透镜原理将互补的黄光、蓝光给予混合,出现肉眼所能看到的白光。
红、橙、黄、绿、青、蓝、紫为见光,是人眼所能观察到的光,波长介于380。780nm之间。 LED的颜色、亮度是由芯片所决定的。
自从出现LED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固体光源,随着LED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氮化物晶体和荧光粉)
的开发及应用,使发白色LED半导体固体光源性能不断完善并进入实用阶段。白光LED的出现,使高亮度LED应用领域跨足至高
效率照明光源市场。
目前主要的商品化做法是日本的日亚化工( Nichia)似460nm波长的InGaN蓝光晶粒涂上一层YAG荧光粉,利用蓝光LED照射荧光粉以产生与蓝光互补的555nm波长黄光,再利用透镜原理将互补的黄光、蓝光给予混合,出现肉眼所能看到的白光。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