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容量的估测
发布时间:2012/12/22 19:14:47 访问次数:1000
因5000pF以下的固定电AR6003X-BC2B-R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只能定性地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的最高电阻量程挡(例如R×lOk挡)来测量。用两支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端子,阻值应为无穷大。
对于5000pF以上的较大容量电容器,仍用万用表的R×lok挡来测量。其测量方法与测量它的漏电相同。将两支表棒接上电容器引脚的瞬间,表头的指针应该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下,然后复原;再将黑、红两支表棒对调测量,表头指针又会向顺时针方向偏转得更多,然后又复原。这就是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容器充电、放电现象。电容器的容量越大,表头指针的偏转就越大,同时表头指针复原的速度也越缓慢。我们可以根据表头指针所偏转的角度来估计电容量的大小。
如果被测的是一个标称值为5000pF,以上容量的电容器,而万用表指针无跳动,表明电容器容量已大大低于5000pF或者内部有开路的现象。
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现象,即表针纹丝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很大或已被击穿损坏。
电解电容器“+”、“一”极性的判别
电解电容器引线有“+”、“一”极性之分,在电路中不能接错,否则你无异于在电路中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这绝对不是骇人听闻,如果你遇见过电解电容器爆炸,一定会印象深刻。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以根据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电阻略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征,利用测量漏电电阻的方法来判断它的“+”、“一”极。
判断方法是:先用万用表以任意极性测一下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再将两表棒对调一下测量,两次测量中漏电电阻比较大的一次,就是正向接法。这时黑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极,红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一”极(因为黑表棒是与万用表内电池的“+”极相接)。
对于5000pF以上的较大容量电容器,仍用万用表的R×lok挡来测量。其测量方法与测量它的漏电相同。将两支表棒接上电容器引脚的瞬间,表头的指针应该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下,然后复原;再将黑、红两支表棒对调测量,表头指针又会向顺时针方向偏转得更多,然后又复原。这就是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容器充电、放电现象。电容器的容量越大,表头指针的偏转就越大,同时表头指针复原的速度也越缓慢。我们可以根据表头指针所偏转的角度来估计电容量的大小。
如果被测的是一个标称值为5000pF,以上容量的电容器,而万用表指针无跳动,表明电容器容量已大大低于5000pF或者内部有开路的现象。
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现象,即表针纹丝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很大或已被击穿损坏。
电解电容器“+”、“一”极性的判别
电解电容器引线有“+”、“一”极性之分,在电路中不能接错,否则你无异于在电路中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这绝对不是骇人听闻,如果你遇见过电解电容器爆炸,一定会印象深刻。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以根据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电阻略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征,利用测量漏电电阻的方法来判断它的“+”、“一”极。
判断方法是:先用万用表以任意极性测一下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再将两表棒对调一下测量,两次测量中漏电电阻比较大的一次,就是正向接法。这时黑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极,红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一”极(因为黑表棒是与万用表内电池的“+”极相接)。
因5000pF以下的固定电AR6003X-BC2B-R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只能定性地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的最高电阻量程挡(例如R×lOk挡)来测量。用两支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端子,阻值应为无穷大。
对于5000pF以上的较大容量电容器,仍用万用表的R×lok挡来测量。其测量方法与测量它的漏电相同。将两支表棒接上电容器引脚的瞬间,表头的指针应该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下,然后复原;再将黑、红两支表棒对调测量,表头指针又会向顺时针方向偏转得更多,然后又复原。这就是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容器充电、放电现象。电容器的容量越大,表头指针的偏转就越大,同时表头指针复原的速度也越缓慢。我们可以根据表头指针所偏转的角度来估计电容量的大小。
如果被测的是一个标称值为5000pF,以上容量的电容器,而万用表指针无跳动,表明电容器容量已大大低于5000pF或者内部有开路的现象。
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现象,即表针纹丝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很大或已被击穿损坏。
电解电容器“+”、“一”极性的判别
电解电容器引线有“+”、“一”极性之分,在电路中不能接错,否则你无异于在电路中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这绝对不是骇人听闻,如果你遇见过电解电容器爆炸,一定会印象深刻。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以根据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电阻略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征,利用测量漏电电阻的方法来判断它的“+”、“一”极。
判断方法是:先用万用表以任意极性测一下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再将两表棒对调一下测量,两次测量中漏电电阻比较大的一次,就是正向接法。这时黑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极,红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一”极(因为黑表棒是与万用表内电池的“+”极相接)。
对于5000pF以上的较大容量电容器,仍用万用表的R×lok挡来测量。其测量方法与测量它的漏电相同。将两支表棒接上电容器引脚的瞬间,表头的指针应该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下,然后复原;再将黑、红两支表棒对调测量,表头指针又会向顺时针方向偏转得更多,然后又复原。这就是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容器充电、放电现象。电容器的容量越大,表头指针的偏转就越大,同时表头指针复原的速度也越缓慢。我们可以根据表头指针所偏转的角度来估计电容量的大小。
如果被测的是一个标称值为5000pF,以上容量的电容器,而万用表指针无跳动,表明电容器容量已大大低于5000pF或者内部有开路的现象。
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现象,即表针纹丝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很大或已被击穿损坏。
电解电容器“+”、“一”极性的判别
电解电容器引线有“+”、“一”极性之分,在电路中不能接错,否则你无异于在电路中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这绝对不是骇人听闻,如果你遇见过电解电容器爆炸,一定会印象深刻。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以根据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电阻略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征,利用测量漏电电阻的方法来判断它的“+”、“一”极。
判断方法是:先用万用表以任意极性测一下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再将两表棒对调一下测量,两次测量中漏电电阻比较大的一次,就是正向接法。这时黑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极,红表棒所连接的引脚是电容器的“一”极(因为黑表棒是与万用表内电池的“+”极相接)。
上一篇: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固定电容器
上一篇:用数字式万用表检测普通固定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