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控制器
发布时间:2012/12/3 19:29:01 访问次数:789
在最左端时,C3被短接,此时FF150R12KS4输入信号U中的中、低频段信号经Rl、RP1动片、R2、C7加到VT1基极,经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通过C8耦合到后级电路中。负反馈电路由C6(耦合)、R3、C4、RP1、R2、C7(耦合)构成。此时由于RP1的全部阻值在负反馈回路中,负反馈电路的阻抗最大,负反馈量最小,对低音信号的提升量为最大。在负反馈电路中,由于C4对中频段信号的容抗较小,负反馈量大,而C4对低频段信号时容抗较大,负反馈量小,这样低频段信号相对中频段信号而言得到了提升。
当RP1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C3接入电路,开始对低频段信号有衰减作用,同时由于RP1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减小,负反馈量在增大,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RP1动片滑到中间时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1动片在最右端时,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使低音受到最大衰减。当RP1动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在减小,使低频段信号衰减量在减小。当RP.1动片滑动中间位置时,对低频段信号不衰减也不提升。
重要提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音调控制器揎制信号提升、衰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大小;二是改变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大小,以改变负反馈量,控制VT1对信号的放大倍数。
对于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而言,由于Rl、C3等低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高频段信号只能通过高音控制器电路。对于输入信号中的中、低频段信号而言,由于C2、C5等高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中、低频段信号只能通过低音控制器电路。
当RP1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C3接入电路,开始对低频段信号有衰减作用,同时由于RP1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减小,负反馈量在增大,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RP1动片滑到中间时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1动片在最右端时,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使低音受到最大衰减。当RP1动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在减小,使低频段信号衰减量在减小。当RP.1动片滑动中间位置时,对低频段信号不衰减也不提升。
重要提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音调控制器揎制信号提升、衰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大小;二是改变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大小,以改变负反馈量,控制VT1对信号的放大倍数。
对于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而言,由于Rl、C3等低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高频段信号只能通过高音控制器电路。对于输入信号中的中、低频段信号而言,由于C2、C5等高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中、低频段信号只能通过低音控制器电路。
在最左端时,C3被短接,此时FF150R12KS4输入信号U中的中、低频段信号经Rl、RP1动片、R2、C7加到VT1基极,经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通过C8耦合到后级电路中。负反馈电路由C6(耦合)、R3、C4、RP1、R2、C7(耦合)构成。此时由于RP1的全部阻值在负反馈回路中,负反馈电路的阻抗最大,负反馈量最小,对低音信号的提升量为最大。在负反馈电路中,由于C4对中频段信号的容抗较小,负反馈量大,而C4对低频段信号时容抗较大,负反馈量小,这样低频段信号相对中频段信号而言得到了提升。
当RP1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C3接入电路,开始对低频段信号有衰减作用,同时由于RP1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减小,负反馈量在增大,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RP1动片滑到中间时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1动片在最右端时,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使低音受到最大衰减。当RP1动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在减小,使低频段信号衰减量在减小。当RP.1动片滑动中间位置时,对低频段信号不衰减也不提升。
重要提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音调控制器揎制信号提升、衰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大小;二是改变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大小,以改变负反馈量,控制VT1对信号的放大倍数。
对于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而言,由于Rl、C3等低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高频段信号只能通过高音控制器电路。对于输入信号中的中、低频段信号而言,由于C2、C5等高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中、低频段信号只能通过低音控制器电路。
当RP1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C3接入电路,开始对低频段信号有衰减作用,同时由于RP1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减小,负反馈量在增大,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RP1动片滑到中间时对低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1动片在最右端时,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使低音受到最大衰减。当RP1动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在减小,使低频段信号衰减量在减小。当RP.1动片滑动中间位置时,对低频段信号不衰减也不提升。
重要提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音调控制器揎制信号提升、衰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大小;二是改变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大小,以改变负反馈量,控制VT1对信号的放大倍数。
对于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而言,由于Rl、C3等低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高频段信号只能通过高音控制器电路。对于输入信号中的中、低频段信号而言,由于C2、C5等高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中、低频段信号只能通过低音控制器电路。
上一篇:RC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器
上一篇:LC串联谐振图示音调控制器
热门点击
- 音箱灵敏度
- 石英晶振图形符号
- 场同步信号波形
- 声音三要素
- 彩色电视机色度通道方框图和各单元电路作用
- 音量电位器阻值变化原理
- 纯音乐系统的声道数目
- 负极性半波整流电路及电压波形
-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输出电压调整电路
- 典型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
推荐技术资料
- DFRobot—玩的就是
-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