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器
发布时间:2012/12/2 14:12:37 访问次数:4048
图7-35所示是RC负反馈式高、低音音CL31F106ZPAE调控制器电路。电路中的VT1是放大管,RP1是低音控制电位器,RP2是高音控制电位器。升状态;当RP1动片滑在最右端时,低音呈最大衰减状态;当RP1动片滑在中间位置时对低音不提升、不衰减。
当RP2动片滑在最左端时,高音呈最大提升状态;当RP2动片滑在最右端时,高音呈最大衰减状态;当RP2动片滑在中间位置时对高音不提升、不衰减。
高音控制器
高音控制器电路由C2、RP2、C5和VT1等元器件构成。
高音控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RP2动片在最左端时,从Cl送来的音频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经C2、RP2动片、C7(耦合)加到VT1基极,经放大从VT1集电极输出,经C8耦合送到后级电路中。
同时,VT1集电极输出信号经C6(耦合)、C5、RP2、C7构成的负反馈电路反馈到VT1基极,此时由于RP2的全部阻值在负反馈回路中,负反馈量最小,VT1对高频段落信号的放大倍数最大,这样高音控剞器处于对高频段信号最大提升状态。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RP2动片左端的阻值增大,使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值增大,同时RP2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使负反馈量增大,VT1对高频段信号放大倍数减小。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2动片在最右端时,此时输入回路中的阻值为RP2的全部阻值,同时负反馈回路只有C5,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VT1高频放大倍数最小,此时高频段信号处于最大衰减状态。
当RP2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减小,对高频段信号的衰减量在逐渐减小。当RP2动片滑动中间时,对高频段信号不提升也不衰减。
图7-35所示是RC负反馈式高、低音音CL31F106ZPAE调控制器电路。电路中的VT1是放大管,RP1是低音控制电位器,RP2是高音控制电位器。升状态;当RP1动片滑在最右端时,低音呈最大衰减状态;当RP1动片滑在中间位置时对低音不提升、不衰减。
当RP2动片滑在最左端时,高音呈最大提升状态;当RP2动片滑在最右端时,高音呈最大衰减状态;当RP2动片滑在中间位置时对高音不提升、不衰减。
高音控制器
高音控制器电路由C2、RP2、C5和VT1等元器件构成。
高音控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RP2动片在最左端时,从Cl送来的音频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经C2、RP2动片、C7(耦合)加到VT1基极,经放大从VT1集电极输出,经C8耦合送到后级电路中。
同时,VT1集电极输出信号经C6(耦合)、C5、RP2、C7构成的负反馈电路反馈到VT1基极,此时由于RP2的全部阻值在负反馈回路中,负反馈量最小,VT1对高频段落信号的放大倍数最大,这样高音控剞器处于对高频段信号最大提升状态。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RP2动片左端的阻值增大,使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值增大,同时RP2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使负反馈量增大,VT1对高频段信号放大倍数减小。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2动片在最右端时,此时输入回路中的阻值为RP2的全部阻值,同时负反馈回路只有C5,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VT1高频放大倍数最小,此时高频段信号处于最大衰减状态。
当RP2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减小,对高频段信号的衰减量在逐渐减小。当RP2动片滑动中间时,对高频段信号不提升也不衰减。
上一篇:低音控制器
上一篇:RC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器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