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晶闸管(闭锁)效应的措施
发布时间:2012/4/23 19:37:38 访问次数:1131
防止和消除CMOS IC中的晶闸管效应,要从STK1264电路外部(即用户)采取措施,如预防电源跳动和限劁电路的电流等。比如,有的CMOS实际产品电路中上述三个条件往往是具备的,只要电源跳动,引发晶闸管触发,若其激发电流大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则即使触发电压消失,也仍然会产生闭锁效应。因此,要限制电源跳动,关键是如何从设计和制造电路内部本身采取有效措施。
输入和输出保护电路
输入保护电路对于抗静电击穿栅介质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抗闭锁效应也是很重要的。它把输入的干扰信号限制在VDD+VF~VSS-VF范围内,不易于引起寄生双极管的发射极处于正偏。输入保护电路要对抗闭锁有作用,除了钳位,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保护二极管的四周都要加有截止环(即多数载流子保护)。实践已证明,有了截止环,闭锁效应会大为降低;如没截止环,则还会发生闭锁效应。
对于驱动电流大的输出级,像LED显示驱动电路,就要求有几十毫安的驱动电流。为了降低晶闸管效应触发的维持电流,输出级要加有钳位二极管,把输出电位钳位在VDD +VF~VSS -V,之间,同时加有限流电阻。但其限流电阻大了,就影响导通电阻,会增大输出的导通电阻,影响驱动能力。在HC58595电路中就采用这种保护电路,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输入和输出保护电路
输入保护电路对于抗静电击穿栅介质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抗闭锁效应也是很重要的。它把输入的干扰信号限制在VDD+VF~VSS-VF范围内,不易于引起寄生双极管的发射极处于正偏。输入保护电路要对抗闭锁有作用,除了钳位,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保护二极管的四周都要加有截止环(即多数载流子保护)。实践已证明,有了截止环,闭锁效应会大为降低;如没截止环,则还会发生闭锁效应。
对于驱动电流大的输出级,像LED显示驱动电路,就要求有几十毫安的驱动电流。为了降低晶闸管效应触发的维持电流,输出级要加有钳位二极管,把输出电位钳位在VDD +VF~VSS -V,之间,同时加有限流电阻。但其限流电阻大了,就影响导通电阻,会增大输出的导通电阻,影响驱动能力。在HC58595电路中就采用这种保护电路,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防止和消除CMOS IC中的晶闸管效应,要从STK1264电路外部(即用户)采取措施,如预防电源跳动和限劁电路的电流等。比如,有的CMOS实际产品电路中上述三个条件往往是具备的,只要电源跳动,引发晶闸管触发,若其激发电流大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则即使触发电压消失,也仍然会产生闭锁效应。因此,要限制电源跳动,关键是如何从设计和制造电路内部本身采取有效措施。
输入和输出保护电路
输入保护电路对于抗静电击穿栅介质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抗闭锁效应也是很重要的。它把输入的干扰信号限制在VDD+VF~VSS-VF范围内,不易于引起寄生双极管的发射极处于正偏。输入保护电路要对抗闭锁有作用,除了钳位,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保护二极管的四周都要加有截止环(即多数载流子保护)。实践已证明,有了截止环,闭锁效应会大为降低;如没截止环,则还会发生闭锁效应。
对于驱动电流大的输出级,像LED显示驱动电路,就要求有几十毫安的驱动电流。为了降低晶闸管效应触发的维持电流,输出级要加有钳位二极管,把输出电位钳位在VDD +VF~VSS -V,之间,同时加有限流电阻。但其限流电阻大了,就影响导通电阻,会增大输出的导通电阻,影响驱动能力。在HC58595电路中就采用这种保护电路,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输入和输出保护电路
输入保护电路对于抗静电击穿栅介质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抗闭锁效应也是很重要的。它把输入的干扰信号限制在VDD+VF~VSS-VF范围内,不易于引起寄生双极管的发射极处于正偏。输入保护电路要对抗闭锁有作用,除了钳位,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保护二极管的四周都要加有截止环(即多数载流子保护)。实践已证明,有了截止环,闭锁效应会大为降低;如没截止环,则还会发生闭锁效应。
对于驱动电流大的输出级,像LED显示驱动电路,就要求有几十毫安的驱动电流。为了降低晶闸管效应触发的维持电流,输出级要加有钳位二极管,把输出电位钳位在VDD +VF~VSS -V,之间,同时加有限流电阻。但其限流电阻大了,就影响导通电阻,会增大输出的导通电阻,影响驱动能力。在HC58595电路中就采用这种保护电路,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上一篇:寄生晶闸管触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