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特点
发布时间:2012/4/21 19:33:00 访问次数:823
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不断推动TX-2B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的变革,工艺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一次飞跃。到目前为止,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已经历了4代。20世纪70~80年代之交,3~5llm工艺是集成电路的主体技术,与之相适应的第一代ICCAD技术是以版图输入、设计检查为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进入1. 5~3ym工艺阶段,推动了以门阵列和标准单元为主的半定制设计方法的出现,不是以版图设计为主,而是把主要精力转向设计分析、验证和可制造性,这一代设计技术以网表输入、仿真验证、自动布局布线、单元电路库为特点,从此专用集成电路( ASIC)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0. 6llmCMOS FPGA和EPLD出现,导致了可编程设计方法的出现,推动了以FPGA作为ASIC原形的设计,用增量设计法缩短了设计验证的周期,这一代设计技术是以自顶向下( top-down)昀系统设计为主要特征,以高层次行为描述、行为仿真、综合优化为设计模式,并注意从系统级验证设计和考虑设计的可测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0. 35ym的深亚微米CMOS工艺导致了第四代设计技术的产生,即以CPU(或DSP) CORE为核心的系统集成(SOC)设计方法,注意编程和软件的固化,以互连线作为问题的核心,用算法开发和数据流与控制流的方式描述系统,完成系统设计规范的结构转化,在虚拟的原形设计环境中验证系统并实现系统集成,并将设计和测试融为一体。
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不断推动TX-2B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的变革,工艺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一次飞跃。到目前为止,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已经历了4代。20世纪70~80年代之交,3~5llm工艺是集成电路的主体技术,与之相适应的第一代ICCAD技术是以版图输入、设计检查为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进入1. 5~3ym工艺阶段,推动了以门阵列和标准单元为主的半定制设计方法的出现,不是以版图设计为主,而是把主要精力转向设计分析、验证和可制造性,这一代设计技术以网表输入、仿真验证、自动布局布线、单元电路库为特点,从此专用集成电路( ASIC)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0. 6llmCMOS FPGA和EPLD出现,导致了可编程设计方法的出现,推动了以FPGA作为ASIC原形的设计,用增量设计法缩短了设计验证的周期,这一代设计技术是以自顶向下( top-down)昀系统设计为主要特征,以高层次行为描述、行为仿真、综合优化为设计模式,并注意从系统级验证设计和考虑设计的可测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0. 35ym的深亚微米CMOS工艺导致了第四代设计技术的产生,即以CPU(或DSP) CORE为核心的系统集成(SOC)设计方法,注意编程和软件的固化,以互连线作为问题的核心,用算法开发和数据流与控制流的方式描述系统,完成系统设计规范的结构转化,在虚拟的原形设计环境中验证系统并实现系统集成,并将设计和测试融为一体。
上一篇:模拟集成电路
上一篇:集成电路的设计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热门点击
- 编程接口电路
- TinyDB系统结构
- Mega128的初始化过程
- 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传感模块
- 少数载流子的保护环
-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开发平台MeshIDE f
- 智能家居概述
- 熔断电阻器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疗健康护理系统
- 提高电子元器件抗机械应力的设计措施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