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驱动软硬件设计
发布时间:2008/12/17 0:00:00 访问次数:752
omap5910内部具有独立的lcd控制模块,其功能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lcd控制模块的核心单元是控制器,负责和其他各个部分的控制以及和外设的连接。控制器连接两个外设,一个是到omap5910的dma请求,一个是到外设的lcd的中断请求。这样,0map5910作为主设备,可以在cpu不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对lcd的显示核控制。lcd作为被动设备,有少量需要返回的状态,发送中断到omap5910,由omap5910安排时间读取lcd状态。这样,使得整个lcd的显示和控制占用较少的cpu资源。
图1 lcd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lcd控制模块的数据通道由调色板ram、灰度/串行器和输出fifo这3个部分组成。这3个部分支持12或16位stn方式,由控制器控制输出数据到lcd的数据总线上。而对于16位薄膜工艺学(tft,thin ̄film technology)方式,数据直接传输到lcd的总线,提供2(16)=64k的彩色信号。
lcd控制模块的寄存器单元用于对模块的设置,寄存器包括一个控制寄存器、3个时间寄存器和一个状态寄存器。主要用来设置lcd的宽度和高度、彩色或单色选择、被动或主动显示选择、引脚的极性选择、帧时钟的脉冲宽度、像素时钟和偏转频率以及各种状态值等。控制器可以根据寄存器的内容对各种时钟信号进行控制和复位。
lcd控制模块和tft-lcd之间的控制信号有pclk(像素时钟信号)、hs(水平同步信号)、vs(垂直同步信号)以及ac(输出使能信号)等4个信号,这些信号均由lcd控制模块输出到lcd。
lcd驱动电路和0map5910的迕接如图2所示。使用omap5910的lcd控制器接口连接lz9fc22。lz9fc22是sharp公司专门配合lq035q7d型号lcd的驱动芯片,可以和lq035q7d进行无缝连接。
lz9fc22和omap5910的lcd控制器连接,由于lz9fc22是18位控制器(rgb信号各有6位),而omap5910的lcd控制器的输出只有16位数据,为此必须损失两位数据,将lz9fc22的r0和bo接地,或者将r0和r5、bo和b5连接在一起。
lcd的像素同步时钟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和输出使能直接连接到lz9fc22上。lz9fc22有两个水平和垂直刷新设置信号,分别为hrve和vrve引脚,使用omap5910的两个gpio引脚控制,通过改变gpio引脚的状态设置lcd的刷新方式。为了保证lz9fc22正常工作,omap5910提供复位信号到lz9fc22,一旦lq035q7d显示不正常或者响应异常,omap5910通过复位引脚控制lz9fc22恢复到初始状态。
图2 lcd驱动电路的连接
lz9fc22和0map5910的引脚连接如表所示。
表 lz9fc22和omap5910的引脚连接
lq035q7d面板显示需要15v的高压,而lq035q7d的逻辑电平需要3.3v电源。图3实现从3.3v转换到15v和3.3v的电源原理。其中3.3v到3.3v使用ti公司的tps79333,是为了保证输出到lcd的3.3v稳定可靠,如果tps79333的输入3.3v足够稳定,满足lq035q7d的要求,也可以直接将该电源连接到lcd。
lq035q7d的背光电路如图4所示。使用ti公司的tps61042驱动4个led灯管,同时使用pwm信号控制电压的输出,以调节4个led灯管的亮度。pwm信号的控制频率在100~50khz之间,频率过低,会产生闪烁。如果不使用pwm信号,可以直接连接一个gpio引脚,设置高低电平控制led灯的开关。
图3 lcd的电源电路设计
图4 lcd的背光电路设计
omap59 10对lcd驱动的软件设计包括触摸屏的驱动、lcd的驱动、背光的驱动以及lcd亮度的驱动等4个部分。其中,lcd亮度的驱动较为简单,设置omap59l0内部的lcd brt寄存器就可以控制lcd的亮度,该寄存器为32位数据格式,设置oxoffff ffff为最大亮度,oxoooo oooo为最小亮度。此外,还可以在omap5910内部的stled-gm和stled-red寄存器调整输出的黄色和红色像素的宽度,从而改变lcd的亮度和颜色。
lcd背光的控制由omap5910的pwm信号完成,设置omap5910内部的pwt fro寄存器就可以控制输出脉冲的频率,置omap5910内部的pwt-vcr寄存器就可以控制输出脉冲的高电平宽度,从而实现对背光的控制。
lcd触摸屏的控制由omap5910的touc廴screen寄存器完成。该寄存器主要设置触摸屏和omap5910的spi接口协议。包括触摸中断的响应、spi双向数据的传输以及spi时钟等信息。此外,也可以设置spi的cs片选信号打开或关闭触摸屏,这种功能在触摸屏和键盘同
omap5910内部具有独立的lcd控制模块,其功能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lcd控制模块的核心单元是控制器,负责和其他各个部分的控制以及和外设的连接。控制器连接两个外设,一个是到omap5910的dma请求,一个是到外设的lcd的中断请求。这样,0map5910作为主设备,可以在cpu不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对lcd的显示核控制。lcd作为被动设备,有少量需要返回的状态,发送中断到omap5910,由omap5910安排时间读取lcd状态。这样,使得整个lcd的显示和控制占用较少的cpu资源。
图1 lcd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lcd控制模块的数据通道由调色板ram、灰度/串行器和输出fifo这3个部分组成。这3个部分支持12或16位stn方式,由控制器控制输出数据到lcd的数据总线上。而对于16位薄膜工艺学(tft,thin ̄film technology)方式,数据直接传输到lcd的总线,提供2(16)=64k的彩色信号。
lcd控制模块的寄存器单元用于对模块的设置,寄存器包括一个控制寄存器、3个时间寄存器和一个状态寄存器。主要用来设置lcd的宽度和高度、彩色或单色选择、被动或主动显示选择、引脚的极性选择、帧时钟的脉冲宽度、像素时钟和偏转频率以及各种状态值等。控制器可以根据寄存器的内容对各种时钟信号进行控制和复位。
lcd控制模块和tft-lcd之间的控制信号有pclk(像素时钟信号)、hs(水平同步信号)、vs(垂直同步信号)以及ac(输出使能信号)等4个信号,这些信号均由lcd控制模块输出到lcd。
lcd驱动电路和0map5910的迕接如图2所示。使用omap5910的lcd控制器接口连接lz9fc22。lz9fc22是sharp公司专门配合lq035q7d型号lcd的驱动芯片,可以和lq035q7d进行无缝连接。
lz9fc22和omap5910的lcd控制器连接,由于lz9fc22是18位控制器(rgb信号各有6位),而omap5910的lcd控制器的输出只有16位数据,为此必须损失两位数据,将lz9fc22的r0和bo接地,或者将r0和r5、bo和b5连接在一起。
lcd的像素同步时钟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和输出使能直接连接到lz9fc22上。lz9fc22有两个水平和垂直刷新设置信号,分别为hrve和vrve引脚,使用omap5910的两个gpio引脚控制,通过改变gpio引脚的状态设置lcd的刷新方式。为了保证lz9fc22正常工作,omap5910提供复位信号到lz9fc22,一旦lq035q7d显示不正常或者响应异常,omap5910通过复位引脚控制lz9fc22恢复到初始状态。
图2 lcd驱动电路的连接
lz9fc22和0map5910的引脚连接如表所示。
表 lz9fc22和omap5910的引脚连接
lq035q7d面板显示需要15v的高压,而lq035q7d的逻辑电平需要3.3v电源。图3实现从3.3v转换到15v和3.3v的电源原理。其中3.3v到3.3v使用ti公司的tps79333,是为了保证输出到lcd的3.3v稳定可靠,如果tps79333的输入3.3v足够稳定,满足lq035q7d的要求,也可以直接将该电源连接到lcd。
lq035q7d的背光电路如图4所示。使用ti公司的tps61042驱动4个led灯管,同时使用pwm信号控制电压的输出,以调节4个led灯管的亮度。pwm信号的控制频率在100~50khz之间,频率过低,会产生闪烁。如果不使用pwm信号,可以直接连接一个gpio引脚,设置高低电平控制led灯的开关。
图3 lcd的电源电路设计
图4 lcd的背光电路设计
omap59 10对lcd驱动的软件设计包括触摸屏的驱动、lcd的驱动、背光的驱动以及lcd亮度的驱动等4个部分。其中,lcd亮度的驱动较为简单,设置omap59l0内部的lcd brt寄存器就可以控制lcd的亮度,该寄存器为32位数据格式,设置oxoffff ffff为最大亮度,oxoooo oooo为最小亮度。此外,还可以在omap5910内部的stled-gm和stled-red寄存器调整输出的黄色和红色像素的宽度,从而改变lcd的亮度和颜色。
lcd背光的控制由omap5910的pwm信号完成,设置omap5910内部的pwt fro寄存器就可以控制输出脉冲的频率,置omap5910内部的pwt-vcr寄存器就可以控制输出脉冲的高电平宽度,从而实现对背光的控制。
lcd触摸屏的控制由omap5910的touc廴screen寄存器完成。该寄存器主要设置触摸屏和omap5910的spi接口协议。包括触摸中断的响应、spi双向数据的传输以及spi时钟等信息。此外,也可以设置spi的cs片选信号打开或关闭触摸屏,这种功能在触摸屏和键盘同
上一篇:触摸屏软硬件设
上一篇:图像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