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阻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和灵敏度
发布时间:2008/12/3 0:00:00 访问次数:1281
在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噪声的影响,信号的幅值必须大于噪声以得到较低的误码率。下面我们介绍基本 的电子噪声,接着比较普通共源前置放大器和共源跨阻前置放大器的噪声特性,最后推导灵敏度表达式。 对于图1(a)的共源前置放杏电路,输入端的等效输入电容ct可表示为
式中,cd为探测器电容,cgs为栅电容,gs为探测器和晶体管线间电容。对于图1(a)的共源前置放大电路, 主要的噪声源为电阻rl热噪声及晶体管沟道电阻热噪声。
电阻rl噪声电流谱密度可表示为
图1 前置放大器噪声分析
晶体管沟道电阻输入电压噪声谱可表示为
式中,γf为系数,对于硅场效应管,在饱和区其值为2/3,等效输入电流噪声谱为
总的输入噪声电流谱为
由于gmrl》1,总的输入噪声电流谱可近似为从上式可以看出,负载电阻越大,输入电容越小,越有利于减小噪声。由于oeic消除了因封装引线带来的寄生电 容,因此oeic减小噪声,提高了灵敏度。对于图1(b)共源跨阻放大电路,总的等效输入噪声电流谱可表示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负载电阻越大,输入电容越小,越有利于减小噪声。由于oeic消除了因封装引线带来的寄生电 容,因此oeic减小噪声,提高了灵敏度。对于图1(b)共源跨阻放大电路,总的等效输入噪声电流谱可表示为
式中,бi2ia(f)为放大器输入噪声谱。由于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较小,在同样的带宽下,反馈电阻值可以较 大,因此减小了噪声电流。这也是跨阻放大器的主要优点之一。
光通信中通常采用二进制编码,io表示逻辑0,i1表示逻辑1。假设放大器的带宽为b/2,考虑到探测器漏电流il 引起的散粒噪声,对式(5-19)积分得到噪声电流:
考虑到探测器漏电流il引起的散粒噪声,对式(5-19)积分得到噪声电流:
假设探测器光生电流值的期望分别io和il的高斯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光接收器数据判决
则逻辑0的概率密度po(i)和逻辑1的概率密度p1(i)分别为
上式近似表达式对于q≥2时有合理的精度,误差小于1%。误码率随q值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误码率ber随g值的变化
由于光生电流可表示成:
实际中,激光二极管通常被偏置在高于阈值以确保较快的工作速率,消光比(i/r)不可能为无穷大,因此需要的入射光功率要大于r=0时的最小入射光功率以保证较低的误码率。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在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噪声的影响,信号的幅值必须大于噪声以得到较低的误码率。下面我们介绍基本 的电子噪声,接着比较普通共源前置放大器和共源跨阻前置放大器的噪声特性,最后推导灵敏度表达式。 对于图1(a)的共源前置放杏电路,输入端的等效输入电容ct可表示为
式中,cd为探测器电容,cgs为栅电容,gs为探测器和晶体管线间电容。对于图1(a)的共源前置放大电路, 主要的噪声源为电阻rl热噪声及晶体管沟道电阻热噪声。
电阻rl噪声电流谱密度可表示为
图1 前置放大器噪声分析
晶体管沟道电阻输入电压噪声谱可表示为
式中,γf为系数,对于硅场效应管,在饱和区其值为2/3,等效输入电流噪声谱为
总的输入噪声电流谱为
由于gmrl》1,总的输入噪声电流谱可近似为从上式可以看出,负载电阻越大,输入电容越小,越有利于减小噪声。由于oeic消除了因封装引线带来的寄生电 容,因此oeic减小噪声,提高了灵敏度。对于图1(b)共源跨阻放大电路,总的等效输入噪声电流谱可表示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负载电阻越大,输入电容越小,越有利于减小噪声。由于oeic消除了因封装引线带来的寄生电 容,因此oeic减小噪声,提高了灵敏度。对于图1(b)共源跨阻放大电路,总的等效输入噪声电流谱可表示为
式中,бi2ia(f)为放大器输入噪声谱。由于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较小,在同样的带宽下,反馈电阻值可以较 大,因此减小了噪声电流。这也是跨阻放大器的主要优点之一。
光通信中通常采用二进制编码,io表示逻辑0,i1表示逻辑1。假设放大器的带宽为b/2,考虑到探测器漏电流il 引起的散粒噪声,对式(5-19)积分得到噪声电流:
考虑到探测器漏电流il引起的散粒噪声,对式(5-19)积分得到噪声电流:
假设探测器光生电流值的期望分别io和il的高斯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光接收器数据判决
则逻辑0的概率密度po(i)和逻辑1的概率密度p1(i)分别为
上式近似表达式对于q≥2时有合理的精度,误差小于1%。误码率随q值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误码率ber随g值的变化
由于光生电流可表示成:
实际中,激光二极管通常被偏置在高于阈值以确保较快的工作速率,消光比(i/r)不可能为无穷大,因此需要的入射光功率要大于r=0时的最小入射光功率以保证较低的误码率。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上一篇:模/数转换电路基础
上一篇:跨阻前置放大器的相位和群延时
热门点击
- 跨阻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和灵敏度
- 跨阻前置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 跨阻前置放大器的相位和群延时
- 晶豪科技推出Class-D音频放大器解决方案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