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发布时间:2008/11/21 0:00:00 访问次数:2487

  这种类型的存储器比rom和ram复杂得多。它用于在智能卡里存储有时需要修改或擦除的各种数据和程序。从功能上来说,eeprom就相当于pc中的硬盘,因为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数据仍然能保持,并在需要时可以修改数据。

  原理上,eeprom单元就是一个可以充电或放电的小电容。充电的状态可以由读出逻辑来询问。充了电的电容代表逻辑1,而放了电的电容表示逻辑0。为了存储一个数据字节,就需要8个这样的小电容,再加上一些适当的读出电路,图1 给出了eeprom单元的实际照片。

  eeprom单元的擦除状态是关于写人到单元去的关键因素。在绝大多数类型的eeprom里,擦除后的状态为°1°。eeprom具有这样的特性,每个单元只能从被擦除状态转变到非擦除

图1 eeprom单元的照片(左边放大了4 000倍,
  右边放大了1 000倍,由c&d公司提供)

  状态,在此实例中这个非擦除状态就表示0。如果一个eeprom单元已经是°0°状态,那么必须把整个eeprom页面都擦除,才能在那一位上重新存储状态°1°。通常用于eeprom写入程序的算法如表1所示。

  表1 对eeprom整个页面写入程序的伪码

  (如果要写人多个页面或只是写人一页中的一部分,这个程序还必须嵌套在一些更高层的程序中。
  在出现一错误的情况下,如果需要调用一个改写程序时就是一个相类似的过程。擦除的eeprom
  的状态为′ff′,而写后的状态为′00′)

  要弄明白eeprom单元是怎样工作的,必须画出一个半导体器件。图1 显示了一个eeprom单元的剖视面。实际结构还要更复杂些,但这个简化的图形对辅助理解是非常有用的。

  eeprom单元的最简单的形式基本上就是一个变形的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mosfield effect transistor),它构造于硅基片的顶部上。源极和漏极做在基片上。在这两者之间有

  图2 eeprom单元半导体结构的剖视图

  一个控制栅,源极和漏极的电流可以通过对控制栅施加的电位来控制。一旦没有电位施加到控制栅上,就没有电流能流动。因为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有两个二极管(n-p和p-n结)。如果把一个正电位加到控制栅上,电子就会从基片中被吸引出来,这样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就形成了导电通道。然后fet(场效应晶体管)导通,而电流就流动了。

  在eeprom单元里,在控制栅和基片之间附加了一个“浮动”栅。它不与任何外部电源相连接,雨且它和基片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大约为10nm的数量级。浮动栅可以通过隧道(fowler ̄nordheim)效应经基片充电或放电。这种效应使荷电载流子穿透薄薄的氧化层。穿过这个薄薄的绝缘层需要有足够大的电位差,这个绝缘层被称为隧道氧化层。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可以由加到浮动栅上的电荷来控制。也就是说,决定电流流通与否的这个浮动栅的状态就可以理解为逻辑0或逻辑1。

  在控制栅上加一个高的正电压,就会使浮动栅充电。将在基片与浮动栅之间产生高电位差,从而使电子经隧道穿过氧化层到达浮动栅,所产生的电流以皮安(10-12a)计。现在浮动栅是负充电的,并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生成一个高阈值的电压,场效应晶体管被闭锁。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流不能流过。这样,在浮动栅里储存的电子就等效于信息的储存。见图3所示。

  图3 电荷泵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左边是充电,右边是放电。
  充放电过程以极高的频率进行,从而在电荷泵的输出端产生一个脉动的直流高压)

  使eeprom单元充电时所需要控制栅的电压大约是17v,但在浮动栅处由于电容耦合作用这个电压减少到大约是12y。然而,由于智能卡微控制器仅用3~5v电源电压工作,所以就需要一个电荷泵来产生所要求的电压。从原理上来说,电荷泵就是一个级联倍压电路。它从低输人电压中产生大约25v的输出电压,稳压后的输出电压大约等于所要求的17v。参见图3 所示。根据不同的结构,对eeprom单元充电,每个存储器页面(1~32字节)需要的时间在3~10ms之间。

  图4 eeprom单元的充电

  要擦除一个eeprom单元,需要把一个负电压加到控制栅上。这样就使得电子离开浮动栅并返回到衬底上。现在eeprom单元放电,而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阈值电压降低,也就是说fet导通了,参见图5所示。

  图5

  这种类型的存储器比rom和ram复杂得多。它用于在智能卡里存储有时需要修改或擦除的各种数据和程序。从功能上来说,eeprom就相当于pc中的硬盘,因为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数据仍然能保持,并在需要时可以修改数据。

  原理上,eeprom单元就是一个可以充电或放电的小电容。充电的状态可以由读出逻辑来询问。充了电的电容代表逻辑1,而放了电的电容表示逻辑0。为了存储一个数据字节,就需要8个这样的小电容,再加上一些适当的读出电路,图1 给出了eeprom单元的实际照片。

  eeprom单元的擦除状态是关于写人到单元去的关键因素。在绝大多数类型的eeprom里,擦除后的状态为°1°。eeprom具有这样的特性,每个单元只能从被擦除状态转变到非擦除

图1 eeprom单元的照片(左边放大了4 000倍,
  右边放大了1 000倍,由c&d公司提供)

  状态,在此实例中这个非擦除状态就表示0。如果一个eeprom单元已经是°0°状态,那么必须把整个eeprom页面都擦除,才能在那一位上重新存储状态°1°。通常用于eeprom写入程序的算法如表1所示。

  表1 对eeprom整个页面写入程序的伪码

  (如果要写人多个页面或只是写人一页中的一部分,这个程序还必须嵌套在一些更高层的程序中。
  在出现一错误的情况下,如果需要调用一个改写程序时就是一个相类似的过程。擦除的eeprom
  的状态为′ff′,而写后的状态为′00′)

  要弄明白eeprom单元是怎样工作的,必须画出一个半导体器件。图1 显示了一个eeprom单元的剖视面。实际结构还要更复杂些,但这个简化的图形对辅助理解是非常有用的。

  eeprom单元的最简单的形式基本上就是一个变形的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mosfield effect transistor),它构造于硅基片的顶部上。源极和漏极做在基片上。在这两者之间有

  图2 eeprom单元半导体结构的剖视图

  一个控制栅,源极和漏极的电流可以通过对控制栅施加的电位来控制。一旦没有电位施加到控制栅上,就没有电流能流动。因为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有两个二极管(n-p和p-n结)。如果把一个正电位加到控制栅上,电子就会从基片中被吸引出来,这样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就形成了导电通道。然后fet(场效应晶体管)导通,而电流就流动了。

  在eeprom单元里,在控制栅和基片之间附加了一个“浮动”栅。它不与任何外部电源相连接,雨且它和基片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大约为10nm的数量级。浮动栅可以通过隧道(fowler ̄nordheim)效应经基片充电或放电。这种效应使荷电载流子穿透薄薄的氧化层。穿过这个薄薄的绝缘层需要有足够大的电位差,这个绝缘层被称为隧道氧化层。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可以由加到浮动栅上的电荷来控制。也就是说,决定电流流通与否的这个浮动栅的状态就可以理解为逻辑0或逻辑1。

  在控制栅上加一个高的正电压,就会使浮动栅充电。将在基片与浮动栅之间产生高电位差,从而使电子经隧道穿过氧化层到达浮动栅,所产生的电流以皮安(10-12a)计。现在浮动栅是负充电的,并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生成一个高阈值的电压,场效应晶体管被闭锁。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流不能流过。这样,在浮动栅里储存的电子就等效于信息的储存。见图3所示。

  图3 电荷泵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左边是充电,右边是放电。
  充放电过程以极高的频率进行,从而在电荷泵的输出端产生一个脉动的直流高压)

  使eeprom单元充电时所需要控制栅的电压大约是17v,但在浮动栅处由于电容耦合作用这个电压减少到大约是12y。然而,由于智能卡微控制器仅用3~5v电源电压工作,所以就需要一个电荷泵来产生所要求的电压。从原理上来说,电荷泵就是一个级联倍压电路。它从低输人电压中产生大约25v的输出电压,稳压后的输出电压大约等于所要求的17v。参见图3 所示。根据不同的结构,对eeprom单元充电,每个存储器页面(1~32字节)需要的时间在3~10ms之间。

  图4 eeprom单元的充电

  要擦除一个eeprom单元,需要把一个负电压加到控制栅上。这样就使得电子离开浮动栅并返回到衬底上。现在eeprom单元放电,而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阈值电压降低,也就是说fet导通了,参见图5所示。

  图5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