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广播概述
发布时间:2008/9/19 0:00:00 访问次数:815
1.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机械振动产生的,能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振动的频率有高、有低,这里所说的频率指的是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hz~20 khz,通常把这一范围的频率,称为音频,有时也称为声频。
在声波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的阻尼作用,声音的大小将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声音不能直接向很远的地方传送。声音可以通过无线和有线广播的方式进行传送。
2.电磁波
通过物理学的电磁现象可以知道,在通入交流变化电流的导体周围会产生交流变化的磁场,交流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又会感应出交流变化的电场,交流变化的电场又在其周围产生交流变化的磁场,这种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电场不断交替产生,并不断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常见的可见光、看不见的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各种射线及无线电波都是频率不同的电磁波。
3,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但频率范围很宽。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的特性是不同的。无线电波按其频率(或波长)的不同可划分为若干个波段,一股把分米波和米波合称为超短波,把波长小于30 cm的分米波和厘米波合称为微波。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分成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不同的波段有不同的用途。例如,长波10~100 khz专门用做超远程无线电通信和导航,中波段的150~415 khz(波长2000~723m)和550~1500 khz(波长545~⒛0 m)规定专门用做中波广播,短波范围在6 mhz到30 mhz专门用做业余通信,超过60 mhz的超短波专门用做电视广播。
4.无线电广播基本原理
无线电广播所传递的信息是语言和音乐。语言和音乐的频率很低,通常在⒛~20 000 hz的范围内。实际上,天线能够有效地将信号辐射出去,要求其长度与信号的波长成一定的关系为l=λ/4,λ/2,λ。低频无线电波如果直接向外发射,需要足够长的天线,而且能量损耗也很大。例如,对于1000 hz的语音信号,如果用74天线直接辐射,相应的天线尺寸应为75 km。因此,实际上音频信号是不能直接由天线来发射的。所以,无线电广播要借助高频电磁波才能把低频信号携带到空间中去。无线电广播利用高频的无线电波作为“运输工具”,首先把所需传送的音频信号“装载”到高频信号上,然后再由发射天线发送出去。
为了有效地实现音频信号的无线传送,在发射端需要将信号“装载”在载波上。在接收端,需要将信号从载波上“卸载”下来。这一过程称为调制与解调。能够携带低频信号的等幅高频电磁波称为载波。载波的频率称为载频。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中一个频率是640 khz,这个频率指的就是载频。
日前无线电广播可分为两大类,即调频广播(fm)和调幅广播(am)。
调幅广播是用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来装载音频信号(调制信号),即用音频信号来调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从而使原为等幅的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a)所示。幅值被音频信号调制过的高频载波信号称为己调幅信号,简称为调幅信号。
调频广播是用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装载音频信号(调制信号),即用音频信号来调制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从而使原为等幅的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b)所示。频率被音频信号调制过的高频载波信号称为已调频信号,简称调频信号。调幅信号和调频信号统称为己调制信号,或简称为已调信号。
图9已调信号的波形图
从调幅和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可以看出,调幅广播所用的波长较长,其特点是传播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接收机的电路也比较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所能传输的音频频带较窄,音质较差,从而不宜传输高质量的音乐节目,并且其抗干扰能力较差。而调频广播所能传输的音频频带较宽,宜于传输高保真的音乐节目,并且它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但由于调频广播工作于超短波波段,其缺点是传播距离短,覆盖范围小,且易于被高大建筑物等所阻挡。人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不同地区或城市可使用同一或相近的频率,而不致引起相互干扰,提高了频率利用率。
5.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
在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中,声音信号经传声器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送入音频放大器,音频信号在音频放大器中得到放大,被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被送入调制器。高频振荡器产生等幅的高频信号,高频信号作为载波也被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中,调制信号对载波进行幅度(或频率)调制,形成调幅波(或调频波),调幅波和调频波统称为已调波。已调波再被送入高频功率放大器,经高频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向空间发射出去。
接收机作为无线电广播的接收终端,其基本工作过程就是无线电广播发射的逆过程。接收机的基本任务是将空
1.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机械振动产生的,能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振动的频率有高、有低,这里所说的频率指的是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hz~20 khz,通常把这一范围的频率,称为音频,有时也称为声频。
在声波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的阻尼作用,声音的大小将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声音不能直接向很远的地方传送。声音可以通过无线和有线广播的方式进行传送。
2.电磁波
通过物理学的电磁现象可以知道,在通入交流变化电流的导体周围会产生交流变化的磁场,交流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又会感应出交流变化的电场,交流变化的电场又在其周围产生交流变化的磁场,这种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电场不断交替产生,并不断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常见的可见光、看不见的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各种射线及无线电波都是频率不同的电磁波。
3,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但频率范围很宽。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的特性是不同的。无线电波按其频率(或波长)的不同可划分为若干个波段,一股把分米波和米波合称为超短波,把波长小于30 cm的分米波和厘米波合称为微波。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分成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不同的波段有不同的用途。例如,长波10~100 khz专门用做超远程无线电通信和导航,中波段的150~415 khz(波长2000~723m)和550~1500 khz(波长545~⒛0 m)规定专门用做中波广播,短波范围在6 mhz到30 mhz专门用做业余通信,超过60 mhz的超短波专门用做电视广播。
4.无线电广播基本原理
无线电广播所传递的信息是语言和音乐。语言和音乐的频率很低,通常在⒛~20 000 hz的范围内。实际上,天线能够有效地将信号辐射出去,要求其长度与信号的波长成一定的关系为l=λ/4,λ/2,λ。低频无线电波如果直接向外发射,需要足够长的天线,而且能量损耗也很大。例如,对于1000 hz的语音信号,如果用74天线直接辐射,相应的天线尺寸应为75 km。因此,实际上音频信号是不能直接由天线来发射的。所以,无线电广播要借助高频电磁波才能把低频信号携带到空间中去。无线电广播利用高频的无线电波作为“运输工具”,首先把所需传送的音频信号“装载”到高频信号上,然后再由发射天线发送出去。
为了有效地实现音频信号的无线传送,在发射端需要将信号“装载”在载波上。在接收端,需要将信号从载波上“卸载”下来。这一过程称为调制与解调。能够携带低频信号的等幅高频电磁波称为载波。载波的频率称为载频。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中一个频率是640 khz,这个频率指的就是载频。
日前无线电广播可分为两大类,即调频广播(fm)和调幅广播(am)。
调幅广播是用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来装载音频信号(调制信号),即用音频信号来调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从而使原为等幅的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a)所示。幅值被音频信号调制过的高频载波信号称为己调幅信号,简称为调幅信号。
调频广播是用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装载音频信号(调制信号),即用音频信号来调制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从而使原为等幅的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b)所示。频率被音频信号调制过的高频载波信号称为已调频信号,简称调频信号。调幅信号和调频信号统称为己调制信号,或简称为已调信号。
图9已调信号的波形图
从调幅和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可以看出,调幅广播所用的波长较长,其特点是传播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接收机的电路也比较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所能传输的音频频带较窄,音质较差,从而不宜传输高质量的音乐节目,并且其抗干扰能力较差。而调频广播所能传输的音频频带较宽,宜于传输高保真的音乐节目,并且它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但由于调频广播工作于超短波波段,其缺点是传播距离短,覆盖范围小,且易于被高大建筑物等所阻挡。人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不同地区或城市可使用同一或相近的频率,而不致引起相互干扰,提高了频率利用率。
5.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
在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中,声音信号经传声器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送入音频放大器,音频信号在音频放大器中得到放大,被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被送入调制器。高频振荡器产生等幅的高频信号,高频信号作为载波也被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中,调制信号对载波进行幅度(或频率)调制,形成调幅波(或调频波),调幅波和调频波统称为已调波。已调波再被送入高频功率放大器,经高频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向空间发射出去。
接收机作为无线电广播的接收终端,其基本工作过程就是无线电广播发射的逆过程。接收机的基本任务是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