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单 片 机

数字移相技术的分析和实现

发布时间:2007/9/10 0:00:00 访问次数:572

    摘要:两个同频信号之间的移相,是电子行业继电保护领域中模拟、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移相原理可以制作校验各种有关相位的仪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的信号源。因此,移相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两种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移相方法,借以说明实现移相的原理,并对两种移相方法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移相 单片机 D/A转换 计数器

两个同频信号之间的移相与实现方式

    所谓移相是指两种同频的信号,以其中的一路为参考,另一路相对于该参考作超前或滞后的移动,即称为是相位的移动。两路信号的相位不同,便存在相位差,简称相差。若我们将一个信号周期看作是3600,则相差的范围就在0°~360°。

    要实现移相,通常有两个途径:

    一是直接对模拟信号进行移相,如阻容移相,变压器移相等,早期的移相通常采用这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制造的移相器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输出波形受输入波形的影响,移相操作不方便,移相角度随所接负载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漂移等.在此不予讨论.另一个是随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数字移相技术,是目前移相技术的潮流。数字移相技术的核心是:先将模拟信号或移相角数字化,经移相后再还原成模拟信号。

    数字移相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先将正弦波信号数字化成,并形一张数据表存入ROM芯片中,此后可通过两片D/A转换芯片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连续地循环输出该数据表,就可获得两路正弦波信号,当两片D/A转换芯片所获得的数据序列完全相同时,则转换所得到的两路正弦波信号无相位差,称为同相。当两片D/A转换芯片所获得的数据序列不同时,则转换所得到的两路正弦波信号就存在着相位差。相位差的值与数据表中数据的总个数及数据地址的偏移量有关。这种处理方式的实质是将数据地址的偏移量映射为信号间的相位值。

    另一种是先将参考信号整形为方波信号,并以此信号为基准,延时产生另一个同频的方波信号,再通过波形变换电路将方波信号还原成正弦波信号。以延时的长短来决定两信号间的相位值。这种处理方式的实质是将延时的时间映射为信号间的相位值。

利用D/A转换实现移相

   
图1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单片机为8031,D/A转换芯片采用两片8位字长的DAC0832,由于DAC0832的输出信号为电流型,故需加运算放大器将电流型信号转换成电压型信号。该设计中运算放大器采用双极型双运放4558。转换所用的数据为256个8位字长的数据,随程序一起存入ROM存储器中,即一个信号周期有256个转换值。

    在进行D/A转换的程序中,数据表中数据共有256个,每两个相邻数据之间的相位差为360o÷256=1.4o。我们只需改变R1中的值就可改变两路正弦波的相位差。程序中R1=8,故第一路正弦波滞后第二路正弦波1.4o×8=11.2o。

利用单片机进行方波信号的移相

    利用单片机进行方波信号的移相则是数字移相的另一个途经,已有多种成功之作,有些偏重硬件,有些偏重软件。总体说来,偏重硬件的精度较高,但制造及调试较复杂;偏重软件,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往往精度受影响。本文介绍一种己获得较为理想效果的设计。设计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工作原理:作为参考信号的A,经整形后得到方波信号a,再利用锁相

    摘要:两个同频信号之间的移相,是电子行业继电保护领域中模拟、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移相原理可以制作校验各种有关相位的仪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的信号源。因此,移相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两种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移相方法,借以说明实现移相的原理,并对两种移相方法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移相 单片机 D/A转换 计数器

两个同频信号之间的移相与实现方式

    所谓移相是指两种同频的信号,以其中的一路为参考,另一路相对于该参考作超前或滞后的移动,即称为是相位的移动。两路信号的相位不同,便存在相位差,简称相差。若我们将一个信号周期看作是3600,则相差的范围就在0°~360°。

    要实现移相,通常有两个途径:

    一是直接对模拟信号进行移相,如阻容移相,变压器移相等,早期的移相通常采用这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制造的移相器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输出波形受输入波形的影响,移相操作不方便,移相角度随所接负载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漂移等.在此不予讨论.另一个是随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数字移相技术,是目前移相技术的潮流。数字移相技术的核心是:先将模拟信号或移相角数字化,经移相后再还原成模拟信号。

    数字移相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先将正弦波信号数字化成,并形一张数据表存入ROM芯片中,此后可通过两片D/A转换芯片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连续地循环输出该数据表,就可获得两路正弦波信号,当两片D/A转换芯片所获得的数据序列完全相同时,则转换所得到的两路正弦波信号无相位差,称为同相。当两片D/A转换芯片所获得的数据序列不同时,则转换所得到的两路正弦波信号就存在着相位差。相位差的值与数据表中数据的总个数及数据地址的偏移量有关。这种处理方式的实质是将数据地址的偏移量映射为信号间的相位值。

    另一种是先将参考信号整形为方波信号,并以此信号为基准,延时产生另一个同频的方波信号,再通过波形变换电路将方波信号还原成正弦波信号。以延时的长短来决定两信号间的相位值。这种处理方式的实质是将延时的时间映射为信号间的相位值。

利用D/A转换实现移相

   
图1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单片机为8031,D/A转换芯片采用两片8位字长的DAC0832,由于DAC0832的输出信号为电流型,故需加运算放大器将电流型信号转换成电压型信号。该设计中运算放大器采用双极型双运放4558。转换所用的数据为256个8位字长的数据,随程序一起存入ROM存储器中,即一个信号周期有256个转换值。

    在进行D/A转换的程序中,数据表中数据共有256个,每两个相邻数据之间的相位差为360o÷256=1.4o。我们只需改变R1中的值就可改变两路正弦波的相位差。程序中R1=8,故第一路正弦波滞后第二路正弦波1.4o×8=11.2o。

利用单片机进行方波信号的移相

    利用单片机进行方波信号的移相则是数字移相的另一个途经,已有多种成功之作,有些偏重硬件,有些偏重软件。总体说来,偏重硬件的精度较高,但制造及调试较复杂;偏重软件,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往往精度受影响。本文介绍一种己获得较为理想效果的设计。设计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工作原理:作为参考信号的A,经整形后得到方波信号a,再利用锁相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