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监控在小区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445
一、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1.电力监控系统简介:
电网智能化:
现有电力网络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由设备本身的工作指令来实现的,而与电网运行状态无关,此为被动配电网络;当设备的运行不仅由本身的工作指令来实现,还要由配电网络在自我诊断后,再根据电网能力,负荷重要性,发出设备运行指令,按负荷重要性等级顺序控制运行时为主动配电网络。
把一个被动配电网络转变为主动配电网络:
——要合理地进行电力负荷分配;
——要把负荷按其重要性分为儿个等级(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要使电力网有“自诊断”能力;
——要有负荷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1)正常工作状态:
首先要使系统工作合理,负荷分配合理:
——充分地消峰填谷;
——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
一充分地采用各种技术措施节能。储能。
(2)发生电力故障状态(如双路电源一路停电,某台变压器发生故障等):
智能系统经过监测。分析,判断,确保一级负荷,有效的控制二,三级负荷。
2.电力监控系统特点:
系统软、硬件全部模块化,硬件全部智能化。软、硬件设计选择工业级标准,可靠性非常高。
1)整个系统的icu(智能控制终端)、 rtu(远程智能通讯控制器)全部由16位微机组成,这样的集散型监控系统,速度快,实时性好,同机种通讯可靠。
2)icu自带cpu,采集周期短,实时性强,系统冗余度高,通讯帧数少,可大大减 少通讯误码率。
3)各系统都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实现了控制的硬件系统模块化,采用总线方式可节省缆线和工程费用。
4)各子系统实现了模块化,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
5)系统可带电插拔,维护、检修更加方便。
3.本系统构成:
1)控制中心安装的设备:
操作台内有主控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备用电源、抗干扰电源、 ups、接线端子、报警设备等。操作台上有电源开关、遥控开关、遥控按钮、模拟盘电源、开、关指示灯面板等。
2)本楼控制主机可在楼内值班室,总控制室在变电所内。传感器信号通过总线传至本楼控制主机及总控制主机。对电量进行遥测、遥信、遥控。
3)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设备为icu,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等传感器将信号送至icu,icu通过rtu与ztk(智能通讯卡)相连,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送。icu通过设在配电系统内的接触器来实现预定程序中对电源的控制。
每套系统可容纳1024个icu,使系统有极高的可扩展性。
4.本系统设置范围:
为保证整个小区供电数据采集的一致性。控制的灵活性及负荷的高可调性,宜在每个 单体建筑内装设电力监控系统。
二、小区供电负荷说明:
1.建筑概况:
小区内建筑类型分为高档公寓、地下车库及配套用锅炉房、变电气等。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其中公寓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
2.负荷计算:
设10kv自管变电所一座,电源引自供电局110kv变电站。甲方要求每户总用电容量为8.5kw (约合35w/m2至45w/m2),空调系统为户用集中空调,每户约为3.0-5.0kw,每户照明负荷3.5-5.5kw,按变压器70%负荷率(经济运行)计算,变电所总负荷为6636kva,初步计算小区变压器应报装容量≥6,400kva。
3.甲方要求:提高公寓照明负荷的等级,采用双路电源互投。在非火灾等情况下应确保公寓照明供电的正常。
4.经计算,在有电力监控系统作为可靠保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可按4×1,2500kva装。
三、小区可靠供电的两种方式比较:
本小区为高档公寓为主,因此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就成为高档小区的标志之一,而由于条件所限,此种方式的供配电系统又不可能确保全部的负荷,如:甲方要求、外线方式等,决定了本供电系统的原则是:确保用户照明负荷。
照明负荷为用户的生活用电,而空调负荷为舒适性用电。当照明负荷被切断后,会造成用户的心理恐慌,并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损失,而空调负荷短时切断不会给用户的舒适性带来很大影响,必要时,通过对用户的空调负荷进行调节以确保用户的照明负荷。
1.技术实施方面:
1)采用电力监控系统的可行性:
(1)本系统在单体建筑的功能:
a.监视整个大楼照明、空调及动力的电流模拟量及开关量状态,并与以计录,便于对整个小区负荷予以统计、分析。
6.控制层照明与层空调配电箱间的互投:
楼内公寓的照明和空调采用1,600a封闭毋线供电,每一根封闭母线均负责楼内一半的照明和空调。
当一条封闭母线或进线电源等发
一、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1.电力监控系统简介:
电网智能化:
现有电力网络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由设备本身的工作指令来实现的,而与电网运行状态无关,此为被动配电网络;当设备的运行不仅由本身的工作指令来实现,还要由配电网络在自我诊断后,再根据电网能力,负荷重要性,发出设备运行指令,按负荷重要性等级顺序控制运行时为主动配电网络。
把一个被动配电网络转变为主动配电网络:
——要合理地进行电力负荷分配;
——要把负荷按其重要性分为儿个等级(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要使电力网有“自诊断”能力;
——要有负荷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1)正常工作状态:
首先要使系统工作合理,负荷分配合理:
——充分地消峰填谷;
——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
一充分地采用各种技术措施节能。储能。
(2)发生电力故障状态(如双路电源一路停电,某台变压器发生故障等):
智能系统经过监测。分析,判断,确保一级负荷,有效的控制二,三级负荷。
2.电力监控系统特点:
系统软、硬件全部模块化,硬件全部智能化。软、硬件设计选择工业级标准,可靠性非常高。
1)整个系统的icu(智能控制终端)、 rtu(远程智能通讯控制器)全部由16位微机组成,这样的集散型监控系统,速度快,实时性好,同机种通讯可靠。
2)icu自带cpu,采集周期短,实时性强,系统冗余度高,通讯帧数少,可大大减 少通讯误码率。
3)各系统都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实现了控制的硬件系统模块化,采用总线方式可节省缆线和工程费用。
4)各子系统实现了模块化,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
5)系统可带电插拔,维护、检修更加方便。
3.本系统构成:
1)控制中心安装的设备:
操作台内有主控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备用电源、抗干扰电源、 ups、接线端子、报警设备等。操作台上有电源开关、遥控开关、遥控按钮、模拟盘电源、开、关指示灯面板等。
2)本楼控制主机可在楼内值班室,总控制室在变电所内。传感器信号通过总线传至本楼控制主机及总控制主机。对电量进行遥测、遥信、遥控。
3)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设备为icu,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等传感器将信号送至icu,icu通过rtu与ztk(智能通讯卡)相连,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送。icu通过设在配电系统内的接触器来实现预定程序中对电源的控制。
每套系统可容纳1024个icu,使系统有极高的可扩展性。
4.本系统设置范围:
为保证整个小区供电数据采集的一致性。控制的灵活性及负荷的高可调性,宜在每个 单体建筑内装设电力监控系统。
二、小区供电负荷说明:
1.建筑概况:
小区内建筑类型分为高档公寓、地下车库及配套用锅炉房、变电气等。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其中公寓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
2.负荷计算:
设10kv自管变电所一座,电源引自供电局110kv变电站。甲方要求每户总用电容量为8.5kw (约合35w/m2至45w/m2),空调系统为户用集中空调,每户约为3.0-5.0kw,每户照明负荷3.5-5.5kw,按变压器70%负荷率(经济运行)计算,变电所总负荷为6636kva,初步计算小区变压器应报装容量≥6,400kva。
3.甲方要求:提高公寓照明负荷的等级,采用双路电源互投。在非火灾等情况下应确保公寓照明供电的正常。
4.经计算,在有电力监控系统作为可靠保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可按4×1,2500kva装。
三、小区可靠供电的两种方式比较:
本小区为高档公寓为主,因此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就成为高档小区的标志之一,而由于条件所限,此种方式的供配电系统又不可能确保全部的负荷,如:甲方要求、外线方式等,决定了本供电系统的原则是:确保用户照明负荷。
照明负荷为用户的生活用电,而空调负荷为舒适性用电。当照明负荷被切断后,会造成用户的心理恐慌,并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损失,而空调负荷短时切断不会给用户的舒适性带来很大影响,必要时,通过对用户的空调负荷进行调节以确保用户的照明负荷。
1.技术实施方面:
1)采用电力监控系统的可行性:
(1)本系统在单体建筑的功能:
a.监视整个大楼照明、空调及动力的电流模拟量及开关量状态,并与以计录,便于对整个小区负荷予以统计、分析。
6.控制层照明与层空调配电箱间的互投:
楼内公寓的照明和空调采用1,600a封闭毋线供电,每一根封闭母线均负责楼内一半的照明和空调。
当一条封闭母线或进线电源等发
上一篇:浅谈控制技术在污水厂中的应用
上一篇:议五星级宾馆的楼宇自控设计
热门点击
- PWM至线性信号转换电路适于风扇速度控制
- 国内外电站DCS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 人机界面的技术发展史
- 由NE555光控及抗干扰电路及CD4541定
- 富士触摸屏与西门子PLC通讯中的问题及解决方
- 基于uC/OS-Ⅱ的光盘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 为微控制器提供4到20mA回路的电路
- 水位自动控制器 二
- 可编程温湿度控制器
- 单相电动机调速方法及其实现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