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存储器全面解析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407
似乎每天都有新的海量存储器标准问世。compactflash(cf)曾一度独步天下,但是今天,新设备制造商不得不在cf、安全数据(sd)、sdio、多媒体存储卡(mmc)、rs-mmc、mmc plus、memorystick、xd-picture(xd)和ce-ata等等这些海量存储器之间做出选择。有时,一种新标准具有明显优势;而另外一些时候,新标准和已有标准又像是在重蹈betamax与vhs格式间的对决,在先期很难看到谁将取得胜利。
cf标准是所有小型海量存储器的鼻祖,10多年前由sandisk开发出来。它具有8或16位并行数据总线,传输速率在3~66mbps之间。在许多需要16位宽udma总线(66mbps)的高传输速率和高容量设备中,仍需要cf标准。目前cf+格式硬盘的可用容量最高可达10gb,而cf闪存卡可用的最高容量是8gb。
因为首款cf卡使用的是nor闪存,所以cf标准要求cf卡隐匿与nand闪存接口的部分。主机在与cf卡通信时会将其看作是一个ide硬盘,而cf卡上的控制器则负责坏块管理、平均读写(wear leveling)算法和与nand闪存协同工作时所需的逻辑-物理映射。
cf卡虽然一直未能成为手机用可移动存储器的主流,但它却在数码相机领域保持着极高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大容量和高速度极为重要的高端市场。目前其它几种外设也可与cf+版本的接口进行连接,包括以太网、rs-232、传真/调制解调器、usb、蓝牙以及802.11b wlan。
多媒体存储卡(mmc)
1997年,西门子和sandisk推出了多媒体卡,其外形比cf卡小,从而可实现更小巧的便携式设备。在基本应用中,mmc可通过标准三线spi接口外加一条片选线来控制。spi接口的时钟频率最高可达20mhz。对需要更高带宽的应用,该规范提供拓宽了的4和8位带宽。mmc规范的4.0版增加了52mhz频率,从而支持50mbps的传输速率。
与cf不同,mmc规范不免除授权费用。根据www.mmca.org上提供的信息:如果你不是mmc制造商,你可以分别花500美元或1,000美元订购mmc3.1或4.1版(mmcmobile和mmcplus)规范,而你的公司也并不需要成为mmca成员。
目前有三种类型的存储卡以mmc框架为基础,它们分别是:mmc plus、mmc mobile和mmc micro。mmcplus是一种标称尺寸的mmc卡,它工作在2.7~3.6v电压下;具有1、4或8位的总线带宽;最低2.4mbps的读写性能和26mhz频率(可以选择52mhz)。mmcmobile的体积更小,支持的电压也更低:1.65~1.95 v及2.7~3.6v。mmcmobile还必须支持mmcplus所需要提供的性能。microsd是该系列的最新补充。microsd的体积不到minisd的1/3,是目前可用的最小存储卡(表1)。
表1:各种存储卡的主要参数比较。
mmc和sd卡:区别在哪里?
常常有人将mmc标准和sd标准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标准。sd卡规范由以松下、东芝和sandisk牵头的一个组织所有,而mmc规范由一个由涵盖广泛的行业组织领导的mmca(多媒体卡协会)控制。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sd卡背后的推动力量从未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sd卡具有与索尼magicgate类似的加密硬件,magicgate被用于索尼的memorystick产品中。在音乐界接受以数字方式传播音乐之前,sd卡花了8年多的时间希望得到行业认可,而现在,sd卡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附属产品。去年初,mmc协会接纳了具有竞争性的安全卡标准——secure mmc 1.1版规范。在三星网站www.samsung.com上可查到secure mmc的概览。
mmc卡可插在为sd卡设计的物理槽内,该槽有两种形态:薄形和标准形。薄sd卡可插入mmc槽,但标准sd卡却因为厚度而无法插进。mmc和sd卡所用的协议在sd卡规范rev 2.11中完全兼容,但自此后,两种规范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分道扬镳。
图1:7脚mmc卡和9脚sd卡的区别清楚可见。
mmc和sd卡的管脚排列是兼容的(图1)。sd卡上最多有9个管脚,而mmc卡上最多有13个管脚(图2)。mmc卡上多出管脚的唯一功能是增加总线宽度(表2)。因为可以对总线宽度进行编程,所以控制器可容易地找到共同特性并据此进行设置。所有带内置mmc支持能力的微处理器也支持sd卡。
更小体积:mmcmicro vs. microsd
mmc和sd组织为小型闪存卡创建的两种不同标准为业界带来了困惑。通过使用机械适配器,mmcmicro和microsd(也称为transflash)都后向兼容现有的sd/mmc插槽(图3)。两种存储卡体积都很小,但mmcmicro比microsd更快。mmcmicro采用mmc规范定义的较高的52mhz时钟速率,而microsd则继续采用25mhz。另外,mmcmicro卡拥有4位数据总线,而microsd仅支持串行数据传输。再有,mmcmicro支持1.8v电压,而microsd仅能工作于2.7~3.6 v电压。
图2:13脚mmc卡后向兼容7脚版本。
xd-picture卡
xd-picture卡(以下简称“xd”卡)是在2002年7月推出的。与索尼的memorystick一样,它也是一种专属格式,所以很难从xd卡官方网站(www.xd-picture.com)中找到更多信息。如果想要了解你的公司
似乎每天都有新的海量存储器标准问世。compactflash(cf)曾一度独步天下,但是今天,新设备制造商不得不在cf、安全数据(sd)、sdio、多媒体存储卡(mmc)、rs-mmc、mmc plus、memorystick、xd-picture(xd)和ce-ata等等这些海量存储器之间做出选择。有时,一种新标准具有明显优势;而另外一些时候,新标准和已有标准又像是在重蹈betamax与vhs格式间的对决,在先期很难看到谁将取得胜利。
cf标准是所有小型海量存储器的鼻祖,10多年前由sandisk开发出来。它具有8或16位并行数据总线,传输速率在3~66mbps之间。在许多需要16位宽udma总线(66mbps)的高传输速率和高容量设备中,仍需要cf标准。目前cf+格式硬盘的可用容量最高可达10gb,而cf闪存卡可用的最高容量是8gb。
因为首款cf卡使用的是nor闪存,所以cf标准要求cf卡隐匿与nand闪存接口的部分。主机在与cf卡通信时会将其看作是一个ide硬盘,而cf卡上的控制器则负责坏块管理、平均读写(wear leveling)算法和与nand闪存协同工作时所需的逻辑-物理映射。
cf卡虽然一直未能成为手机用可移动存储器的主流,但它却在数码相机领域保持着极高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大容量和高速度极为重要的高端市场。目前其它几种外设也可与cf+版本的接口进行连接,包括以太网、rs-232、传真/调制解调器、usb、蓝牙以及802.11b wlan。
多媒体存储卡(mmc)
1997年,西门子和sandisk推出了多媒体卡,其外形比cf卡小,从而可实现更小巧的便携式设备。在基本应用中,mmc可通过标准三线spi接口外加一条片选线来控制。spi接口的时钟频率最高可达20mhz。对需要更高带宽的应用,该规范提供拓宽了的4和8位带宽。mmc规范的4.0版增加了52mhz频率,从而支持50mbps的传输速率。
与cf不同,mmc规范不免除授权费用。根据www.mmca.org上提供的信息:如果你不是mmc制造商,你可以分别花500美元或1,000美元订购mmc3.1或4.1版(mmcmobile和mmcplus)规范,而你的公司也并不需要成为mmca成员。
目前有三种类型的存储卡以mmc框架为基础,它们分别是:mmc plus、mmc mobile和mmc micro。mmcplus是一种标称尺寸的mmc卡,它工作在2.7~3.6v电压下;具有1、4或8位的总线带宽;最低2.4mbps的读写性能和26mhz频率(可以选择52mhz)。mmcmobile的体积更小,支持的电压也更低:1.65~1.95 v及2.7~3.6v。mmcmobile还必须支持mmcplus所需要提供的性能。microsd是该系列的最新补充。microsd的体积不到minisd的1/3,是目前可用的最小存储卡(表1)。
表1:各种存储卡的主要参数比较。
mmc和sd卡:区别在哪里?
常常有人将mmc标准和sd标准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标准。sd卡规范由以松下、东芝和sandisk牵头的一个组织所有,而mmc规范由一个由涵盖广泛的行业组织领导的mmca(多媒体卡协会)控制。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sd卡背后的推动力量从未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sd卡具有与索尼magicgate类似的加密硬件,magicgate被用于索尼的memorystick产品中。在音乐界接受以数字方式传播音乐之前,sd卡花了8年多的时间希望得到行业认可,而现在,sd卡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附属产品。去年初,mmc协会接纳了具有竞争性的安全卡标准——secure mmc 1.1版规范。在三星网站www.samsung.com上可查到secure mmc的概览。
mmc卡可插在为sd卡设计的物理槽内,该槽有两种形态:薄形和标准形。薄sd卡可插入mmc槽,但标准sd卡却因为厚度而无法插进。mmc和sd卡所用的协议在sd卡规范rev 2.11中完全兼容,但自此后,两种规范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分道扬镳。
图1:7脚mmc卡和9脚sd卡的区别清楚可见。
mmc和sd卡的管脚排列是兼容的(图1)。sd卡上最多有9个管脚,而mmc卡上最多有13个管脚(图2)。mmc卡上多出管脚的唯一功能是增加总线宽度(表2)。因为可以对总线宽度进行编程,所以控制器可容易地找到共同特性并据此进行设置。所有带内置mmc支持能力的微处理器也支持sd卡。
更小体积:mmcmicro vs. microsd
mmc和sd组织为小型闪存卡创建的两种不同标准为业界带来了困惑。通过使用机械适配器,mmcmicro和microsd(也称为transflash)都后向兼容现有的sd/mmc插槽(图3)。两种存储卡体积都很小,但mmcmicro比microsd更快。mmcmicro采用mmc规范定义的较高的52mhz时钟速率,而microsd则继续采用25mhz。另外,mmcmicro卡拥有4位数据总线,而microsd仅支持串行数据传输。再有,mmcmicro支持1.8v电压,而microsd仅能工作于2.7~3.6 v电压。
图2:13脚mmc卡后向兼容7脚版本。
xd-picture卡
xd-picture卡(以下简称“xd”卡)是在2002年7月推出的。与索尼的memorystick一样,它也是一种专属格式,所以很难从xd卡官方网站(www.xd-picture.com)中找到更多信息。如果想要了解你的公司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