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

发布时间:2007/4/23 0:00:00 访问次数:1230

    摘要:介绍了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该设备的技术指标并分析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分辨率视频 视频提取 数据压缩 视频回放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精度越来越高,高分辨率监视器应用在各个领域。伴随显示精度的提高,产生了高分辨率视频记录的需求。笔者研制的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是一个独立的、菜单控制的设备,它将高分辨率监视器上(1280×1024并向下兼容)能观察到的所有信息(包括人工操作的痕迹)记录下来,存储在大容量载体上。该设备具备显示和信息回放功能,主要用于需要事后分析的场合,如空中管理、飞行、航海记录等;由于记录内容已为数字化信息,易于编辑整理,也可用于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使训练达到逼真的效果。该设备已经完成了相关试验并在某系统中得到应用。

本文介绍了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

1 系统结构

为保证系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笔者按照“黑匣子”的原则进行设计。就是说设备输入和输出均为标准的R、G、B视频信号,所有的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存储)集中在设备内部进行。记录时设备的输入信号是拟记录视频源的R、G、B信号,在需要回放时只需将输出的视频信号接任一高分辨率监视器即可。这样,信息的记录、回放不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工作系统,也不再需要另外的信息处理设备。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输入视频信号可以为三线制、四线制、五线制,记录设备可以自适应输入源。

输出视频信号可以通过编程设置为三线、四线、五线制。三线制设计的同步信号可以分别复合在R、G、B信号中。输出的R、G、B为标准的视频信号。

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从图1可看出,硬件设计可分为:输入视频提取模块、数据压缩模块、数据记录模块、视频回放模块等几个部分。

2 硬件设计

2.1输入视频提取

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采用了数字处理,这意味着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把模拟的R、G、B视频量化为数字视频。现在高分辨率监视器常用的显示模式有:SGA(800×600)、XGA(1024×768)、SXGA(1280×1024),显示刷新频率60Hz~85Hz,视频信号的点时钟频率40MHz~157.5MHz。

为保证A/D转换的精度,采用了锁相环技术,锁相环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锁相环是闭环反馈系统,通过参考分频器、反馈分频器、输出分频器的参数设置,可以在较低振荡频率输入的情况下,产生高达数百兆的输出频率,同时自动跟随输入参考频率相位的变化。

在此,以行同步为输入参考频率,设置相应的分频参数,得出与行同步信号相位相关的采样点时钟,并保证采样时钟实时、自动跟随输入行频的变化。

    何时为有效的视频数据也是视频提取时需要判断的问题。在输入视频的行、场同步的基础上,按照图3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与输入视频相对应的消隐信号,图3所示各参数的含义对照图4。由于行、场的设计原理上是一致的,所以图4中的X代表着H(行)或V(场)。

根据行、场同步设计出行、场消隐信号后,在消隐信号高电平期间为有效视频区。视频信号数字化后存储在视频存储区,但要保证视频的相关性。即同一帧视频的内容存储在连续存储区,不同帧的内容需要有帧间标志加以区别。

2.2 数据压缩

要实现高分辨率视频数字化记录,关键是要解决视频数据的压缩问题。其意义有两个方面:节省信息存储所需的空间;降低数据率、减小信息传输所需的带宽。

由于设计是针对高分辨率的视频信息,所以在选择压缩算法上必须考虑视频的失真度。对包含有文本信息的高分辨率视频,笔者曾试验过多种有损压缩算法,如MPEG2、小波变换等。这些算法对图像信息的处理比较好,压缩比大,视频回放时人眼可辨的失真度较小;但对字符等文本信息不适合,视频回放时失真度很大甚至无法分辨字符内容。鉴于此,选择了改进型的LZW无损数据压缩方法,以较低的压缩比换

    摘要:介绍了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该设备的技术指标并分析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分辨率视频 视频提取 数据压缩 视频回放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精度越来越高,高分辨率监视器应用在各个领域。伴随显示精度的提高,产生了高分辨率视频记录的需求。笔者研制的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是一个独立的、菜单控制的设备,它将高分辨率监视器上(1280×1024并向下兼容)能观察到的所有信息(包括人工操作的痕迹)记录下来,存储在大容量载体上。该设备具备显示和信息回放功能,主要用于需要事后分析的场合,如空中管理、飞行、航海记录等;由于记录内容已为数字化信息,易于编辑整理,也可用于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使训练达到逼真的效果。该设备已经完成了相关试验并在某系统中得到应用。

本文介绍了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

1 系统结构

为保证系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笔者按照“黑匣子”的原则进行设计。就是说设备输入和输出均为标准的R、G、B视频信号,所有的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存储)集中在设备内部进行。记录时设备的输入信号是拟记录视频源的R、G、B信号,在需要回放时只需将输出的视频信号接任一高分辨率监视器即可。这样,信息的记录、回放不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工作系统,也不再需要另外的信息处理设备。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输入视频信号可以为三线制、四线制、五线制,记录设备可以自适应输入源。

输出视频信号可以通过编程设置为三线、四线、五线制。三线制设计的同步信号可以分别复合在R、G、B信号中。输出的R、G、B为标准的视频信号。

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从图1可看出,硬件设计可分为:输入视频提取模块、数据压缩模块、数据记录模块、视频回放模块等几个部分。

2 硬件设计

2.1输入视频提取

高分辨率视频数字记录设备采用了数字处理,这意味着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把模拟的R、G、B视频量化为数字视频。现在高分辨率监视器常用的显示模式有:SGA(800×600)、XGA(1024×768)、SXGA(1280×1024),显示刷新频率60Hz~85Hz,视频信号的点时钟频率40MHz~157.5MHz。

为保证A/D转换的精度,采用了锁相环技术,锁相环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锁相环是闭环反馈系统,通过参考分频器、反馈分频器、输出分频器的参数设置,可以在较低振荡频率输入的情况下,产生高达数百兆的输出频率,同时自动跟随输入参考频率相位的变化。

在此,以行同步为输入参考频率,设置相应的分频参数,得出与行同步信号相位相关的采样点时钟,并保证采样时钟实时、自动跟随输入行频的变化。

    何时为有效的视频数据也是视频提取时需要判断的问题。在输入视频的行、场同步的基础上,按照图3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与输入视频相对应的消隐信号,图3所示各参数的含义对照图4。由于行、场的设计原理上是一致的,所以图4中的X代表着H(行)或V(场)。

根据行、场同步设计出行、场消隐信号后,在消隐信号高电平期间为有效视频区。视频信号数字化后存储在视频存储区,但要保证视频的相关性。即同一帧视频的内容存储在连续存储区,不同帧的内容需要有帧间标志加以区别。

2.2 数据压缩

要实现高分辨率视频数字化记录,关键是要解决视频数据的压缩问题。其意义有两个方面:节省信息存储所需的空间;降低数据率、减小信息传输所需的带宽。

由于设计是针对高分辨率的视频信息,所以在选择压缩算法上必须考虑视频的失真度。对包含有文本信息的高分辨率视频,笔者曾试验过多种有损压缩算法,如MPEG2、小波变换等。这些算法对图像信息的处理比较好,压缩比大,视频回放时人眼可辨的失真度较小;但对字符等文本信息不适合,视频回放时失真度很大甚至无法分辨字符内容。鉴于此,选择了改进型的LZW无损数据压缩方法,以较低的压缩比换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