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与故障诊断仪V.A.G1551研究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1008
作者:上海交大(200030)徐峰 黄河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201206)陈贤章
杜坤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与故障诊断仪v.a.g1551研究
摘 要: 着重研究了汽车故障诊断仪v.a.g1551的工作原理,初步给出了开发与其兼容的汽车诊断仪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汽车故障诊断仪 obd-ii v.a.g1551
随着微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仅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也使整个汽车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用户的汽车一旦因故障抛锚时,维修人员能否迅速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位并加以排除就成为摆在汽车制造商面前的重要课题。当今时代,汽车工业群雄鼎立,售后服务的方便和快捷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这就要求在丰富汽车各种功能的同时,完善和提高故障的检测能力,使汽车更安全、更易于维护。
1 汽车故障自诊断技术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故障诊断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诊断也作为一门专门技术发展起来。汽车故障自诊断装置一般包括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和汽车故障诊断仪。
1.1 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
197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点火控制系统misar,其中已具备了自诊断功能,用于诊断控制发动机点火时间的微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和蓄电池电压等输入信号,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报警指示灯亮。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故障自诊断系统已能对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ecu本身进行监测,并能判断和区分故障类型,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起来,供维修人员用专门的故障代码读取设备读出。故障自诊断技术不仅应用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而且在自动变速箱、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微机控制单元中广泛使用。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推广了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与各自车型配套的故障代码读出设置。这就给用户在汽车运行中及时发现故障和汽车修理时故障的查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2 汽车故障诊断仪
汽车故障诊断仪是和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配套使用的,从本质上看,它相当于自诊断系统的终端设备,起到人机交互的作用。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故障诊断仪能完成的功能愈来愈丰富,现归纳如下:
·显示故障代码,同时显示发生故障的部位、检查的方法、检测的标准数据等,并打印上述信息;
· 清除故障代码;
·汽车运行实时状态数据的显示,维修人员可对照标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偏离标准数据的方向和大小找出故障的原因;
·向ecu发出执行器强制动作的命令,以查看执行器是否工作正常;
·存储汽车运行的状态数据和故障信息,向个人计算机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输出。
2 故障诊断通讯接口obd-ii标准简介
早先的故障诊断仪都是由各个整车制造厂或仪器制造商各自开发的,诊断接口和通讯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互相通用。以诊断插座为例,福特车系有7针、25针,奔驰车系有圆形9针、38针、长方形16针等等。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给维修工作带来了麻烦,而且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和人员培训费用,反过来也影响了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
自1987年起,美国加州大气资源局(carb)规定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必须能够对汽车排气系部件进行监测。1994年carb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废气排放控制法规,规定与排气相关的部件必须与被称为万能扫描工具的故障诊断仪进行通信。同时,美国环境厅(epa)也采取相应措施在全美推广使用。在carb的要求下,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进一步推进了与故障诊断仪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了诊断仪接口的obd-ii标准。
obd-ii是on-board diagnositics的缩写,即第二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它代表了目前大部分诊断仪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标准,因而得到了汽车制造商的支持。其主要特点有:
·诊断插座统一为16针插座,并统一安装于驾驶室仪表板下方。诊断插座如图1所示,引脚定义如表1所示;
·串行数据通信协议采用is09141和sae两个标准;
·具有统一的5位故
作者:上海交大(200030)徐峰 黄河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201206)陈贤章
杜坤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与故障诊断仪v.a.g1551研究
摘 要: 着重研究了汽车故障诊断仪v.a.g1551的工作原理,初步给出了开发与其兼容的汽车诊断仪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汽车故障诊断仪 obd-ii v.a.g1551
随着微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仅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也使整个汽车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用户的汽车一旦因故障抛锚时,维修人员能否迅速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位并加以排除就成为摆在汽车制造商面前的重要课题。当今时代,汽车工业群雄鼎立,售后服务的方便和快捷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这就要求在丰富汽车各种功能的同时,完善和提高故障的检测能力,使汽车更安全、更易于维护。
1 汽车故障自诊断技术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故障诊断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诊断也作为一门专门技术发展起来。汽车故障自诊断装置一般包括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和汽车故障诊断仪。
1.1 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
197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点火控制系统misar,其中已具备了自诊断功能,用于诊断控制发动机点火时间的微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和蓄电池电压等输入信号,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报警指示灯亮。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故障自诊断系统已能对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ecu本身进行监测,并能判断和区分故障类型,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起来,供维修人员用专门的故障代码读取设备读出。故障自诊断技术不仅应用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而且在自动变速箱、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微机控制单元中广泛使用。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推广了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与各自车型配套的故障代码读出设置。这就给用户在汽车运行中及时发现故障和汽车修理时故障的查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2 汽车故障诊断仪
汽车故障诊断仪是和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配套使用的,从本质上看,它相当于自诊断系统的终端设备,起到人机交互的作用。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故障诊断仪能完成的功能愈来愈丰富,现归纳如下:
·显示故障代码,同时显示发生故障的部位、检查的方法、检测的标准数据等,并打印上述信息;
· 清除故障代码;
·汽车运行实时状态数据的显示,维修人员可对照标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偏离标准数据的方向和大小找出故障的原因;
·向ecu发出执行器强制动作的命令,以查看执行器是否工作正常;
·存储汽车运行的状态数据和故障信息,向个人计算机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输出。
2 故障诊断通讯接口obd-ii标准简介
早先的故障诊断仪都是由各个整车制造厂或仪器制造商各自开发的,诊断接口和通讯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互相通用。以诊断插座为例,福特车系有7针、25针,奔驰车系有圆形9针、38针、长方形16针等等。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给维修工作带来了麻烦,而且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和人员培训费用,反过来也影响了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
自1987年起,美国加州大气资源局(carb)规定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必须能够对汽车排气系部件进行监测。1994年carb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废气排放控制法规,规定与排气相关的部件必须与被称为万能扫描工具的故障诊断仪进行通信。同时,美国环境厅(epa)也采取相应措施在全美推广使用。在carb的要求下,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进一步推进了与故障诊断仪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了诊断仪接口的obd-ii标准。
obd-ii是on-board diagnositics的缩写,即第二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它代表了目前大部分诊断仪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标准,因而得到了汽车制造商的支持。其主要特点有:
·诊断插座统一为16针插座,并统一安装于驾驶室仪表板下方。诊断插座如图1所示,引脚定义如表1所示;
·串行数据通信协议采用is09141和sae两个标准;
·具有统一的5位故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