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将为智能卡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发布时间:2007/9/7 0:00:00 访问次数:406
“现在RFID迅猛发展的苗头已经存在,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新一代身份证已经加入了RFID芯片;在意大利,高速公路系统已经开始应用RFID。”RFID领域顶级的法国科学家路易说。
就像路易所说,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今年1月1日起,世界500强企业之首的沃尔玛超市的100家大供货商纷纷在其商品上附加了RFID标签;根据沃尔玛提出的要求,在2007年初,为其提供货品的小供应商也将在其商品附上RFID标签。
沃尔玛的做法曾震动了整个物流和零售业界。最近,欧洲最大的超市麦德龙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各国零售商和IT巨头纷纷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其中包括SAP、Oracle、微软、IBM、惠普、飞利浦等公司。有人形容,这场技术性的革命使RFID一跃成为手机出现以来普及率最广的无线技术。
巨大的商业机会
据记者了解,RFID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行业,比较成熟的应用有全国铁路车号识别系统、上海城铁明珠线控制系统、大连港集装箱管理。此外,在门禁、车场管理及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也初具规模。
中国标准化协会的EPC和“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工作组此前对我国的RFID应用市场作了相关调查和分析,调查的主要对象是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工作组首席科学家陈十一说:“预计未来在RFID标签的使用上,中国(每年)大概需要30亿个以上的RFID标签。其中,电子消费品需要8300万个标签,香烟产品需要8亿个标签,酒类产品需要1.3亿个标签,IT产品大概需要量在13-14亿个”。
另外,我国已经公布了多项基于RFID技术的国家发展计划。例如,我国公民将在未来开始使用采用RFID技术的身份证,这就意味着需要18多亿张启用RFID功能的卡片。同时我国政府还计划将所有日常使用的卡片证件,如银行卡、驾驶证、信用卡等等的功能都集成到一张卡片当中。
在欧洲,每年交易的零售商品总量达到了2600亿件。Soreon推测,在这个数字中,到2008年将会有5%的产品采用RFID标签,而不是此前使用的条形码标签。
欧洲最大的RFID市场应该是在德国,预计德国采用RFID标签的零售商品数量将达到6亿件,紧随德国之后的是法国和英国,两国采用RFID标签的零售商品数量预计大约在5亿件左右。RFID的需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如今,“射频识别”系统的几十家零部件制造商,如IBM、英特尔、微软和飞利浦等纷纷摩拳擦掌,力争在RFID市场大战中抢一杯羹。
来自韩国的消息称,韩国政府计划耗资7.84亿美元(7900亿韩元)在仁川新建一个信息技术中心。该中心主要从事电子标签技术包括RFID的研发以及生产。此举是为了帮助韩国企业快速确立在全球RFID市场的主流地位。
这一中心将在2007年前建成,RFID标签和传感器将在2008年批量出货。韩国政府将为这一中心拨出3200亿韩元的财政预算,其余部分资金通过集资方式解决。
IBM也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2.5亿美元、雇用1000名员工进军传感网络技术市场这一新的业务领域。
日立已开发RFID约5年时间,且成功开发出全球最小的2.45GHzRFID芯片,并宣布与瑞萨和我国台湾日晶科技等厂商共同进军RFID市场。
来自美国Yankee Group关于无线IC标签(RFID)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2007年,制造企业对于RFID标签的总投资额将达到约20亿美元,对于RFID基础设施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30亿美元。在基础设施领域,咨询和系统集成的投资额特别大。在年销售额5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中,有70%的企业表示已制定出RFID计划,并将于未来的1年内实施;而25%的企业表示今年将投资50万到100万美元普及RFID技术。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沃尔玛每年有120亿美元的采购量来自我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RFID潜在市场。在未来3年内,RFID技术将会给我国的产业界带来一场革命,而驱动这场革命的将是我国政府和企业。
在RFID渐成国际关注
“现在RFID迅猛发展的苗头已经存在,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新一代身份证已经加入了RFID芯片;在意大利,高速公路系统已经开始应用RFID。”RFID领域顶级的法国科学家路易说。
就像路易所说,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今年1月1日起,世界500强企业之首的沃尔玛超市的100家大供货商纷纷在其商品上附加了RFID标签;根据沃尔玛提出的要求,在2007年初,为其提供货品的小供应商也将在其商品附上RFID标签。
沃尔玛的做法曾震动了整个物流和零售业界。最近,欧洲最大的超市麦德龙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各国零售商和IT巨头纷纷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其中包括SAP、Oracle、微软、IBM、惠普、飞利浦等公司。有人形容,这场技术性的革命使RFID一跃成为手机出现以来普及率最广的无线技术。
巨大的商业机会
据记者了解,RFID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行业,比较成熟的应用有全国铁路车号识别系统、上海城铁明珠线控制系统、大连港集装箱管理。此外,在门禁、车场管理及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也初具规模。
中国标准化协会的EPC和“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工作组此前对我国的RFID应用市场作了相关调查和分析,调查的主要对象是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工作组首席科学家陈十一说:“预计未来在RFID标签的使用上,中国(每年)大概需要30亿个以上的RFID标签。其中,电子消费品需要8300万个标签,香烟产品需要8亿个标签,酒类产品需要1.3亿个标签,IT产品大概需要量在13-14亿个”。
另外,我国已经公布了多项基于RFID技术的国家发展计划。例如,我国公民将在未来开始使用采用RFID技术的身份证,这就意味着需要18多亿张启用RFID功能的卡片。同时我国政府还计划将所有日常使用的卡片证件,如银行卡、驾驶证、信用卡等等的功能都集成到一张卡片当中。
在欧洲,每年交易的零售商品总量达到了2600亿件。Soreon推测,在这个数字中,到2008年将会有5%的产品采用RFID标签,而不是此前使用的条形码标签。
欧洲最大的RFID市场应该是在德国,预计德国采用RFID标签的零售商品数量将达到6亿件,紧随德国之后的是法国和英国,两国采用RFID标签的零售商品数量预计大约在5亿件左右。RFID的需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如今,“射频识别”系统的几十家零部件制造商,如IBM、英特尔、微软和飞利浦等纷纷摩拳擦掌,力争在RFID市场大战中抢一杯羹。
来自韩国的消息称,韩国政府计划耗资7.84亿美元(7900亿韩元)在仁川新建一个信息技术中心。该中心主要从事电子标签技术包括RFID的研发以及生产。此举是为了帮助韩国企业快速确立在全球RFID市场的主流地位。
这一中心将在2007年前建成,RFID标签和传感器将在2008年批量出货。韩国政府将为这一中心拨出3200亿韩元的财政预算,其余部分资金通过集资方式解决。
IBM也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2.5亿美元、雇用1000名员工进军传感网络技术市场这一新的业务领域。
日立已开发RFID约5年时间,且成功开发出全球最小的2.45GHzRFID芯片,并宣布与瑞萨和我国台湾日晶科技等厂商共同进军RFID市场。
来自美国Yankee Group关于无线IC标签(RFID)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2007年,制造企业对于RFID标签的总投资额将达到约20亿美元,对于RFID基础设施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30亿美元。在基础设施领域,咨询和系统集成的投资额特别大。在年销售额5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中,有70%的企业表示已制定出RFID计划,并将于未来的1年内实施;而25%的企业表示今年将投资50万到100万美元普及RFID技术。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沃尔玛每年有120亿美元的采购量来自我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RFID潜在市场。在未来3年内,RFID技术将会给我国的产业界带来一场革命,而驱动这场革命的将是我国政府和企业。
在RFID渐成国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