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看中国电子业20年本土IC公司讲述电子业最上游的故事
发布时间:2007/9/6 0:00:00 访问次数:345
作者:孙昌旭 潘九堂
伴随着中国电子业走过辉煌发展和风雨艰辛的20年,《国际电子商情》将于今年九月迎来20周年华诞。在此,我们特开辟“CEO看中国电子业20年”大型报导,将邀请著名的电子制造商、半导体厂商以及电子业分销商共同与大家回顾中国电子业这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展望下一个20年,我们将会取得的新突破。
本期邀请的是中国最早一批IC设计公司。从1986年电子工业部提出中国集成电路技术“531”发展策略,即普及推广5微米技术,开发3微米技术,进行1微米技术科技攻关的重要规划开始,中国的IC设计业在近2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期间优胜劣汰,上演了无数悲喜剧,凤凰涅磐后重生的企业成为当今中国IC领域的姣姣者,他们领导着电子产业链最上游的发展进程。而这些精英们在近20年的时间内也同时见证了中国电子业的迅速成长。以下是他们的观点与看法。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伟平
中国的电子制造业在过去的20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正在成为世界电子制造业的加工中心,其主要标志有:一是中国的电子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以上;二是世界电子行业的各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几乎都建有加工基地;三是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由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
在IC设计业方面,中国的IC设计业在前15年几乎没什么大的进展,而真正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还是从1999年起的最近5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可以用发展迅猛,朝气蓬勃来形容。主要的一些事件有:1986年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成立(中国华大的前身),标志着集成电路设计业在中国的诞生;1994年集成电路设计(ICCAD)行业联谊会成立(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前身);1999年909工程主体华虹NEC建成投产;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的18号文;2002年中芯国际建成投产;2004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总数超过400家,全行业总营业额超过100亿元。
我们公司的前身即是中国最早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可以说我们是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老店。我公司也是最早成立的集成电路设计(ICCAD)行业联谊会成立理事长单位,多年来为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际电子商情》是为数不多的既有行业动向信息、又提供产业分析及专业技术信息的综合性刊物,近20年来对中国电子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能一如既往,越办越好。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少军
20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正在从大向强迈进;在技术上,我们经历了从全盘引进,到跟随追赶,现在实现部分超越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从主要面向国防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务,向主要面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战略转变;在产品、物流、管理、市场、人才和资本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以曙光计算机、TD-SCDMA、高清电视为主要标志,中国正在向信息产业强国迈进。
在集成电路方面,中国的IC设计产业20年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从早期的“一支独绣”,到今天的“春色满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集成电路制造厂的附庸,转变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是这期间最大的变化;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早期的仿制逐渐过渡到自主设计、自主开发;集成电路与整机系统的联系更为紧密。集成电路设计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大大缩小,必将对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更重要的支撑作用。“龙芯”,“华夏网芯”,COMIP等一系列重要芯片的推出表明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第一名。以数十项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电信智能卡芯片累计出货超过1亿片,保持了在微处理器(CPU)领域使用量和实用化程度最高的记录;公司推出的SoC芯片COMIP(获得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公司积极参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的研发,目前已经进入批量供货。大唐微电子“源自整机、离开整机、回到整机、引导整机”的发展思路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使大唐微电子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东
在近20 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成长为契机,以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本地企业的成长为标
作者:孙昌旭 潘九堂
伴随着中国电子业走过辉煌发展和风雨艰辛的20年,《国际电子商情》将于今年九月迎来20周年华诞。在此,我们特开辟“CEO看中国电子业20年”大型报导,将邀请著名的电子制造商、半导体厂商以及电子业分销商共同与大家回顾中国电子业这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展望下一个20年,我们将会取得的新突破。
本期邀请的是中国最早一批IC设计公司。从1986年电子工业部提出中国集成电路技术“531”发展策略,即普及推广5微米技术,开发3微米技术,进行1微米技术科技攻关的重要规划开始,中国的IC设计业在近2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期间优胜劣汰,上演了无数悲喜剧,凤凰涅磐后重生的企业成为当今中国IC领域的姣姣者,他们领导着电子产业链最上游的发展进程。而这些精英们在近20年的时间内也同时见证了中国电子业的迅速成长。以下是他们的观点与看法。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伟平
中国的电子制造业在过去的20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正在成为世界电子制造业的加工中心,其主要标志有:一是中国的电子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以上;二是世界电子行业的各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几乎都建有加工基地;三是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由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
在IC设计业方面,中国的IC设计业在前15年几乎没什么大的进展,而真正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还是从1999年起的最近5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可以用发展迅猛,朝气蓬勃来形容。主要的一些事件有:1986年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成立(中国华大的前身),标志着集成电路设计业在中国的诞生;1994年集成电路设计(ICCAD)行业联谊会成立(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前身);1999年909工程主体华虹NEC建成投产;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的18号文;2002年中芯国际建成投产;2004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总数超过400家,全行业总营业额超过100亿元。
我们公司的前身即是中国最早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可以说我们是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老店。我公司也是最早成立的集成电路设计(ICCAD)行业联谊会成立理事长单位,多年来为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际电子商情》是为数不多的既有行业动向信息、又提供产业分析及专业技术信息的综合性刊物,近20年来对中国电子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能一如既往,越办越好。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少军
20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正在从大向强迈进;在技术上,我们经历了从全盘引进,到跟随追赶,现在实现部分超越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从主要面向国防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务,向主要面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战略转变;在产品、物流、管理、市场、人才和资本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以曙光计算机、TD-SCDMA、高清电视为主要标志,中国正在向信息产业强国迈进。
在集成电路方面,中国的IC设计产业20年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从早期的“一支独绣”,到今天的“春色满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集成电路制造厂的附庸,转变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是这期间最大的变化;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早期的仿制逐渐过渡到自主设计、自主开发;集成电路与整机系统的联系更为紧密。集成电路设计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大大缩小,必将对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更重要的支撑作用。“龙芯”,“华夏网芯”,COMIP等一系列重要芯片的推出表明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第一名。以数十项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电信智能卡芯片累计出货超过1亿片,保持了在微处理器(CPU)领域使用量和实用化程度最高的记录;公司推出的SoC芯片COMIP(获得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公司积极参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的研发,目前已经进入批量供货。大唐微电子“源自整机、离开整机、回到整机、引导整机”的发展思路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使大唐微电子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东
在近20 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成长为契机,以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本地企业的成长为标
上一篇:我国电子元件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