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新一代数字接口标准出笼 国内厂商能否摆脱薄利“怪圈” (中国电子报)

发布时间:2007/9/1 0:00:00 访问次数:332

    编者按:数字AV接口标准只是数字电视标准的一小部分,无论DVI、HDMI数字AV接口标准,还是HDCP加密协议,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在新标准推广之初,我国业界更为关注的恐怕不在技术本身,而是在“卖大白菜”厄运的笼罩下,国内广大彩电、DVD、STB及投影机等终端产品厂商能做些什么?“卖大白菜”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HDMI火拼DVI:外商积极跟进新标准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技术交流会”上,Silicon Image公司代表HDMI阵营向业界力推新的高清数字多媒体接口标准HDMI,新标准瞄准DVI体积大、仅能传输视频信号、线短等软肋,大举升级,颇有后来居上取而代之之势,引来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据业内人士称,DVI最初是用于PC领域,实现主机和监视器之间的数字信号传输。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DVI取代VGA接口成为显示设备事实标准接口已经指日可待。DVI现在被应用到高清晰度视频领
域,可以兼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但其具有体积大、只能传输视频信号、无加密保护、线长较短等不足,因而注定其在高清晰度视频领域将是一个过渡性产品。

    瞄准DVI这些软肋,以Silicon Image为首的七家公司联合推出新型多媒体音视频数字接口标准HDMI。新标准既能传输无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又能支持数字音频传输,其小型化接口更适合消费电子的便携式应用,线长由DVI的1米延伸到3米-5米。同时,与HDCP良好配合,支持音视频加密保护。

    时下,已经开发出HDMI接口芯片的厂商已经由最初的Silicon Image一家发展到几家,一些芯片公司也准备在自己的产品中集成HDMI接口。

    据称,Silicon Image公司的HDMI芯片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并且已经设计到松下、先锋、索尼以及Mer-idian等公司的新型背投TV、LCD电视和等离子体显示器中。而东芝则宣称,双端口特性能实现从两个音视频源接收未经压缩的高清晰度视频和多通道数字音频,此外,其HDMI产品还保证优异音频质量和低功耗。Molex也推出一系列HDMI线缆和端接器,适用于DVD播放器、机顶盒和数码电视等多种消费电子音视频设备。

    高端显示技术领域SoC IC领先供应商Pixelworks市场经理唐霄表示,该公司正在密切跟踪HDMI标准,打算在新产品中集成这种接口,今后会根据客户需要决定是否加入到设计方案中。而在终端产品中,搜寻新型的彩电及投影机产品,会在国外厂商产品中发现HDMI的身影。松下公司机型为TH-42PX20U/P的等离子电视机已经具备HDMI接口,索尼公司的新机型VPL-HS20投影机同时支持DVI和HDMI接口。

    市场启动:HDMI遭遇哪些问题?

    HDMI在国外的发展已经初露端倪,但国内厂商似乎并不积极。海信电器数字电视所张建萍博士认为,DVI标准主要是用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连接,而HDMI接口更着重于消费电子产品之间的连接,目前的应用市场集中于美国,在其他国家并没有采用。

    联想研究院阳振坤博士表示:“包括彩电、DVD、投影机、STB这些终端产品在内,现在,国内HDMI接口的产品很少。当前,带DVI接口的数字投影机占到60%左右的市场份额,今后支持HDMI的投影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地位,而DVI接口的产品数量将逐渐递减。”

    据媒体报道,CMD公司预测中国一年内将采用HDMI标准进行家用音视频传输。时间上有没有这么快?那要看“上帝”的旨意。这个市场要启动,在当前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业内人士发表了如下看法。

    一个新标准能不能大规模推广开来,首先要看能不能把用途开发出来。然而,从国内短期发展情况来看,其实用意义不大,更多的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对于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产品,对价格极为敏感,没有实用需求的满足,恐怕很难为市场接受。而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尝试带有相当的风险性。

    其次,对终端产品厂商而言,利润率低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在当前未能形成规模生产的阶段,对于国内厂商,专利费、入门费都是比较高的负担,而电视、机顶盒(STB)、DVD等行业都是微利行业,高额费用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另外,效果优势不明显、可用设备少也成为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与流行的模拟接口及DVI数字接口相比,如果HDMI没有明显的音视频效果优势,也很难调起消费者的胃口。彩电厂商的上游企业产品中带HDMI接口设备(如STB、DVD等)的缺乏也会影响到HDMI接口在电视产品中的推广使用。

    专利费之痛:国内厂商如何应对?

    DVD行业缺“芯”给我们上了“惊心”的一课。由于缺乏关键技术,最核心的解

    编者按:数字AV接口标准只是数字电视标准的一小部分,无论DVI、HDMI数字AV接口标准,还是HDCP加密协议,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在新标准推广之初,我国业界更为关注的恐怕不在技术本身,而是在“卖大白菜”厄运的笼罩下,国内广大彩电、DVD、STB及投影机等终端产品厂商能做些什么?“卖大白菜”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HDMI火拼DVI:外商积极跟进新标准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技术交流会”上,Silicon Image公司代表HDMI阵营向业界力推新的高清数字多媒体接口标准HDMI,新标准瞄准DVI体积大、仅能传输视频信号、线短等软肋,大举升级,颇有后来居上取而代之之势,引来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据业内人士称,DVI最初是用于PC领域,实现主机和监视器之间的数字信号传输。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DVI取代VGA接口成为显示设备事实标准接口已经指日可待。DVI现在被应用到高清晰度视频领
域,可以兼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但其具有体积大、只能传输视频信号、无加密保护、线长较短等不足,因而注定其在高清晰度视频领域将是一个过渡性产品。

    瞄准DVI这些软肋,以Silicon Image为首的七家公司联合推出新型多媒体音视频数字接口标准HDMI。新标准既能传输无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又能支持数字音频传输,其小型化接口更适合消费电子的便携式应用,线长由DVI的1米延伸到3米-5米。同时,与HDCP良好配合,支持音视频加密保护。

    时下,已经开发出HDMI接口芯片的厂商已经由最初的Silicon Image一家发展到几家,一些芯片公司也准备在自己的产品中集成HDMI接口。

    据称,Silicon Image公司的HDMI芯片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并且已经设计到松下、先锋、索尼以及Mer-idian等公司的新型背投TV、LCD电视和等离子体显示器中。而东芝则宣称,双端口特性能实现从两个音视频源接收未经压缩的高清晰度视频和多通道数字音频,此外,其HDMI产品还保证优异音频质量和低功耗。Molex也推出一系列HDMI线缆和端接器,适用于DVD播放器、机顶盒和数码电视等多种消费电子音视频设备。

    高端显示技术领域SoC IC领先供应商Pixelworks市场经理唐霄表示,该公司正在密切跟踪HDMI标准,打算在新产品中集成这种接口,今后会根据客户需要决定是否加入到设计方案中。而在终端产品中,搜寻新型的彩电及投影机产品,会在国外厂商产品中发现HDMI的身影。松下公司机型为TH-4220U/P的等离子电视机已经具备HDMI接口,索尼公司的新机型VPL-HS20投影机同时支持DVI和HDMI接口。

    市场启动:HDMI遭遇哪些问题?

    HDMI在国外的发展已经初露端倪,但国内厂商似乎并不积极。海信电器数字电视所张建萍博士认为,DVI标准主要是用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连接,而HDMI接口更着重于消费电子产品之间的连接,目前的应用市场集中于美国,在其他国家并没有采用。

    联想研究院阳振坤博士表示:“包括彩电、DVD、投影机、STB这些终端产品在内,现在,国内HDMI接口的产品很少。当前,带DVI接口的数字投影机占到60%左右的市场份额,今后支持HDMI的投影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地位,而DVI接口的产品数量将逐渐递减。”

    据媒体报道,CMD公司预测中国一年内将采用HDMI标准进行家用音视频传输。时间上有没有这么快?那要看“上帝”的旨意。这个市场要启动,在当前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业内人士发表了如下看法。

    一个新标准能不能大规模推广开来,首先要看能不能把用途开发出来。然而,从国内短期发展情况来看,其实用意义不大,更多的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对于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产品,对价格极为敏感,没有实用需求的满足,恐怕很难为市场接受。而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尝试带有相当的风险性。

    其次,对终端产品厂商而言,利润率低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在当前未能形成规模生产的阶段,对于国内厂商,专利费、入门费都是比较高的负担,而电视、机顶盒(STB)、DVD等行业都是微利行业,高额费用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另外,效果优势不明显、可用设备少也成为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与流行的模拟接口及DVI数字接口相比,如果HDMI没有明显的音视频效果优势,也很难调起消费者的胃口。彩电厂商的上游企业产品中带HDMI接口设备(如STB、DVD等)的缺乏也会影响到HDMI接口在电视产品中的推广使用。

    专利费之痛:国内厂商如何应对?

    DVD行业缺“芯”给我们上了“惊心”的一课。由于缺乏关键技术,最核心的解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