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手机风潮下的LCD驱动IC新天空
发布时间:2007/9/1 0:00:00 访问次数:603
张璇
LCD的时代早已经来临!根据富士Chimera预测,2005年LCD产值中,前12大应用领域分别为:笔记型计算机、液晶监视器、1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机、汽车导航器、摄录像机、液晶投影机、便携式信息终端产品(PDA等)、数字相机以及投影电视。其中,移动电话市场一直是小尺寸LCD业者的必争之地,从去年开始,彩色手机风潮兴起,使得LCD关键零组件之一的驱动IC鱼翻身。
在一般家庭用电器中,从LCD电视、LCD面板的冰箱、洗衣机,不难发现LCD已经跟生活密不可分。就连人手一支的手机也早就是LCD的天下,依IDC预估2003年全球手机销售量10亿支作为估算基准算,每支手机显示器的平均价格仍维持新台币100元,则移动电话用显示器单一市场的规模,即可达新台币1,000亿元(约33亿美元)。可见LCD市场之庞大。
LCD市场成长开始 手机扮演要角
尽管2001年全球移动电话规模呈现成长趋缓的现象,但是手机屏幕仍是关键零件,因此随着手机市场的起伏,产值仍呈现成长。其中最大的因素在于搭载彩色面板的比重较2000年有极明显的增加,且随着移动电话的演进,所用的屏幕更逐渐朝高画质、高解析的OLED与AM-LCD发展。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当手机市场规模已达一定水准之后,需求便转向不再是以新购买者为主要族群,而是换机市场。据工研院经资中心ITIS计划统计2001年手机的需求约有50%是来自于新用户,到了2002年则有60%的手机的需求将来自于换机市场,甚至到了2005年换机的需求更将成为手机订单的主要来源。
此外,在以GSM与CDMA系统规格为主的2.5G手机逐渐窜起之后,两种手机2001年全球占有率分别约为60%及21%,预估2005年支持GPRS系统的手机将可成长到2.2亿支,而支持2.5G CDMA系统的手机也从2001年的600万支快速成长到1.7亿支,总体数量将占手机需求的50%以上。
为满足青年群族的需求,国际大厂陆续推出彩色手机产品,也进一步刺激换机市场发酵。为了搭配NTT DoCoMo的服务,Sharp与富士通率先于1999年底推出全球第一支彩色手机,随后日本其它手机制造业者也陆续跟进,因此2000年可说是手机市场开始进入彩色年代。随着消费者逐渐将手机当为Data传输工具,面板的品质也逐渐成为选购产品时的主要考虑,因此从2002年开始,各大厂已经陆续推出多款彩色屏幕手机,意味着手机用面板技术将近入“战国时代”。
彩色面板技术比较
随着手机对高质量彩色显示的需求增长,LCD制造商不断着力提高显示质量,并简化集成难度。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Stanford Resources预测手机市场对彩色LCD的需求将会从2003年的5.33亿单元分别增加到2006年的2,400万和7.7亿单元。该公司甚至乐观表示,下一年度彩色LCD将会在手机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
彩色手机2003年占手机市场逾四成
据DisplaySearch估计,2003年约具有4.5亿支手机市场,其中单色手机约有 2.52亿支,彩色TN-LCD面板手机约1.03亿支,TFT-LCD 面板手机约6800万支,其余是使用OLED(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及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生产面板的手机。
DisplaySearch预估,自今年起至2007年止5年间,单色手机数量分别为2.52亿支﹑2.18亿支﹑1.87亿支﹑1.81亿支﹑1.63亿支等;同期间彩色 STN-LCD面板手机数量分别约1.03亿支﹑1.04亿支﹑0.92亿支﹑0.87亿支﹑0.86亿支等。使TFT-LCD面板的手机数量分别为 0.68亿支﹑0.7亿支﹑0.81亿支﹑0.73亿支0.7亿支等。
至于显示面板部分,根据DisplaySearch的预估,2003年手机用LCD市场规模将可达4.5亿片,并可望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扩大到5.1亿片、5.6亿片、6.2亿片,呈年均11%的幅度成长。
眼见如此大好江山,行动迅速的业者早已进行布局。韩商三星SDI 在1999年供应全球手机业者的手机用LCD为3,500万片,2000年扩增到4,900万片,2001年增加到6,600万片,2003年则约1亿片左右。而三星SDI更在去年即表示,2002年手机用LCD产量约在9,900万片到1.03亿片之间,2003年计划将产量增加到1.11亿~1.21亿片。其中,Mono STN-LCD 8,000~8,500万片、Color STN-LCD 100万片、UFB
张璇
LCD的时代早已经来临!根据富士Chimera预测,2005年LCD产值中,前12大应用领域分别为:笔记型计算机、液晶监视器、1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机、汽车导航器、摄录像机、液晶投影机、便携式信息终端产品(PDA等)、数字相机以及投影电视。其中,移动电话市场一直是小尺寸LCD业者的必争之地,从去年开始,彩色手机风潮兴起,使得LCD关键零组件之一的驱动IC鱼翻身。
在一般家庭用电器中,从LCD电视、LCD面板的冰箱、洗衣机,不难发现LCD已经跟生活密不可分。就连人手一支的手机也早就是LCD的天下,依IDC预估2003年全球手机销售量10亿支作为估算基准算,每支手机显示器的平均价格仍维持新台币100元,则移动电话用显示器单一市场的规模,即可达新台币1,000亿元(约33亿美元)。可见LCD市场之庞大。
LCD市场成长开始 手机扮演要角
尽管2001年全球移动电话规模呈现成长趋缓的现象,但是手机屏幕仍是关键零件,因此随着手机市场的起伏,产值仍呈现成长。其中最大的因素在于搭载彩色面板的比重较2000年有极明显的增加,且随着移动电话的演进,所用的屏幕更逐渐朝高画质、高解析的OLED与AM-LCD发展。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当手机市场规模已达一定水准之后,需求便转向不再是以新购买者为主要族群,而是换机市场。据工研院经资中心ITIS计划统计2001年手机的需求约有50%是来自于新用户,到了2002年则有60%的手机的需求将来自于换机市场,甚至到了2005年换机的需求更将成为手机订单的主要来源。
此外,在以GSM与CDMA系统规格为主的2.5G手机逐渐窜起之后,两种手机2001年全球占有率分别约为60%及21%,预估2005年支持GPRS系统的手机将可成长到2.2亿支,而支持2.5G CDMA系统的手机也从2001年的600万支快速成长到1.7亿支,总体数量将占手机需求的50%以上。
为满足青年群族的需求,国际大厂陆续推出彩色手机产品,也进一步刺激换机市场发酵。为了搭配NTT DoCoMo的服务,Sharp与富士通率先于1999年底推出全球第一支彩色手机,随后日本其它手机制造业者也陆续跟进,因此2000年可说是手机市场开始进入彩色年代。随着消费者逐渐将手机当为Data传输工具,面板的品质也逐渐成为选购产品时的主要考虑,因此从2002年开始,各大厂已经陆续推出多款彩色屏幕手机,意味着手机用面板技术将近入“战国时代”。
彩色面板技术比较
随着手机对高质量彩色显示的需求增长,LCD制造商不断着力提高显示质量,并简化集成难度。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Stanford Resources预测手机市场对彩色LCD的需求将会从2003年的5.33亿单元分别增加到2006年的2,400万和7.7亿单元。该公司甚至乐观表示,下一年度彩色LCD将会在手机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
彩色手机2003年占手机市场逾四成
据DisplaySearch估计,2003年约具有4.5亿支手机市场,其中单色手机约有 2.52亿支,彩色TN-LCD面板手机约1.03亿支,TFT-LCD 面板手机约6800万支,其余是使用OLED(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及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生产面板的手机。
DisplaySearch预估,自今年起至2007年止5年间,单色手机数量分别为2.52亿支﹑2.18亿支﹑1.87亿支﹑1.81亿支﹑1.63亿支等;同期间彩色 STN-LCD面板手机数量分别约1.03亿支﹑1.04亿支﹑0.92亿支﹑0.87亿支﹑0.86亿支等。使TFT-LCD面板的手机数量分别为 0.68亿支﹑0.7亿支﹑0.81亿支﹑0.73亿支0.7亿支等。
至于显示面板部分,根据DisplaySearch的预估,2003年手机用LCD市场规模将可达4.5亿片,并可望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扩大到5.1亿片、5.6亿片、6.2亿片,呈年均11%的幅度成长。
眼见如此大好江山,行动迅速的业者早已进行布局。韩商三星SDI 在1999年供应全球手机业者的手机用LCD为3,500万片,2000年扩增到4,900万片,2001年增加到6,600万片,2003年则约1亿片左右。而三星SDI更在去年即表示,2002年手机用LCD产量约在9,900万片到1.03亿片之间,2003年计划将产量增加到1.11亿~1.21亿片。其中,Mono STN-LCD 8,000~8,500万片、Color STN-LCD 100万片、U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