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频率为AI加速的多种搭配方案
发布时间:2020/8/10 23:02:33 访问次数:1901
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开发工具、实用案例一站式解决方案。
Intel中国AI生态合作伙伴算法方案集萃,主要面向视觉技术领域、智能边缘市场,适用于城市管理、零售、工业、教育等不同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AI人工智能、ML深度学习是当下最火爆的话题之一,也是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之一。市调机构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AI有望带来13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
随着汽车、互联网、教育等各行各业对于视频数据分析需求的激增,智能与边缘计算也在借助AI与视觉技术快速融合,货架分析、文本识别、热力图、车辆检测识别、缺陷检测等应用场景从中获益匪浅。
需要强大的算力作为基础支撑,而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无论本地计算还是云计算,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边缘计算得以迅速崛起,Intel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个新的智能边缘时代正在到来。
Intel AI计算盒基于Intel高性能CPU、核显CPU、x86架构算力,确保完全兼容多样化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同时可提供凌动、酷睿、至强等不同的处理器选择,方便控制功耗和成本,还能提供提供VPU为AI加速的多种搭配方案,扩展灵活。
Intel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软件栈,以加速智能边缘的开发。
Intel还与ODM/OEM、SI厂商合力,在目标检测、活体检测、缺陷检测、视频结构化等多方面深度合作,共同驱动智慧商超、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检测等多领域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Intel还将继续推进物联网合作伙伴计划,推出从原型到生产加速智能边缘的解决方案,共建AI-on-IA生态。
面向单路、双路服务器,最多38核心76线程,支持最多16条、八通道的DDR4-3200内存和第二代傲腾持久内存,支持最多64条PCIe 4.0,LGA4189(Socket P4)封装接口,热设计功耗最高270W。
AMD目前次顶级的霄龙7742,64核心128线程,主频2.25-3.4GHz,三级缓存256MB,GeekBench 4跑分为单核心4400分左右、多核心35500分左右。
Ice Lake-SP 28核心样品比之单核心性能低了约22%,但毕竟频率太低,未来只要能达到2GHz左右起跳就不是问题,而多核心性能高了大约7%,非常意外,毕竟一则频率低,二则核心也少了8个。
GeekBench 4并非考察x86处理器性能的最好工具,但管中窥豹,10nm Ice Lake-SP的实力已经可见一斑,未来满血版的38核心,相信无论单核心还是多核心性能,都足以让AMD非常紧张。
Alder Lake处理器将是12代酷睿,它会用上10nm++工艺,Intel官方已经确认。
在财报会议上,Intel官方资料确认10nm++工艺,称第三代10nm工艺客户端产品Alder Lake将在2021年发布,而服务器处理器Sapphire Rapids(蓝宝石激流)则是第二代10nm工艺,也就是10nm+。
Intel在14nm节点迭代了14nm、14nm+及14nm++三代工艺,10nm之前也公布了类似的路线图,也会有10nm、10nm+及10nm++三代工艺,Ice Lake不出意外算是第一代10nm,今年的Tiger Lake则是10nm+工艺。
服务器版工艺落后一代,跟现在的Ice Lake-SP对Tiger Lake是一样的,估计是10nm++产能依然不够吧,当然也有可能跟性能有关,服务器CPU不需要极致单核性能。
Intel一直没有提及10nm+及10nm++工艺到底改良了多少,不过单核频率显然是新工艺的重点,14nm节点从最初的4GHz一路飙升到了5.3GHz,10nm工艺也会有类似的发展,不过Alder Lake预计会使用Golden Cove架构,IPC性能提升不少,频率要求没那么苛刻,估计接近5GHz。

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开发工具、实用案例一站式解决方案。
Intel中国AI生态合作伙伴算法方案集萃,主要面向视觉技术领域、智能边缘市场,适用于城市管理、零售、工业、教育等不同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AI人工智能、ML深度学习是当下最火爆的话题之一,也是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之一。市调机构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AI有望带来13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
随着汽车、互联网、教育等各行各业对于视频数据分析需求的激增,智能与边缘计算也在借助AI与视觉技术快速融合,货架分析、文本识别、热力图、车辆检测识别、缺陷检测等应用场景从中获益匪浅。
需要强大的算力作为基础支撑,而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无论本地计算还是云计算,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边缘计算得以迅速崛起,Intel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个新的智能边缘时代正在到来。
Intel AI计算盒基于Intel高性能CPU、核显CPU、x86架构算力,确保完全兼容多样化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同时可提供凌动、酷睿、至强等不同的处理器选择,方便控制功耗和成本,还能提供提供VPU为AI加速的多种搭配方案,扩展灵活。
Intel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软件栈,以加速智能边缘的开发。
Intel还与ODM/OEM、SI厂商合力,在目标检测、活体检测、缺陷检测、视频结构化等多方面深度合作,共同驱动智慧商超、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检测等多领域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Intel还将继续推进物联网合作伙伴计划,推出从原型到生产加速智能边缘的解决方案,共建AI-on-IA生态。
面向单路、双路服务器,最多38核心76线程,支持最多16条、八通道的DDR4-3200内存和第二代傲腾持久内存,支持最多64条PCIe 4.0,LGA4189(Socket P4)封装接口,热设计功耗最高270W。
AMD目前次顶级的霄龙7742,64核心128线程,主频2.25-3.4GHz,三级缓存256MB,GeekBench 4跑分为单核心4400分左右、多核心35500分左右。
Ice Lake-SP 28核心样品比之单核心性能低了约22%,但毕竟频率太低,未来只要能达到2GHz左右起跳就不是问题,而多核心性能高了大约7%,非常意外,毕竟一则频率低,二则核心也少了8个。
GeekBench 4并非考察x86处理器性能的最好工具,但管中窥豹,10nm Ice Lake-SP的实力已经可见一斑,未来满血版的38核心,相信无论单核心还是多核心性能,都足以让AMD非常紧张。
Alder Lake处理器将是12代酷睿,它会用上10nm++工艺,Intel官方已经确认。
在财报会议上,Intel官方资料确认10nm++工艺,称第三代10nm工艺客户端产品Alder Lake将在2021年发布,而服务器处理器Sapphire Rapids(蓝宝石激流)则是第二代10nm工艺,也就是10nm+。
Intel在14nm节点迭代了14nm、14nm+及14nm++三代工艺,10nm之前也公布了类似的路线图,也会有10nm、10nm+及10nm++三代工艺,Ice Lake不出意外算是第一代10nm,今年的Tiger Lake则是10nm+工艺。
服务器版工艺落后一代,跟现在的Ice Lake-SP对Tiger Lake是一样的,估计是10nm++产能依然不够吧,当然也有可能跟性能有关,服务器CPU不需要极致单核性能。
Intel一直没有提及10nm+及10nm++工艺到底改良了多少,不过单核频率显然是新工艺的重点,14nm节点从最初的4GHz一路飙升到了5.3GHz,10nm工艺也会有类似的发展,不过Alder Lake预计会使用Golden Cove架构,IPC性能提升不少,频率要求没那么苛刻,估计接近5GHz。

上一篇:热设计功耗最低极限
上一篇:全新的物联网战略包含3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