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家用电器

CV235-7PAGG4 疲劳破坏的主要特征

发布时间:2020/1/31 21:07:49 访问次数:1585

CV235-7PAGG4式中:Ps一试样发生屈服时的载荷,即屈服载荷。

有些常用金属的拉伸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段,因此又规定,试样标距部分残余相对伸长达到原标距长度0.2%时的应力为屈服极限,也称为条件屈服极限,用0.2屈服极限反映了的抵抗能力,对于在使用中,不允许发生微小塑性变形的结构件来说,材料的屈强度极限,材料在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σ=f*u(MPa)

δ=ui|LE×100%

式中:Jk一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

JO―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

对于塑性材料,拉断前会产生明显的颈缩现象,在颈缩部位产生较大的局部伸长。

断面收缩率,试样被拉断后,拉断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面积之比称为断面收缩率t。即FO-Fk×10%

ψ=-Fn     (1-6)

式中:Pb一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

材料的强度极限σb就是材料拉断时的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拉伸断裂的能力,也称为拉伸强度,是评定金属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塑性指标,金属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叫塑性。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增长量与原始标距比称δ, 即式中:Fk一试样在拉断处的最小横截面积(见图1-4).

                        

Fo一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金属材料的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砂越大,材料的塑性越好。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目材料硬度用的是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用一定的载荷将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压人被测试金应力幅sa是应力循环中变化的分量,它的大小是C=up,交变应力应力循环的特征以应力比R来表示,R的定义是交变应力分为三种:当R=-uo;R=0时,称为脉动循环;R为任意值时,称为金属限在一定循环特征下,金属材料承受无限次循环而不破坏称为金属材料,在这一循环特征下的疲劳极限,也称为持久限。通常应力循环特征R=u1时,疲劳极限的数值最小,如果不加说明,材料的疲劳极限都是指R=工1特征应力循环下的最大应力,用S~1表示。在工程应用中,是在一个规定的足够大的有限循环次Cn=uⅣ5×107~10:,作用下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作为金材料在该循环特征下的持久极(见图1-5)。为了与前面所说的疲劳极限加以区别,也称为“条件持久极限”或‘‘实用持久极限”。

疲劳破坏的主要特征,在金属构件中的交变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的情况下,破坏就可能发生。

不管是脆性材料还是塑性材料,疲劳破坏在宏观上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突然断裂,这使得疲劳破坏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深圳市唯有度科技有限公司http://wydkj.51dzw.com/



CV235-7PAGG4式中:Ps一试样发生屈服时的载荷,即屈服载荷。

有些常用金属的拉伸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段,因此又规定,试样标距部分残余相对伸长达到原标距长度0.2%时的应力为屈服极限,也称为条件屈服极限,用0.2屈服极限反映了的抵抗能力,对于在使用中,不允许发生微小塑性变形的结构件来说,材料的屈强度极限,材料在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σ=f*u(MPa)

δ=ui|LE×100%

式中:Jk一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

JO―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

对于塑性材料,拉断前会产生明显的颈缩现象,在颈缩部位产生较大的局部伸长。

断面收缩率,试样被拉断后,拉断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面积之比称为断面收缩率t。即FO-Fk×10%

ψ=-Fn     (1-6)

式中:Pb一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

材料的强度极限σb就是材料拉断时的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拉伸断裂的能力,也称为拉伸强度,是评定金属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塑性指标,金属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叫塑性。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增长量与原始标距比称δ, 即式中:Fk一试样在拉断处的最小横截面积(见图1-4).

                        

Fo一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金属材料的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砂越大,材料的塑性越好。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目材料硬度用的是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用一定的载荷将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压人被测试金应力幅sa是应力循环中变化的分量,它的大小是C=up,交变应力应力循环的特征以应力比R来表示,R的定义是交变应力分为三种:当R=-uo;R=0时,称为脉动循环;R为任意值时,称为金属限在一定循环特征下,金属材料承受无限次循环而不破坏称为金属材料,在这一循环特征下的疲劳极限,也称为持久限。通常应力循环特征R=u1时,疲劳极限的数值最小,如果不加说明,材料的疲劳极限都是指R=工1特征应力循环下的最大应力,用S~1表示。在工程应用中,是在一个规定的足够大的有限循环次Cn=uⅣ5×107~10:,作用下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作为金材料在该循环特征下的持久极(见图1-5)。为了与前面所说的疲劳极限加以区别,也称为“条件持久极限”或‘‘实用持久极限”。

疲劳破坏的主要特征,在金属构件中的交变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的情况下,破坏就可能发生。

不管是脆性材料还是塑性材料,疲劳破坏在宏观上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突然断裂,这使得疲劳破坏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深圳市唯有度科技有限公司http://wydkj.51dzw.com/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PCB布线要点
    整机电路图见图4。将电路画好、检查无误之后就开始进行电...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