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IC/元器件

物联网完美地应用到新的领域之中的公司

发布时间:2019/9/18 11:13:04 访问次数:2597


如果说一个产品、服务乃至一个解决方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毋庸置疑,物联网一定是这一切的驱动力。无论是纸上谈兵还是脚踏实地,一切创新都需要勇往直前的决心。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在过去几年中把物联网完美地应用到新的领域之中的公司都有哪些。

1. 英特尔——沉迷于物联网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用“沉迷”两个字来形容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的探索,可以说一点都不为过。从年初的CES到4月的IDF上,各式各样物联网产品占据了人们的视线,小到计算平台,大到云管端,无一不证明了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正在发力。


而刚刚发布的英特尔第一季度财报也证明了物联网事业部(IoTG)是英特尔增长最快速的业务部门之一(2014年收入达到21亿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5.33亿美元)。

作为芯片巨头,英特尔在2014年的时候还携手三星、戴尔和其它厂商成立了物联网联盟(Open InterConnect,简称:OIC)。在2015年初,英特尔更进一步,推出了物联网平台,帮助企业更轻松地测试、部署和保护智能设备。

英特尔已经在这个平台上与戴尔、埃森哲等公司合作。毫无疑问,英特尔将努力赢得更多合作机会。英特尔还首次展示了几个新的物联网软件和硬件产品,简化开发者的工作。

2. Kickstarter——众筹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Kickstarter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融资,并吸引无数消费者关注基于互联网的家用设备,包括牙刷、炊具、灯泡甚至草坪洒水器。Kickstarter的设计与技术合作负责人John Dimatos表示:“Kickstarter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的家居趋势。”

这一众筹网站不仅为物联网初创企业筹资,还为他们提供对通过技术改善生活感兴趣的客户群。

Dimatos表示:“如果你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想法或是原型,并且你想看到人们对于你想法的反馈,那么Kickstarter将帮助你联系客户群。”

3. IFTTT——使自动化变得简单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通过让用户编写简单的“密码”用以连接纯数字的互联网服务,IFTTT最初赢得了极客的心。例如:“如果Facebook上的照片标记了我,请将其保存到Dropbox。”或者“如果《纽约时报》提到了我的公司,请给我发电子邮件。”

但最近,IFTTT正在集成支持互联网的有形设备,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编写“密码”来设置自己的Nest恒温器或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的Nike +或Fitbit记录的运动成绩。预先制作的“密码”在Philips Hue灯泡上生成彩色编码天气警报。一旦触摸智能手机,空间加热器将开启。用户甚至可以通过编写“密码”来实现远程自动喂鱼。

但是,把所有这些设备连接到IFTTT平台上意味着即使是非开发人员将也能够开发个性定制的硬件,并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自定义硬件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


4.三星——吸取教训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三星在智能手机竞争中一度超越了苹果,但在与小米的竞争中败北。当然,在这个到处都充满了互联网设备的时代,三星手机已经遥遥领先于众多智能手机。从长远来看,这可能变得更加重要。

三星电子执行副总裁David Eun 表示:“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所有设备都相互连接。而你只需要拥有一个智能手机就代表你拥有了最大的平台之一,而这个平台可以分发内容、服务、应用程序,甚至是广告。

5. Spark——推动物联网快速发展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快速迭代和更新网站以及应用程序是十分常见的,但使用物理硬件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Spark将提供帮助:它提供了一个云后端和与Arduino兼容、支持Wi-Fi的实验板来帮助物联网创造者快速迭代。

该实验板实现了没有烙铁的情况下与传感器、控制器和其他硬件连接。云平台使开发人员通过预置的API来远程操控自己的产品,构建Web和应用程序接口,并接入设备。

该公司在2014年7月表示,继在Kickstarter上筹资50万美元之后,该公司已经售出超过30,000个Spark Core原型平台。Spark已经成为Lono智能草坪洒水控制器和狗狗游戏机CleverPet等设备的核心。


6.微软——为物联网开放Windows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不甘心让谷歌统治“Nest”,微软因而大步进军物联网领域,并宣布为九英寸以下的设备提供免费的Windows许可证以及全新的加速器,旨在支持家庭自动化初创公司。

该公司邀请客户来让Windows涉及自己的桌面、手机和嵌入式设备,该公司宣布提供Azure云服务,以处理来自嵌入式设备的数据。此外,微软宣布为面向物联网设备的英特尔Galileo处理板提供Windows服务。

在推出产品的短短几个月后,微软宣布将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将其技术应用到各种“物“中,包括知道何时需要维修的电梯,智能家庭健康监测工具和专为新奥尔良改进的应急响应系统。

7.特斯拉——把物联网应用于汽车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凭借着流线型设计、全电动发动机以及创始人Elon Musk的个人传奇经历,特斯拉的汽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且作为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已经成功把物联网应用到汽车领域中。

2014年初,特斯拉与AT&T达成协议:AT&T未来会向其汽车的车主和乘客提供无线连接,实现安全的远程诊断、实时更新的地图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娱乐项目。

新的和现有的S型的车主现在可以获得4年免费的互联网收音机、车载连接以及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举个例子:如果司机不记得自己把车停在哪里,相应的手机应用程序就可以远程呼叫车里的喇叭,以此提醒车主车子的具体位置。

更甚,特斯拉可以远程修复2014年初出现的过热的充电系统造成的安全缺陷,并通过重新编程来补偿电流波动从而省去了传统的安全召回流程,对于厂商以及客户,都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8. Nest Labs——“Works With Nest”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谷歌的Nest部门研发了恒温器与烟雾探测器产品线,收购了Wi-Fi相机制造商Dropcam并宣布推出“Works with Nest”计划。这个计划整合了Nest自己的产品与其它智能设备制造商的产品。

比如,在智能汽车进入车道之前,通过电话告知家里的Nest恒温器开始供暖预热房间,或者是Big Ass Fans的智能风扇与恒温器配合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同时,谷歌还把安卓平台从手机和平板电脑扩展到汽车、电视以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这意味着这些设备可以与安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连接,以及运行Google Play商店中开发者利用已知API和工具开发的应用程序。

9. Salesforce——把物联网带到工作场所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Salesforce是一家企业云计算公司,致力于让其客户使用物联网。其Salesforce Wear软件开发套件承诺让企业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例如谷歌眼镜、三星Gear智能手机或Myo手势控制臂章。

Salesforce希望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手势使用Myo去命令X光设备而无需停下工作来洗手,佩戴眼镜的管线检验员可以在手上拿着东西时记录声音和拍摄照片,而酒店客人挥舞Bionym Nymi身份认证腕带即可获得个性化服务。

10. Transport For London——让全球第一条地铁进入21世纪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伦敦地铁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包括最初由多家公司建设的线路和隧道以及后来建设的线路。Transport for London努力把一流的技术融入这些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地铁,携手Telent、CGI和微软把云传感器集成到地铁线路中。

这意味着地铁管理人员可以在一套中央控制面板中实时发现问题,而不是监测各种不互联的过时设备。通过跟踪空调、设备震动、视频摄像头和自动化报警等一切信息,这个新的网络使得伦敦地铁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为整个系统节约了运营成本。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物联网运用主要集中在物流、和生产领域。有观点称,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物联网借助互联网、RFID等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物流领域单个商品的识别与跟踪,并将其应用到物流的各个环节,保证商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及消费全过程的安全和时效。因此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物流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流通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货物装卸、仓储等物流成本。

一、物联网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应用分析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当前的物流过程存在物流信息不对称、得不到及时的信息等弊端,难以实现及时的调节和协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调度、管理和平衡供应链的各环节(跨区、跨国)之间的资源变得日益迫切,以产品电子代码(EPC码)和RFID为核心在互联网之上构造“物联网”,将在全球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对产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环节物品流动监控和动态协调的管理水平。

1.物流生产和运输领域

基于物联网的支持,电子标签承载的信息可以实时获取,从而清楚地了解到产品的具体位置,进行自动跟踪。对制造商而言,原材料供应管理和产品销售管理是其管理的核心,物联网的应用使得产品的动态跟踪运送和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召回,降低产品退货率,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另外,制造商与消费者信息交流的增进使其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快的响应,在市场信息的捕捉方面就夺得了先机,从而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调配内部员工和生产资料,降低甚至避免因牛鞭效应带来的投资风险。对运输商而言,通过电子产品代码EPC自动获取数据,进行货物分类,降低取货、送货成本。并且,EPC电子标签中编码的唯一性和仿造的难度可以用来鉴别货物真伪。由于其读取范围较广,则可实现自动通关和运输路线的追踪,从而保证了产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即使在运输途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准确地定位,做出及时的补救,使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这就大大提高了运输商送货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此外,运输商通过EPC可以提供新信息增值服务,从而提高收益率,维护其资产安全。


2.物流仓储领域

出入库产品信息的采集因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而嵌入相应的数据库,经过数据处理,实现对产品的拣选、分类堆码和管理。若仓储空间设置相应的货物进出自动扫描纪录,则可防止货物的盗窃或因操作人员疏忽引起的物品流失,从而提高库存的安全管理水平。现今,它已经广泛使用于货物和库存的盘点及自动存取货物等方面。

3.销售管理领域

物联网系统具有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力,能够及时获取缺货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卖场的仓库管理系统,经信息汇总传递给上一级分销商或制造商。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有利于上游供应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运营风险。在货物调配环节,RFID技术的支持大大提高了货物拣选、配送及分发的速度,还在此过程中实时监督货物流向,保障其准时准点到达,实现了销售环节的畅通。对零售商而言,实施EPC保证了合理的货物仓储数量,从而提高定单供货率,降低脱销的可能性和库存积压的风险。由于自动结算速度的大幅提高,卖场就可以降低最小安全存货量,增加流动资金。由于可以实现单品识别,每个产品都具有特殊代表性,他们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所处状态,可通过信息阅读随时传递至互联网,在信息处理之后反馈给管理人员,可以有效防盗,避免销售损失。

4.商品消费领域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个性化购买、排队等候时间缩短变为现实。消费者随时掌握所购买产品及其厂商的相关信息,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责任追溯。事实上,由于产品在生产之初直至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都经由实时的质量和数量追踪并依据情况做出补救,到消费者手中的残次产品几乎为零。这样,即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满意商品,还可以防止残次产品因不及时有效处理而对周围环境带来威胁。特别是有毒有害的危险品,随意丢弃将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酿成巨大的损失。

二、物联网在国内外物流领域的应用成功案例

1、美国

沃尔玛的RFID计划

作为北美AutoIDCenter和EPCglobalInc的早期参与者之一,沃尔玛在2001年就开始进行RFID技术应用的测试和研发工作,使用EPC追踪企业商品物流。2003年6月,沃尔玛宣布将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于2005年1月前,供货所用托盘或箱体必须贴有附带各种物流数据的电子标签。尽管目前沃尔玛的前百名供应商RFID应用计划受到推延,但是沃尔玛确实迈出了连锁零售商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的第一步,相关供应商的RFID计划合作也在逐渐深入,单品(商品个体)电子标签化进程虽暂受挫折,托盘和箱体的RFD计划却顺利开展,成效显著。最新的沃尔玛RFID试点店的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在对12个RFID试点商店和12个不采用RFID的商店进行29周的研究后发现,实施专卖店RFID技术应用后,缺货率降低了16%;贴有电子标签的货物补货速度是应用条形码技术的货物快三倍;自动化订货使得库存量降低了。

Gap公司

美国的Gap公司在全球性的专业零售业中居领先地位,其产品主要包括成人、妇女、儿童及婴儿的服装、配饰品。除了在美国本土销售外,Gap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几千家分店。仅2000年Gap的销售总额就达136亿美元。

Gap公司在把RFID技术应用到库存管理和衣物的追踪管理方面很有经验。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致力于围绕整个经营流程,即从最初的生产阶段到辅助销售人员工作的店内跟踪、订购、存货、控制等各个环节,创建一个完整的体系。电子芯片以服装标签为载体在制作流程中被安装在每一件服装上。这些标签上储存有服装的款式、尺寸、颜色、既定目的地等电子信息。通过对货品的即时追踪,大大提高了Gap在全球上千家连锁店从制作、流通到库存控制的所有主要方面的管理效率。

2.德国

METRO集团

德国最大连锁零售商METRO集团是欧洲零售业界试验应用RFID技术的先行者,2003年4月,METRO集团在莱茵伯格建立了展现RFID技术应用的“未来商店”。11月,METRO完成了为期五个月的配送中心单品电子标签化应用试验,进行了基于单品电子标签应用的自动存货补给系统的研究。一年后,METRO集团实施了RFID技术试验应用扩展计划,RFID技术应用扩展至包括约100家供货商以及德国国内约250家分店,试验范围从供应商交货开始,延伸到商品到达专卖店货架的全过程。

Gardeur集团

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的德国著名服装制造商Gardeur主要生产男、女式裤装和牛仔衣,主要为服装专卖店和高档服装店配送货物,他们的主要客户来自东欧各国。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9300万欧元,服装产量达280万件,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还运营630多家服装专卖店。

Gardeur公司是德国麦德龙集团的供应商,麦德龙集团大踏步式的RFID推进计划,促使Gardeur公司于2003年在其供应链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以此实施对供应链的监控。在几年的时间里Gardeur不断用节省的开支投入到RFID系统的开发中去。目前,Gardeur正在和FashionGroupRFID以及德国物品编码中心(GSIGermany)合作,希望共同研发出一种纺织行业通用的RFID解决方案。

3.英国

英国的TESCO公司也是EPCglobalInc的成员之一。2003年6月,TESCO公司针对基于FRID技术的智能货架进行了试验,用安装于货架的读写器跟踪贴有电子标签的DVD,在利用后台的信息系统对获取的RFID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向使用者提示错位DVD信息。另外,TESCO公司已开始实施覆盖英国全境约1300个门市,35个分发中心的仓库出入口及客户收货点的RFID应用部署计划。

4.意大利

世界知名的意大利服装品牌Prada高级成衣集团从2001年11月起开始在服装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被印刻在电子衬底材料上,再把它嵌入塑料或纸制的服装标签内。当顾客穿着Prada的衣服经过他们的商店,RFID系统将控制店内的显示器播放模特在米兰的T型舞台上展示同款的衣服画面。这一技术的使用极大地增添了消费者购买Prada产品后的成就感。2002年12月,公司投资约100万美元完成其纽约专卖店商品的全面电子标签化应用,公司配备了7间RFID试衣间,展了RFID系统专卖店应用新理念。

5.中国

中国物美集团

目前国内连锁零售业界对于RFID技术应用基本持观望或怀疑态度,物美集团RFID零售示范工程店是国内连锁零售商实施RFID技术应用的首个成功案例。该集团的RFID零售示范工程店类似于METR0集团。集团所运行的“未来商店”,向顾客展示RFID系统支持下的购物过程,当顾客购物车经由装有读写器的收银台时,读写器获取所购商品的信息,结合后台信息系统,购物清单将自动生成输出,这种付款过程与现有的条形码系统付款过程相比大幅度减少了结算时间。


海尔集团

与国外零售巨头沃尔玛集团对RFID技术的推动相比,在中国,最先尝试RFID的并不是零售业而是制造业。实力雄厚的海尔集团已经建立起两个全自动化物流中心,以优化自己的供应链管理。通过部署RFID技术,海尔集团不仅减少了20万平方米仓库,滞留物资还降低了90%,库存资金减少了63%,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劲霸服装集团

中国的服装企业也在RFID热潮的推动下开始了亦步亦趋的探索。该集团于2006年在其货品仓库和专卖店内部署了美国讯宝科技公司的RFID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对物流仓库和成品仓库实施无线管理,通过电子条码的识别系统在各专卖店和卖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总部实现及时信息共享和沟通,解决了该企业在仓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在产业的物流一体化管理、零售终端产品的防伪、防盗、POS决速结算、VIP会员管理及服务消费者等方面均能发挥出显著的优势。

三、结束语

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因而加强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对实现低碳物流,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以及增加利润意义重大。但总体来讲,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规模不够,相关产业链的稳固性和延伸性也不够,赢利模式还需根据市场规律作进一步探索。因此,应从分析市场因素入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物联网商业运作模式。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互联网转载”的文章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内容,请发送邮件:602684288@qq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如果说一个产品、服务乃至一个解决方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毋庸置疑,物联网一定是这一切的驱动力。无论是纸上谈兵还是脚踏实地,一切创新都需要勇往直前的决心。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在过去几年中把物联网完美地应用到新的领域之中的公司都有哪些。

1. 英特尔——沉迷于物联网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用“沉迷”两个字来形容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的探索,可以说一点都不为过。从年初的CES到4月的IDF上,各式各样物联网产品占据了人们的视线,小到计算平台,大到云管端,无一不证明了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正在发力。


而刚刚发布的英特尔第一季度财报也证明了物联网事业部(IoTG)是英特尔增长最快速的业务部门之一(2014年收入达到21亿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5.33亿美元)。

作为芯片巨头,英特尔在2014年的时候还携手三星、戴尔和其它厂商成立了物联网联盟(Open InterConnect,简称:OIC)。在2015年初,英特尔更进一步,推出了物联网平台,帮助企业更轻松地测试、部署和保护智能设备。

英特尔已经在这个平台上与戴尔、埃森哲等公司合作。毫无疑问,英特尔将努力赢得更多合作机会。英特尔还首次展示了几个新的物联网软件和硬件产品,简化开发者的工作。

2. Kickstarter——众筹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Kickstarter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融资,并吸引无数消费者关注基于互联网的家用设备,包括牙刷、炊具、灯泡甚至草坪洒水器。Kickstarter的设计与技术合作负责人John Dimatos表示:“Kickstarter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的家居趋势。”

这一众筹网站不仅为物联网初创企业筹资,还为他们提供对通过技术改善生活感兴趣的客户群。

Dimatos表示:“如果你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想法或是原型,并且你想看到人们对于你想法的反馈,那么Kickstarter将帮助你联系客户群。”

3. IFTTT——使自动化变得简单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通过让用户编写简单的“密码”用以连接纯数字的互联网服务,IFTTT最初赢得了极客的心。例如:“如果Facebook上的照片标记了我,请将其保存到Dropbox。”或者“如果《纽约时报》提到了我的公司,请给我发电子邮件。”

但最近,IFTTT正在集成支持互联网的有形设备,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编写“密码”来设置自己的Nest恒温器或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的Nike +或Fitbit记录的运动成绩。预先制作的“密码”在Philips Hue灯泡上生成彩色编码天气警报。一旦触摸智能手机,空间加热器将开启。用户甚至可以通过编写“密码”来实现远程自动喂鱼。

但是,把所有这些设备连接到IFTTT平台上意味着即使是非开发人员将也能够开发个性定制的硬件,并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自定义硬件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


4.三星——吸取教训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三星在智能手机竞争中一度超越了苹果,但在与小米的竞争中败北。当然,在这个到处都充满了互联网设备的时代,三星手机已经遥遥领先于众多智能手机。从长远来看,这可能变得更加重要。

三星电子执行副总裁David Eun 表示:“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所有设备都相互连接。而你只需要拥有一个智能手机就代表你拥有了最大的平台之一,而这个平台可以分发内容、服务、应用程序,甚至是广告。

5. Spark——推动物联网快速发展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快速迭代和更新网站以及应用程序是十分常见的,但使用物理硬件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Spark将提供帮助:它提供了一个云后端和与Arduino兼容、支持Wi-Fi的实验板来帮助物联网创造者快速迭代。

该实验板实现了没有烙铁的情况下与传感器、控制器和其他硬件连接。云平台使开发人员通过预置的API来远程操控自己的产品,构建Web和应用程序接口,并接入设备。

该公司在2014年7月表示,继在Kickstarter上筹资50万美元之后,该公司已经售出超过30,000个Spark Core原型平台。Spark已经成为Lono智能草坪洒水控制器和狗狗游戏机CleverPet等设备的核心。


6.微软——为物联网开放Windows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不甘心让谷歌统治“Nest”,微软因而大步进军物联网领域,并宣布为九英寸以下的设备提供免费的Windows许可证以及全新的加速器,旨在支持家庭自动化初创公司。

该公司邀请客户来让Windows涉及自己的桌面、手机和嵌入式设备,该公司宣布提供Azure云服务,以处理来自嵌入式设备的数据。此外,微软宣布为面向物联网设备的英特尔Galileo处理板提供Windows服务。

在推出产品的短短几个月后,微软宣布将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将其技术应用到各种“物“中,包括知道何时需要维修的电梯,智能家庭健康监测工具和专为新奥尔良改进的应急响应系统。

7.特斯拉——把物联网应用于汽车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凭借着流线型设计、全电动发动机以及创始人Elon Musk的个人传奇经历,特斯拉的汽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且作为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已经成功把物联网应用到汽车领域中。

2014年初,特斯拉与AT&T达成协议:AT&T未来会向其汽车的车主和乘客提供无线连接,实现安全的远程诊断、实时更新的地图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娱乐项目。

新的和现有的S型的车主现在可以获得4年免费的互联网收音机、车载连接以及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举个例子:如果司机不记得自己把车停在哪里,相应的手机应用程序就可以远程呼叫车里的喇叭,以此提醒车主车子的具体位置。

更甚,特斯拉可以远程修复2014年初出现的过热的充电系统造成的安全缺陷,并通过重新编程来补偿电流波动从而省去了传统的安全召回流程,对于厂商以及客户,都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8. Nest Labs——“Works With Nest”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谷歌的Nest部门研发了恒温器与烟雾探测器产品线,收购了Wi-Fi相机制造商Dropcam并宣布推出“Works with Nest”计划。这个计划整合了Nest自己的产品与其它智能设备制造商的产品。

比如,在智能汽车进入车道之前,通过电话告知家里的Nest恒温器开始供暖预热房间,或者是Big Ass Fans的智能风扇与恒温器配合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同时,谷歌还把安卓平台从手机和平板电脑扩展到汽车、电视以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这意味着这些设备可以与安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连接,以及运行Google Play商店中开发者利用已知API和工具开发的应用程序。

9. Salesforce——把物联网带到工作场所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Salesforce是一家企业云计算公司,致力于让其客户使用物联网。其Salesforce Wear软件开发套件承诺让企业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例如谷歌眼镜、三星Gear智能手机或Myo手势控制臂章。

Salesforce希望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手势使用Myo去命令X光设备而无需停下工作来洗手,佩戴眼镜的管线检验员可以在手上拿着东西时记录声音和拍摄照片,而酒店客人挥舞Bionym Nymi身份认证腕带即可获得个性化服务。

10. Transport For London——让全球第一条地铁进入21世纪


细数那些在物联网上投入巨大的公司

伦敦地铁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包括最初由多家公司建设的线路和隧道以及后来建设的线路。Transport for London努力把一流的技术融入这些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地铁,携手Telent、CGI和微软把云传感器集成到地铁线路中。

这意味着地铁管理人员可以在一套中央控制面板中实时发现问题,而不是监测各种不互联的过时设备。通过跟踪空调、设备震动、视频摄像头和自动化报警等一切信息,这个新的网络使得伦敦地铁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为整个系统节约了运营成本。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物联网运用主要集中在物流、和生产领域。有观点称,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物联网借助互联网、RFID等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物流领域单个商品的识别与跟踪,并将其应用到物流的各个环节,保证商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及消费全过程的安全和时效。因此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物流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流通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货物装卸、仓储等物流成本。

一、物联网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应用分析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当前的物流过程存在物流信息不对称、得不到及时的信息等弊端,难以实现及时的调节和协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调度、管理和平衡供应链的各环节(跨区、跨国)之间的资源变得日益迫切,以产品电子代码(EPC码)和RFID为核心在互联网之上构造“物联网”,将在全球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对产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环节物品流动监控和动态协调的管理水平。

1.物流生产和运输领域

基于物联网的支持,电子标签承载的信息可以实时获取,从而清楚地了解到产品的具体位置,进行自动跟踪。对制造商而言,原材料供应管理和产品销售管理是其管理的核心,物联网的应用使得产品的动态跟踪运送和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召回,降低产品退货率,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另外,制造商与消费者信息交流的增进使其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快的响应,在市场信息的捕捉方面就夺得了先机,从而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调配内部员工和生产资料,降低甚至避免因牛鞭效应带来的投资风险。对运输商而言,通过电子产品代码EPC自动获取数据,进行货物分类,降低取货、送货成本。并且,EPC电子标签中编码的唯一性和仿造的难度可以用来鉴别货物真伪。由于其读取范围较广,则可实现自动通关和运输路线的追踪,从而保证了产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即使在运输途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准确地定位,做出及时的补救,使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这就大大提高了运输商送货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此外,运输商通过EPC可以提供新信息增值服务,从而提高收益率,维护其资产安全。


2.物流仓储领域

出入库产品信息的采集因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而嵌入相应的数据库,经过数据处理,实现对产品的拣选、分类堆码和管理。若仓储空间设置相应的货物进出自动扫描纪录,则可防止货物的盗窃或因操作人员疏忽引起的物品流失,从而提高库存的安全管理水平。现今,它已经广泛使用于货物和库存的盘点及自动存取货物等方面。

3.销售管理领域

物联网系统具有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力,能够及时获取缺货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卖场的仓库管理系统,经信息汇总传递给上一级分销商或制造商。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有利于上游供应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运营风险。在货物调配环节,RFID技术的支持大大提高了货物拣选、配送及分发的速度,还在此过程中实时监督货物流向,保障其准时准点到达,实现了销售环节的畅通。对零售商而言,实施EPC保证了合理的货物仓储数量,从而提高定单供货率,降低脱销的可能性和库存积压的风险。由于自动结算速度的大幅提高,卖场就可以降低最小安全存货量,增加流动资金。由于可以实现单品识别,每个产品都具有特殊代表性,他们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所处状态,可通过信息阅读随时传递至互联网,在信息处理之后反馈给管理人员,可以有效防盗,避免销售损失。

4.商品消费领域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个性化购买、排队等候时间缩短变为现实。消费者随时掌握所购买产品及其厂商的相关信息,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责任追溯。事实上,由于产品在生产之初直至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都经由实时的质量和数量追踪并依据情况做出补救,到消费者手中的残次产品几乎为零。这样,即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满意商品,还可以防止残次产品因不及时有效处理而对周围环境带来威胁。特别是有毒有害的危险品,随意丢弃将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酿成巨大的损失。

二、物联网在国内外物流领域的应用成功案例

1、美国

沃尔玛的RFID计划

作为北美AutoIDCenter和EPCglobalInc的早期参与者之一,沃尔玛在2001年就开始进行RFID技术应用的测试和研发工作,使用EPC追踪企业商品物流。2003年6月,沃尔玛宣布将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于2005年1月前,供货所用托盘或箱体必须贴有附带各种物流数据的电子标签。尽管目前沃尔玛的前百名供应商RFID应用计划受到推延,但是沃尔玛确实迈出了连锁零售商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的第一步,相关供应商的RFID计划合作也在逐渐深入,单品(商品个体)电子标签化进程虽暂受挫折,托盘和箱体的RFD计划却顺利开展,成效显著。最新的沃尔玛RFID试点店的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在对12个RFID试点商店和12个不采用RFID的商店进行29周的研究后发现,实施专卖店RFID技术应用后,缺货率降低了16%;贴有电子标签的货物补货速度是应用条形码技术的货物快三倍;自动化订货使得库存量降低了。

Gap公司

美国的Gap公司在全球性的专业零售业中居领先地位,其产品主要包括成人、妇女、儿童及婴儿的服装、配饰品。除了在美国本土销售外,Gap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几千家分店。仅2000年Gap的销售总额就达136亿美元。

Gap公司在把RFID技术应用到库存管理和衣物的追踪管理方面很有经验。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致力于围绕整个经营流程,即从最初的生产阶段到辅助销售人员工作的店内跟踪、订购、存货、控制等各个环节,创建一个完整的体系。电子芯片以服装标签为载体在制作流程中被安装在每一件服装上。这些标签上储存有服装的款式、尺寸、颜色、既定目的地等电子信息。通过对货品的即时追踪,大大提高了Gap在全球上千家连锁店从制作、流通到库存控制的所有主要方面的管理效率。

2.德国

METRO集团

德国最大连锁零售商METRO集团是欧洲零售业界试验应用RFID技术的先行者,2003年4月,METRO集团在莱茵伯格建立了展现RFID技术应用的“未来商店”。11月,METRO完成了为期五个月的配送中心单品电子标签化应用试验,进行了基于单品电子标签应用的自动存货补给系统的研究。一年后,METRO集团实施了RFID技术试验应用扩展计划,RFID技术应用扩展至包括约100家供货商以及德国国内约250家分店,试验范围从供应商交货开始,延伸到商品到达专卖店货架的全过程。

Gardeur集团

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的德国著名服装制造商Gardeur主要生产男、女式裤装和牛仔衣,主要为服装专卖店和高档服装店配送货物,他们的主要客户来自东欧各国。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9300万欧元,服装产量达280万件,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还运营630多家服装专卖店。

Gardeur公司是德国麦德龙集团的供应商,麦德龙集团大踏步式的RFID推进计划,促使Gardeur公司于2003年在其供应链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以此实施对供应链的监控。在几年的时间里Gardeur不断用节省的开支投入到RFID系统的开发中去。目前,Gardeur正在和FashionGroupRFID以及德国物品编码中心(GSIGermany)合作,希望共同研发出一种纺织行业通用的RFID解决方案。

3.英国

英国的TESCO公司也是EPCglobalInc的成员之一。2003年6月,TESCO公司针对基于FRID技术的智能货架进行了试验,用安装于货架的读写器跟踪贴有电子标签的DVD,在利用后台的信息系统对获取的RFID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向使用者提示错位DVD信息。另外,TESCO公司已开始实施覆盖英国全境约1300个门市,35个分发中心的仓库出入口及客户收货点的RFID应用部署计划。

4.意大利

世界知名的意大利服装品牌Prada高级成衣集团从2001年11月起开始在服装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被印刻在电子衬底材料上,再把它嵌入塑料或纸制的服装标签内。当顾客穿着Prada的衣服经过他们的商店,RFID系统将控制店内的显示器播放模特在米兰的T型舞台上展示同款的衣服画面。这一技术的使用极大地增添了消费者购买Prada产品后的成就感。2002年12月,公司投资约100万美元完成其纽约专卖店商品的全面电子标签化应用,公司配备了7间RFID试衣间,展了RFID系统专卖店应用新理念。

5.中国

中国物美集团

目前国内连锁零售业界对于RFID技术应用基本持观望或怀疑态度,物美集团RFID零售示范工程店是国内连锁零售商实施RFID技术应用的首个成功案例。该集团的RFID零售示范工程店类似于METR0集团。集团所运行的“未来商店”,向顾客展示RFID系统支持下的购物过程,当顾客购物车经由装有读写器的收银台时,读写器获取所购商品的信息,结合后台信息系统,购物清单将自动生成输出,这种付款过程与现有的条形码系统付款过程相比大幅度减少了结算时间。


海尔集团

与国外零售巨头沃尔玛集团对RFID技术的推动相比,在中国,最先尝试RFID的并不是零售业而是制造业。实力雄厚的海尔集团已经建立起两个全自动化物流中心,以优化自己的供应链管理。通过部署RFID技术,海尔集团不仅减少了20万平方米仓库,滞留物资还降低了90%,库存资金减少了63%,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劲霸服装集团

中国的服装企业也在RFID热潮的推动下开始了亦步亦趋的探索。该集团于2006年在其货品仓库和专卖店内部署了美国讯宝科技公司的RFID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对物流仓库和成品仓库实施无线管理,通过电子条码的识别系统在各专卖店和卖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总部实现及时信息共享和沟通,解决了该企业在仓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在产业的物流一体化管理、零售终端产品的防伪、防盗、POS决速结算、VIP会员管理及服务消费者等方面均能发挥出显著的优势。

三、结束语

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因而加强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对实现低碳物流,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以及增加利润意义重大。但总体来讲,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规模不够,相关产业链的稳固性和延伸性也不够,赢利模式还需根据市场规律作进一步探索。因此,应从分析市场因素入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物联网商业运作模式。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互联网转载”的文章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内容,请发送邮件:602684288@qq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