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及现状
发布时间:2019/8/17 20:18:25 访问次数:2550
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及现状M24128-BWDW6TP
国外配电自动化开始于⒛世纪⒛年代,欧美等开展配电自动化的早期目标是用缩短馈线停电时间。如美国,在开展配电自动化丁作的初期,采用配电线路上装设多组重合器、分段器方式,使线路故障不影响变电站馈线供电。在纽约曼哈顿地区,刃kⅤ任一线路故障时真空重合器和变电站内的断路器配合,经过小于3次的开合操作,自动隔离故障使非故障段恢复供电。1997年全纽约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含检修、故障等各种因素停电时间)为1∝min,而曼哈顿地区仅为9而n。19gzI年,美国长岛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g~so台ⅢU和无线数字电台组成了故障快速隔离和负荷转移的馈线自动化,在4年内避免了59万
个用户的停电故障(根据美国事故统计标准,对用户停电达到或超过5而n就是停电事故),并因此获得EEE DVDSM大奖。整个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步使线路运行达到能自动分段,第二步建立通信实现SCADA功能;第三步实施非故障段的自动恢复供电。随着微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大约在I9SO年,配电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规模。
到⒛世纪⒛年代,美国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长岛照明公司于1993年投运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系统涉及750条馈线,100多万用户,该系统的使用使受主线路故障影响的用户减少笏%,即总计γ万用户可实现在1而n内完成故障区间隔离和非故障区间的自动化恢复送电,代表当时这一领域的国际最高水平。日本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途径和美、英等国不同,它首先是在配电线路上安装具有判别故障及按时限顺序合闸的柱上开关,并与安装在线路上的重合器、分段器及变电站馈线开关的保护相配合。当线路发生故障经过二次合闸,重合器、分段器能自动判别故障,自动离
线路故障段,使线路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在上述基础上又进一步增设通信功能,将柱上自动配电开关的信息送至中央控制室,由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进行监控,其功能包括SCADA、AM/FM/GIS、负荷控制(LC)等。日本在⒛世纪50年代送配电损耗约为笏%,到gO年代已降到5%,日本九州电力公司每户平均停电时间从6而n下降到1而n,正是依靠配电自动化实现的。日本是配电自动化发展比较快的国家,到1986年全国9个电力公司的41610条配电线路已经有35983条(86.5%)实现了故障后的按时限自动顺序送电,其中2788条(6.7%)实现了柱上开关的远方监控。到199,年底,日本全国已基本上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
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及现状M24128-BWDW6TP
国外配电自动化开始于⒛世纪⒛年代,欧美等开展配电自动化的早期目标是用缩短馈线停电时间。如美国,在开展配电自动化丁作的初期,采用配电线路上装设多组重合器、分段器方式,使线路故障不影响变电站馈线供电。在纽约曼哈顿地区,刃kⅤ任一线路故障时真空重合器和变电站内的断路器配合,经过小于3次的开合操作,自动隔离故障使非故障段恢复供电。1997年全纽约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含检修、故障等各种因素停电时间)为1∝min,而曼哈顿地区仅为9而n。19gzI年,美国长岛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g~so台ⅢU和无线数字电台组成了故障快速隔离和负荷转移的馈线自动化,在4年内避免了59万
个用户的停电故障(根据美国事故统计标准,对用户停电达到或超过5而n就是停电事故),并因此获得EEE DVDSM大奖。整个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步使线路运行达到能自动分段,第二步建立通信实现SCADA功能;第三步实施非故障段的自动恢复供电。随着微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大约在I9SO年,配电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规模。
到⒛世纪⒛年代,美国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长岛照明公司于1993年投运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系统涉及750条馈线,100多万用户,该系统的使用使受主线路故障影响的用户减少笏%,即总计γ万用户可实现在1而n内完成故障区间隔离和非故障区间的自动化恢复送电,代表当时这一领域的国际最高水平。日本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途径和美、英等国不同,它首先是在配电线路上安装具有判别故障及按时限顺序合闸的柱上开关,并与安装在线路上的重合器、分段器及变电站馈线开关的保护相配合。当线路发生故障经过二次合闸,重合器、分段器能自动判别故障,自动离
线路故障段,使线路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在上述基础上又进一步增设通信功能,将柱上自动配电开关的信息送至中央控制室,由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进行监控,其功能包括SCADA、AM/FM/GIS、负荷控制(LC)等。日本在⒛世纪50年代送配电损耗约为笏%,到gO年代已降到5%,日本九州电力公司每户平均停电时间从6而n下降到1而n,正是依靠配电自动化实现的。日本是配电自动化发展比较快的国家,到1986年全国9个电力公司的41610条配电线路已经有35983条(86.5%)实现了故障后的按时限自动顺序送电,其中2788条(6.7%)实现了柱上开关的远方监控。到199,年底,日本全国已基本上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
热门点击
- 变频器类型和工作原理
- 晶闸管反并联的单相交流调压器
- 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及现状
- 强迫换流通常利用附加电容上所存储的能量来实现
- 门极驱动电路的形式
- 电压型逆变器
- 压敏电阻的结电容一般为几百到几千皮法
- 线性电压输出式湿度测量电路的原理
- 直流斩波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正弦波形交-交变频器
推荐技术资料
- Seeed Studio
-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