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功率单向晶间管触发能力
发布时间:2019/4/7 14:06:26 访问次数:664
测量小功率单向晶间管触发能力时, 用万用表R×1挡,红表笔接K极,黑表笔接A极,然后用导线短接一下G,A极,相当于给G 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此时应见到表针明显偏向小阻值方向,阻值为几十至几百欧姆。再断开G, A极连接(连接A,K的表笔不动,只将G极的触发电压断掉),若表针示值仍保持不变,则表明 晶闸管的触发特性正常。测量大功率晶闸管触发能力时,考虑到其通态压降较大,且R×1挡提供 的阳极电流低于维持电流,因此常在万用表R×1挡的外部串联一 只200Ω可调电阻和1~2节1,5V电池,将电源电压提升到3~
4,5V,以便检查5~100A的晶闸管。也可以采用电 路测试晶间管的触发能力。图中,Vs为待测晶闸管,HL为6.3V 小电珠,作为晶闸管导通时的负载,s为开关,R为限流电阻。合理选择参数:参数的选择也要根据电路具体要求而定c选择晶闸管时应留有一定的功率裕量,其额定峰值电压和额定电流均应高于受控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和最大工作电流的l,5~2倍。晶闸管的正向压降、门极触发电流及触发电压等参数应符合应用电路的各项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晶闸管的正常工作。
测量G,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在正常时类似于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即正向电阻值较小“2kΩ),反向电阻值较大←80kΩ)°若正、反向电阻值均很大或均很小,则说明G,K之间开路或短路;若正、反向电阻值相等或接近,则说明晶闸管已失效。测量A,G之间的正、反向电 阻,在正常时正、反向电阻值均应为几百千欧姆或无穷大,若正、反向电阻值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则说明A,G之间反向串联的两个PN结中的一个己击穿短路。 普通晶间管的质量判别:常见的几种普通晶闸管引脚排列图如图2,6.”所示。用万用表R×1k挡测量普通晶闸管A,K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在正常时均应为无穷大;若测得电阻为零或阻值很小,则说明晶闸管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
测量小功率单向晶间管触发能力时, 用万用表R×1挡,红表笔接K极,黑表笔接A极,然后用导线短接一下G,A极,相当于给G 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此时应见到表针明显偏向小阻值方向,阻值为几十至几百欧姆。再断开G, A极连接(连接A,K的表笔不动,只将G极的触发电压断掉),若表针示值仍保持不变,则表明 晶闸管的触发特性正常。测量大功率晶闸管触发能力时,考虑到其通态压降较大,且R×1挡提供 的阳极电流低于维持电流,因此常在万用表R×1挡的外部串联一 只200Ω可调电阻和1~2节1,5V电池,将电源电压提升到3~
4,5V,以便检查5~100A的晶闸管。也可以采用电 路测试晶间管的触发能力。图中,Vs为待测晶闸管,HL为6.3V 小电珠,作为晶闸管导通时的负载,s为开关,R为限流电阻。合理选择参数:参数的选择也要根据电路具体要求而定c选择晶闸管时应留有一定的功率裕量,其额定峰值电压和额定电流均应高于受控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和最大工作电流的l,5~2倍。晶闸管的正向压降、门极触发电流及触发电压等参数应符合应用电路的各项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晶闸管的正常工作。
测量G,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在正常时类似于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即正向电阻值较小“2kΩ),反向电阻值较大←80kΩ)°若正、反向电阻值均很大或均很小,则说明G,K之间开路或短路;若正、反向电阻值相等或接近,则说明晶闸管已失效。测量A,G之间的正、反向电 阻,在正常时正、反向电阻值均应为几百千欧姆或无穷大,若正、反向电阻值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则说明A,G之间反向串联的两个PN结中的一个己击穿短路。 普通晶间管的质量判别:常见的几种普通晶闸管引脚排列图如图2,6.”所示。用万用表R×1k挡测量普通晶闸管A,K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在正常时均应为无穷大;若测得电阻为零或阻值很小,则说明晶闸管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
上一篇:光控晶间管的结构及电路符号
上一篇:光控晶闸管的质量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