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周围的电场产生于小电流、大电压的电路信号
发布时间:2019/1/1 16:17:48 访问次数:8600
电路周围的电场产生于小电流、大电压的电路信号,它可以看成寄生电容形成的耦合,EA60QC04F-TE16F2 电场屏蔽就是改变原来的耦合关系,使原来的电场不能到达另一端。
从以上屏蔽原理来看,本案例产品所需的屏蔽是电场屏蔽或电磁场屏蔽(因为辐射发射测试是电场),这样,似乎本案例的电源屏蔽设计并没有出现问题,屏蔽壳体已经将PCB及PCB上的所有电路都封闭在金属屏蔽壳之内。但是,设计者忽略了一点:本案例产品在电波暗室里所测到的电磁辐射,其等效辐射发射天线并非是产品中的某个器件或PCB上的某根印制线,而是该电源的输人/输出电缆(如大于1m),因为只有电缆长度才能与所辐射频率的波长比拟,电缆才是直接产生辐射的“天线”,实践和理论都表明,只要这种电缆上在辐射发射测试的频率范围内流动着十几微安的共模电流时,该电缆的辐射发射就会超过标准规定的辐射限值。本案例中屏蔽外壳没有出现设计者意想中的效果,说明这个屏蔽外壳的增加并没有减小输入/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去除“屏蔽”夕卜壳后辐射发射测试可以通过,说明屏蔽外壳的增加,不但没有减小输入/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而且还增加了输人/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
可见,要通过屏蔽来降低该电源产品的辐射发射,可以采用下述两种方法。方法一:用金属屏蔽壳和屏蔽电缆将PCB和所有输人/输出电缆屏蔽起来,同时屏蔽电缆屏蔽层,和PCB的屏蔽外壳良好塔接。
方法二:借助PCB上的屏蔽外壳,通过合理连接降低输'△/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最终降低电缆所产生的辐射发射。
电路周围的电场产生于小电流、大电压的电路信号,它可以看成寄生电容形成的耦合,EA60QC04F-TE16F2 电场屏蔽就是改变原来的耦合关系,使原来的电场不能到达另一端。
从以上屏蔽原理来看,本案例产品所需的屏蔽是电场屏蔽或电磁场屏蔽(因为辐射发射测试是电场),这样,似乎本案例的电源屏蔽设计并没有出现问题,屏蔽壳体已经将PCB及PCB上的所有电路都封闭在金属屏蔽壳之内。但是,设计者忽略了一点:本案例产品在电波暗室里所测到的电磁辐射,其等效辐射发射天线并非是产品中的某个器件或PCB上的某根印制线,而是该电源的输人/输出电缆(如大于1m),因为只有电缆长度才能与所辐射频率的波长比拟,电缆才是直接产生辐射的“天线”,实践和理论都表明,只要这种电缆上在辐射发射测试的频率范围内流动着十几微安的共模电流时,该电缆的辐射发射就会超过标准规定的辐射限值。本案例中屏蔽外壳没有出现设计者意想中的效果,说明这个屏蔽外壳的增加并没有减小输入/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去除“屏蔽”夕卜壳后辐射发射测试可以通过,说明屏蔽外壳的增加,不但没有减小输入/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而且还增加了输人/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
可见,要通过屏蔽来降低该电源产品的辐射发射,可以采用下述两种方法。方法一:用金属屏蔽壳和屏蔽电缆将PCB和所有输人/输出电缆屏蔽起来,同时屏蔽电缆屏蔽层,和PCB的屏蔽外壳良好塔接。
方法二:借助PCB上的屏蔽外壳,通过合理连接降低输'△/输出电缆上流动的共模电流,最终降低电缆所产生的辐射发射。
上一篇:借助PCB上的屏蔽外壳
热门点击
- 各个接地点之间的等电位连 接对EMC非常重要
- 电阻应起到的作用与前述电感的作用基本相同
- 电路周围的电场产生于小电流、大电压的电路信号
- PCB的工作地与产品金属壳体之间的互连线改为
- K4H561638N-LCCC电子在真空中的
推荐技术资料
- 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过程
- 绘制印制电路板是相当重要的过程,EPL2010新颖的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