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器件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7/3/2 21:50:12 访问次数:553
所有的无源器件都包含寄生电阻、电容和电感。在容易发生EMC问题的高频段,C0402C0G1C020C020BC这些寄生参数通常占主导地位,并使器件功能彻底发生变化。例如,在远离正常工作频带的高频段,金属膜电阻或者呈电容(由于旁路电容),或者呈感性(由于引线自感和电阻体螺旋线),这两者过渡频率段甚至会谐振,从而使结果变得更为复杂。线绕电阻在几千赫兹以上时,因其绕线的分布电感的感抗过大而不适合使用。
电容由于其内部结构和外引线自感会发生谐振,超过第一个谐振频率点后,就呈现显著的感性。
电子元器件按封装形式可分为有引脚元器件和无引脚元器件。有引脚元器件有明显的寄生效应,尤其在高频时,其引脚形成了一个小电感,
约为1nH。引脚的末端也能产生一个小的分布电容,约为4pF。因此,引脚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与有引脚元器件相比,无引脚且表面贴装的元器件寄生效应要小一些,其典型值为0.5nH的寄生电感和约0,3pF的终端电容。从EMC的角度看,表面贴装元器件效果最好,其次是放射状引脚元器件,最后是轴向平行引脚的元器件。表面贴片元器件比其他元器件寄生参数小得多,而且能在很高的频率提供令人满意的电磁特性。例如,贴片电阻(1kΩ以下)在1GHz时仍保持电阻性。
对无源器件的限制还有功率(尤其是用于浪涌的器件)、dydr承受能力(若d〃山值过大,固体钽电容就会短路)、d∥dr承受能力等。温度系数也会影响无源器件的性能和寿命,必要时必须降额使用。
所有的无源器件都包含寄生电阻、电容和电感。在容易发生EMC问题的高频段,C0402C0G1C020C020BC这些寄生参数通常占主导地位,并使器件功能彻底发生变化。例如,在远离正常工作频带的高频段,金属膜电阻或者呈电容(由于旁路电容),或者呈感性(由于引线自感和电阻体螺旋线),这两者过渡频率段甚至会谐振,从而使结果变得更为复杂。线绕电阻在几千赫兹以上时,因其绕线的分布电感的感抗过大而不适合使用。
电容由于其内部结构和外引线自感会发生谐振,超过第一个谐振频率点后,就呈现显著的感性。
电子元器件按封装形式可分为有引脚元器件和无引脚元器件。有引脚元器件有明显的寄生效应,尤其在高频时,其引脚形成了一个小电感,
约为1nH。引脚的末端也能产生一个小的分布电容,约为4pF。因此,引脚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与有引脚元器件相比,无引脚且表面贴装的元器件寄生效应要小一些,其典型值为0.5nH的寄生电感和约0,3pF的终端电容。从EMC的角度看,表面贴装元器件效果最好,其次是放射状引脚元器件,最后是轴向平行引脚的元器件。表面贴片元器件比其他元器件寄生参数小得多,而且能在很高的频率提供令人满意的电磁特性。例如,贴片电阻(1kΩ以下)在1GHz时仍保持电阻性。
对无源器件的限制还有功率(尤其是用于浪涌的器件)、dydr承受能力(若d〃山值过大,固体钽电容就会短路)、d∥dr承受能力等。温度系数也会影响无源器件的性能和寿命,必要时必须降额使用。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