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技术在网络电视中的应用(下)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34
     用于网络电视的ip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网络电视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具备类似于电视条件接收(ca)那样的技术,实现有偿服务。数字版权管理(drm)就是类似的授权和认证技术,它可以防止视频内容的非法使用。drm主要采用数据加密、版权保护、数字水印和签名技术。
    (1) 数据加密:它采用一定的数字模型,对原始信息进行重新加工,使用者必须提供密码;
    (2) 版权保护:先将可以合法使用作品内容的条款和场所进行编码,嵌入到文件中,只有当条件满足时,作品才可以被允许使用;
    (3) 数字水印:把代表著作权人身份的特定信息、发行商的信息和使用条款嵌入到数据中。即使数据被破坏,只要破坏不严重,水印都有效,它能给作品打上水印记,防止使用者非法传播。
    ip技术用于网络电视存在哪些问题
    1、缺乏统一的编解码标准。自流媒体应用出现以来,这一直是困扰各运营商的主要问题,格式的不同给节目的生产、制作、存储、传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投入、服务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缺乏良好的网络qos保证。网络电视的核心是流媒体传输,它要求基础ip网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带宽、时延、抖动和误码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以往ip业务的特殊要求;尽管目前的宽带接入发展非常迅速,但如何提高网络的qos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3、缺乏系统之间的互通性。现有的各厂商系统之间,特别是不同编码格式之间,以及pc平台和tv平台之间缺乏良好的互通性,节目内容很难平滑地跨系统传输,从而导致投入成本的增加。
    网络电视借助ip技术的翅膀
    尽管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技术进步对网络和终端的改善以及ip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电视将借助ip技术的翅膀,不仅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而且可以飞到任何已经数字化、网络化且视频化的终端上。
    1、 通过ip网络直接连接到pc客户端
    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播出收看方式。
    2、 通过ip网络,ip机顶盒+电视机
    目前这种方式技术上没有问题,能够通过ip机顶盒把电视机作为显示器收看网络电视。但由于技术标准、技术体制不同造成的不兼容,以及外接机顶盒带来的费用和麻烦,不利于普及推广。
    3、 通过移动网络连接到手机用户
    移动ip技术的出现,让用户可以在出行到另外一个网络中时仍然可以保持相同的ip地址,从而确保漫游的用户可以在不中断会话或者连接的情况下继续通信。尤其是在2.5g/3g/wlan 等无线网络环境下, 移动ip技术是无线网络内部以及无线网络间的无缝切换/漫游, 用以实现不间断的网络应用的技术保证。
    不仅仅是技术试验,真正的应用已经开始。
    2004年11月16日,诺基亚首款支持mobile ipv6技术手机亮相香港3g大展,利用这种技术,还能够使手机在cdma与无线lan等采用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之间发生转移时保持持续连通。
    2004年4月,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基于cdma1x网络“视讯新干线”手机电视业务,10月又推出“神奇宝典”掌上电视业务。
    网络电视的早期代表
    网络电视作为极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小型视频网站尽管为网络电视的创建做出过贡献,目前仍有100多家甚至更多,但它们却不能推动网络电视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以下,仅对网络电视“正规军”的早期代表列举一、二:
    1、 以内容运营为背景的早期代表
    中国网络电视(www.oktv.com)、五洲宽频等一批代表,它们分别由中国广播电影集团下属公司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新闻办下属的五洲传播和上海美亚建立并运营。
    2、 以网络运营为背景的早期代表 互联星空、天天在线等一批代表,它们分别由电信和网通创建。
    3、 以技术提供为背景的早期代表
    以此为背景发展起来的网络电视比较少,九州梦网比较典型,由宁波成功创建。但是以此为背景在手机上做网络电视的技术公司比较多。
    今后一定还会在更多的领域出现新的网络电视的代表,网络电视将伴随ip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渗透,走遍天涯海角,如同笔者在酒店大厅、星
     用于网络电视的ip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网络电视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具备类似于电视条件接收(ca)那样的技术,实现有偿服务。数字版权管理(drm)就是类似的授权和认证技术,它可以防止视频内容的非法使用。drm主要采用数据加密、版权保护、数字水印和签名技术。
    (1) 数据加密:它采用一定的数字模型,对原始信息进行重新加工,使用者必须提供密码;
    (2) 版权保护:先将可以合法使用作品内容的条款和场所进行编码,嵌入到文件中,只有当条件满足时,作品才可以被允许使用;
    (3) 数字水印:把代表著作权人身份的特定信息、发行商的信息和使用条款嵌入到数据中。即使数据被破坏,只要破坏不严重,水印都有效,它能给作品打上水印记,防止使用者非法传播。
    ip技术用于网络电视存在哪些问题
    1、缺乏统一的编解码标准。自流媒体应用出现以来,这一直是困扰各运营商的主要问题,格式的不同给节目的生产、制作、存储、传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投入、服务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缺乏良好的网络qos保证。网络电视的核心是流媒体传输,它要求基础ip网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带宽、时延、抖动和误码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以往ip业务的特殊要求;尽管目前的宽带接入发展非常迅速,但如何提高网络的qos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3、缺乏系统之间的互通性。现有的各厂商系统之间,特别是不同编码格式之间,以及pc平台和tv平台之间缺乏良好的互通性,节目内容很难平滑地跨系统传输,从而导致投入成本的增加。
    网络电视借助ip技术的翅膀
    尽管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技术进步对网络和终端的改善以及ip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电视将借助ip技术的翅膀,不仅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而且可以飞到任何已经数字化、网络化且视频化的终端上。
    1、 通过ip网络直接连接到pc客户端
    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播出收看方式。
    2、 通过ip网络,ip机顶盒+电视机
    目前这种方式技术上没有问题,能够通过ip机顶盒把电视机作为显示器收看网络电视。但由于技术标准、技术体制不同造成的不兼容,以及外接机顶盒带来的费用和麻烦,不利于普及推广。
    3、 通过移动网络连接到手机用户
    移动ip技术的出现,让用户可以在出行到另外一个网络中时仍然可以保持相同的ip地址,从而确保漫游的用户可以在不中断会话或者连接的情况下继续通信。尤其是在2.5g/3g/wlan 等无线网络环境下, 移动ip技术是无线网络内部以及无线网络间的无缝切换/漫游, 用以实现不间断的网络应用的技术保证。
    不仅仅是技术试验,真正的应用已经开始。
    2004年11月16日,诺基亚首款支持mobile ipv6技术手机亮相香港3g大展,利用这种技术,还能够使手机在cdma与无线lan等采用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之间发生转移时保持持续连通。
    2004年4月,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基于cdma1x网络“视讯新干线”手机电视业务,10月又推出“神奇宝典”掌上电视业务。
    网络电视的早期代表
    网络电视作为极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小型视频网站尽管为网络电视的创建做出过贡献,目前仍有100多家甚至更多,但它们却不能推动网络电视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以下,仅对网络电视“正规军”的早期代表列举一、二:
    1、 以内容运营为背景的早期代表
    中国网络电视(www.oktv.com)、五洲宽频等一批代表,它们分别由中国广播电影集团下属公司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新闻办下属的五洲传播和上海美亚建立并运营。
    2、 以网络运营为背景的早期代表 互联星空、天天在线等一批代表,它们分别由电信和网通创建。
    3、 以技术提供为背景的早期代表
    以此为背景发展起来的网络电视比较少,九州梦网比较典型,由宁波成功创建。但是以此为背景在手机上做网络电视的技术公司比较多。
    今后一定还会在更多的领域出现新的网络电视的代表,网络电视将伴随ip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渗透,走遍天涯海角,如同笔者在酒店大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