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设计
发布时间:2015/7/3 21:17:57 访问次数:445
要使电源能在“全天候”(一般为- 50~+700C)环境下使用,同时要求电源向小型化(体积小、重量轻)、P07M03LV大功率方向发展,热设计技术是重要的可靠性技术之一。
一般来说,电源放电是一个放热反应过程。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地散发、导流出去就会使电源内部温升过高,而造成电压超额、容量降低、绝缘变小、壳盖飞出甚至使电源发生爆炸等失效。但当有些电化学系列电源的低温性能不好时,在低温环境中则需要加热。由于其热值设计偏低或倮温层不好,会造成电源内部温度过低,电介质导电差和内阻增大,电压偏低、电源容量下降的失效模式。现在要求小型化电源内部元器件排列密度高,温升、温降显著。热设计是保证电源在规定环境温度下完成规定功能,提高其可靠性的重要方法。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源的可靠性,所以散热、冷却、热传导、加热和隔热等都是热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热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电源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中,使其功能和可靠性满足用户的要求。
热设计的基本方法有:
1)加温设计、保温设计、隔热设计。
2)降温设计(自然冷却、强制冷却、蒸发冷却、热管冷却及低温防护)。
3)热传导设计(热对流: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热辐射)。
要使电源能在“全天候”(一般为- 50~+700C)环境下使用,同时要求电源向小型化(体积小、重量轻)、P07M03LV大功率方向发展,热设计技术是重要的可靠性技术之一。
一般来说,电源放电是一个放热反应过程。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地散发、导流出去就会使电源内部温升过高,而造成电压超额、容量降低、绝缘变小、壳盖飞出甚至使电源发生爆炸等失效。但当有些电化学系列电源的低温性能不好时,在低温环境中则需要加热。由于其热值设计偏低或倮温层不好,会造成电源内部温度过低,电介质导电差和内阻增大,电压偏低、电源容量下降的失效模式。现在要求小型化电源内部元器件排列密度高,温升、温降显著。热设计是保证电源在规定环境温度下完成规定功能,提高其可靠性的重要方法。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源的可靠性,所以散热、冷却、热传导、加热和隔热等都是热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热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电源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中,使其功能和可靠性满足用户的要求。
热设计的基本方法有:
1)加温设计、保温设计、隔热设计。
2)降温设计(自然冷却、强制冷却、蒸发冷却、热管冷却及低温防护)。
3)热传导设计(热对流: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