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03年前三季电子零组件产业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07/8/28 0:00:00 访问次数:445
2003年第三季,随着SARS疫情告一段落,NB、主机板、无线通讯等产业景气需求增加,电子零组件市场已出现回温迹象,部份零组件甚至传出产能供应吃紧的情况,交期仍有延长的趋势,而价格也有跌幅的趋稳。2003前三季台湾电子零组件产值达6,430亿元,较2002年同期成长4.3%,其中主动组件产值3,919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2.4%;被动组件产值555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5.8%,机构组件产值1,161亿元,较去年同期衰退2.6%,功能组件产值79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8.0%。以下分别就各组件的产销表现予以说明。
主动组件:
IC产品产值第三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设计业在DVD、LCD趋动IC等市场需求量增加,以及利基型内存价格上涨的影响下有不错的表现。另外,在制造业方面,DRAM价格比去年同期成长近两成也是造成产值成长的重要因素,总计2003前三季IC产品产值达2,41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1.5%。LED产业方面,第二季因SARS影响的市场需求已逐渐回笼,第三季产值明显比上一季回升约9%左右,不过随着LED上中游磊晶产能持续开出,其产品单价仍出现微幅下跌的趋势。另就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下游封装产业受利于原物料单价下跌,及产品单价下跌扩大市场需求的助益下,产值成长幅度大于中上游产业。半导体雷射产业方面,随着国内厂商在储存用LD领域的耕耘逐渐展现成果,其产值表现也相当亮丽,比去年同期成长达两成以上。但其它与半导体相关的晶体管、二极管等产业则多呈现负成长局面,分别比去年同期衰退22.5%与2.2%。另外,显示器产业在受到液晶显示器平均单价下滑及影像管显示器产业外移的影响,负成长比率高达两成以上。
被动组件:
第三季电阻、电感、电容等被动组件产业在PC换机热潮的需求下,其产品出货量大幅成长,产能利用率已达九成以上。随着NB、彩色手机、数字相机等产品采用0402规格被动组件的比重增加,被动组件市场价格跌幅已有趋缓的现象,部分高容值系列产品,如0402 0.1uF、0603 1uF的MLCC产品甚至计划在第四季调涨产品价格,调幅达5%左右。滤波器方面,LTCC滤波器在业绩成功拓展、无线应用领域的扩大下表现不凡,SAW滤波器则仅维持小幅成长。振荡器业者在第三季业绩多有爆发性的成长,并且面临产能利用吃紧、交期增加的趋势,其主要的驱动力是来自Centrino等NB的持续热卖、国产自有品牌手机销售亮丽(如OKWAP的163与BenQ的S6x与S8x系列)、WLAN热度不退、PC市场持续回温等,而国内业者相继通过国际大厂(如Motorola、Intel、Apple等)的认证,也是接单不暇的主因。整体而言,被动组件产业景气已有逐渐回温的倾向。
机构组件:
电路板产业上半年在SARS的影响下,内地手机板市场受到不小冲击,然而自第三季起,随着全球资通讯市场的换机需求放大、新机种销售成功、以及新兴市场持续成长等种种利多带动下,PCB订单有突然增加的倾向,其中尤以显示器产业所带动的软板需求相对明显,据下游采购业者指出,短期之内软板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且其价格趋于稳定。至于IC载板方面,虽然高阶封装需求大量增加,但由于台湾覆晶产量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IC载板之成长幅度仍然十分有限。统计第三季电路板产值已较第二季大幅成长达五成以上,但前三季之产值总计约399亿元,比去年同期呈现小幅衰退0.6%的情况。
连接器产业第三季也有明显复苏迹象,由于已摆脱传统第二季淡季的需求,加上SARS订单递延效应展现,第三季普遍较第二季增长两三成,总计前三计连接器海内外总产值达574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约7.4%,然而由于产业外移已成趋势,产值的增长仍以大陆工厂贡献居多,因此产值反而衰退5.3%,仅86亿元左右。以厂商别来看,利基型产品、通讯及NB应用等相关厂商的增长幅度相对突出。
功能组件:
电源供应器产业在台达电吴江厂加入营运、韩国及欧洲出货持续顺畅、以及DVD-Player应用等出货量增加的帮助下,前三季表现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记录媒体产业方面,随着数字影像的兴起,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DVD刻录机等大幅带动DVD光盘片市场需求,而CD-R市场也逐步好转,使得光刻录媒体产业成长近五成,但磁刻录媒体则在逐渐被光刻录媒体取代的趋势下,产业外移且将持续维持负成长的状况。电池产业方面,车用大型电池市场需求在汽车产业景气回升及新款车辆推出的刺激下,其相关铅酸电池产业有近三成的成长率。
可携式产品用小型二次电池产业方面,随着全球供需渐趋于平衡,台内各厂产能几乎全满,整体表现较去年同期成长达五成以上,然而由于其产业规模尚小,因此对功能组件整体产值的帮助十分有限。以第三季电子零组件产业接单情况来看,多数产品平均价格已趋于平稳,亦有传出急单供应不足的情况,部份厂商已开始要求客户改为每季下单作为因应,一般预料第四季产业景气应可延续第三季的景气。因此,随
2003年第三季,随着SARS疫情告一段落,NB、主机板、无线通讯等产业景气需求增加,电子零组件市场已出现回温迹象,部份零组件甚至传出产能供应吃紧的情况,交期仍有延长的趋势,而价格也有跌幅的趋稳。2003前三季台湾电子零组件产值达6,430亿元,较2002年同期成长4.3%,其中主动组件产值3,919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2.4%;被动组件产值555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5.8%,机构组件产值1,161亿元,较去年同期衰退2.6%,功能组件产值79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8.0%。以下分别就各组件的产销表现予以说明。
主动组件:
IC产品产值第三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设计业在DVD、LCD趋动IC等市场需求量增加,以及利基型内存价格上涨的影响下有不错的表现。另外,在制造业方面,DRAM价格比去年同期成长近两成也是造成产值成长的重要因素,总计2003前三季IC产品产值达2,41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1.5%。LED产业方面,第二季因SARS影响的市场需求已逐渐回笼,第三季产值明显比上一季回升约9%左右,不过随着LED上中游磊晶产能持续开出,其产品单价仍出现微幅下跌的趋势。另就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下游封装产业受利于原物料单价下跌,及产品单价下跌扩大市场需求的助益下,产值成长幅度大于中上游产业。半导体雷射产业方面,随着国内厂商在储存用LD领域的耕耘逐渐展现成果,其产值表现也相当亮丽,比去年同期成长达两成以上。但其它与半导体相关的晶体管、二极管等产业则多呈现负成长局面,分别比去年同期衰退22.5%与2.2%。另外,显示器产业在受到液晶显示器平均单价下滑及影像管显示器产业外移的影响,负成长比率高达两成以上。
被动组件:
第三季电阻、电感、电容等被动组件产业在PC换机热潮的需求下,其产品出货量大幅成长,产能利用率已达九成以上。随着NB、彩色手机、数字相机等产品采用0402规格被动组件的比重增加,被动组件市场价格跌幅已有趋缓的现象,部分高容值系列产品,如0402 0.1uF、0603 1uF的MLCC产品甚至计划在第四季调涨产品价格,调幅达5%左右。滤波器方面,LTCC滤波器在业绩成功拓展、无线应用领域的扩大下表现不凡,SAW滤波器则仅维持小幅成长。振荡器业者在第三季业绩多有爆发性的成长,并且面临产能利用吃紧、交期增加的趋势,其主要的驱动力是来自Centrino等NB的持续热卖、国产自有品牌手机销售亮丽(如OKWAP的163与BenQ的S6x与S8x系列)、WLAN热度不退、PC市场持续回温等,而国内业者相继通过国际大厂(如Motorola、Intel、Apple等)的认证,也是接单不暇的主因。整体而言,被动组件产业景气已有逐渐回温的倾向。
机构组件:
电路板产业上半年在SARS的影响下,内地手机板市场受到不小冲击,然而自第三季起,随着全球资通讯市场的换机需求放大、新机种销售成功、以及新兴市场持续成长等种种利多带动下,PCB订单有突然增加的倾向,其中尤以显示器产业所带动的软板需求相对明显,据下游采购业者指出,短期之内软板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且其价格趋于稳定。至于IC载板方面,虽然高阶封装需求大量增加,但由于台湾覆晶产量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IC载板之成长幅度仍然十分有限。统计第三季电路板产值已较第二季大幅成长达五成以上,但前三季之产值总计约399亿元,比去年同期呈现小幅衰退0.6%的情况。
连接器产业第三季也有明显复苏迹象,由于已摆脱传统第二季淡季的需求,加上SARS订单递延效应展现,第三季普遍较第二季增长两三成,总计前三计连接器海内外总产值达574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约7.4%,然而由于产业外移已成趋势,产值的增长仍以大陆工厂贡献居多,因此产值反而衰退5.3%,仅86亿元左右。以厂商别来看,利基型产品、通讯及NB应用等相关厂商的增长幅度相对突出。
功能组件:
电源供应器产业在台达电吴江厂加入营运、韩国及欧洲出货持续顺畅、以及DVD-Player应用等出货量增加的帮助下,前三季表现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记录媒体产业方面,随着数字影像的兴起,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DVD刻录机等大幅带动DVD光盘片市场需求,而CD-R市场也逐步好转,使得光刻录媒体产业成长近五成,但磁刻录媒体则在逐渐被光刻录媒体取代的趋势下,产业外移且将持续维持负成长的状况。电池产业方面,车用大型电池市场需求在汽车产业景气回升及新款车辆推出的刺激下,其相关铅酸电池产业有近三成的成长率。
可携式产品用小型二次电池产业方面,随着全球供需渐趋于平衡,台内各厂产能几乎全满,整体表现较去年同期成长达五成以上,然而由于其产业规模尚小,因此对功能组件整体产值的帮助十分有限。以第三季电子零组件产业接单情况来看,多数产品平均价格已趋于平稳,亦有传出急单供应不足的情况,部份厂商已开始要求客户改为每季下单作为因应,一般预料第四季产业景气应可延续第三季的景气。因此,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