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分立器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发布时间:2008/5/22 0:00:00 访问次数:1964
在市场需求上,由于分立器件品种多,应用范围广,市场发展平稳,产品更新换代较慢,销售额不断增长。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分立器件市场,2005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43.8亿元,其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40%。
从国内分立器件市场的区域结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是最大的区域市场,2005年该地区的分立器件市场销售额达到295.63亿元,占国内市场总规模的45.9%。长江三角洲则是各区域市场中增长最迅速的地区,2005年长三角地区分立器件产品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18.6%,其在全国市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由2004年的37.1%提高到39.7%。除以上两大区域外,京津环渤海也是国内分立器件的重要区域市场,2005年该地区分立器件销售额为67.93亿元,占国内市场总规模的10.6%。
从目前国内分立器件产品的市场应用结构看,其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计算机及外设、网络通信,电子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汽车电子、led显示屏以及电子照明等多个方面。市场应用结构上,消费电子、计算机与外设和网络通信仍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市场,2005年这三个领域用分立器件的销售量分别达到320.2亿支、684.06亿支和410.6亿支,分别占当年市场总销售量的14.5%、30.9%和18.6%。其中计算机及外设产品仍是整个分立器件市场中最大的需求领域,同时也是2005年市场增长最快的需求领域,其增长率达到17.7%。此外、汽车电子和电子照明也是2005年增长较快的应用市场。此外,汽车电子和电子照明也是增长较快的两大领域。其需求增长分别为17.6%和15.9%。
在目前国内分立器件市场的产品结构上,二极管、三极管,功率晶体管、光电器件四大类主要产品中,光电二极管的销售额增长最为迅速,其增幅为25.3%,其规模为116.78亿元,其在整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为18.1%。作为国内分立器件市场中销售额最大的产品,功率晶体管在2005年的市场增长也达到19.2%,其市场销售额为325.3亿元,其市场份额达到50.6%。二极管、三极管的市场增幅比较平稳。
在市场竞争格局上,目前中国分立器件市场中国外厂商占据绝对优势,2005年前20大市场供应厂商中仅有长电科技和华微电子两家国内企业,其余均为境外企业。其中日本厂商达到9家——toshiba(东芝)、renasas(瑞萨科技)、rohm(罗姆)、matsushita(松下)、sanyo(三洋)、nec、fujitsu(富士通)、fuji electric(富士电子)和sanken(三肯);美国企业为4家——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fairchild semiconductor(飞兆半导体)、international rectifier(国际整流器公司)和vishay(威旭半导体),欧洲企业有3家——philips semiconductor(飞利浦半导体)、infineon(英飞凌)和st microeletrorics(意法半导体),韩国企业1家——kec(韩国电子)、中国台湾企业1家——光宝集团(liteon group)。其中排名前三位的企业——意法半导体、飞兆和安森美均为功率分立器件领域的领先企业,从而显示出功率分立器件厂商在国内市场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这20家企业2005年的市场销售额合计为417.17亿元,占市场总规模的64.9%,这表明国内分立器件市场的品牌集中度目前还不高。
目前中国分立器件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国内目前共有各类分立器件企业(包括所有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制造、封装及测试)近200家。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对国内主要分立器件企业的统计,2005年中国分立器件总产量为662.83亿支,比2004年增长了13.2%,实现销售收入90.79亿元,同比增长了31.4%。但其发展与国内市场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所需的分立器件产品50%以上仍需要依靠进口。但从长远看,随着众多跨国半导体公司将其分立器件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中国分立器件产业将很快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分立器件市场需求仍将集中在计算机与外设、网络通信等传统领域。与此同时,节能灯、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电子显示等行业正在成为分立器件的新兴应用市场。面对这一趋势,各企业应聚集优势,不断创新,以实现市场开拓的新突破。
在市场需求上,由于分立器件品种多,应用范围广,市场发展平稳,产品更新换代较慢,销售额不断增长。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分立器件市场,2005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43.8亿元,其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40%。
从国内分立器件市场的区域结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是最大的区域市场,2005年该地区的分立器件市场销售额达到295.63亿元,占国内市场总规模的45.9%。长江三角洲则是各区域市场中增长最迅速的地区,2005年长三角地区分立器件产品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18.6%,其在全国市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由2004年的37.1%提高到39.7%。除以上两大区域外,京津环渤海也是国内分立器件的重要区域市场,2005年该地区分立器件销售额为67.93亿元,占国内市场总规模的10.6%。
从目前国内分立器件产品的市场应用结构看,其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计算机及外设、网络通信,电子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汽车电子、led显示屏以及电子照明等多个方面。市场应用结构上,消费电子、计算机与外设和网络通信仍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市场,2005年这三个领域用分立器件的销售量分别达到320.2亿支、684.06亿支和410.6亿支,分别占当年市场总销售量的14.5%、30.9%和18.6%。其中计算机及外设产品仍是整个分立器件市场中最大的需求领域,同时也是2005年市场增长最快的需求领域,其增长率达到17.7%。此外、汽车电子和电子照明也是2005年增长较快的应用市场。此外,汽车电子和电子照明也是增长较快的两大领域。其需求增长分别为17.6%和15.9%。
在目前国内分立器件市场的产品结构上,二极管、三极管,功率晶体管、光电器件四大类主要产品中,光电二极管的销售额增长最为迅速,其增幅为25.3%,其规模为116.78亿元,其在整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为18.1%。作为国内分立器件市场中销售额最大的产品,功率晶体管在2005年的市场增长也达到19.2%,其市场销售额为325.3亿元,其市场份额达到50.6%。二极管、三极管的市场增幅比较平稳。
在市场竞争格局上,目前中国分立器件市场中国外厂商占据绝对优势,2005年前20大市场供应厂商中仅有长电科技和华微电子两家国内企业,其余均为境外企业。其中日本厂商达到9家——toshiba(东芝)、renasas(瑞萨科技)、rohm(罗姆)、matsushita(松下)、sanyo(三洋)、nec、fujitsu(富士通)、fuji electric(富士电子)和sanken(三肯);美国企业为4家——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fairchild semiconductor(飞兆半导体)、international rectifier(国际整流器公司)和vishay(威旭半导体),欧洲企业有3家——philips semiconductor(飞利浦半导体)、infineon(英飞凌)和st microeletrorics(意法半导体),韩国企业1家——kec(韩国电子)、中国台湾企业1家——光宝集团(liteon group)。其中排名前三位的企业——意法半导体、飞兆和安森美均为功率分立器件领域的领先企业,从而显示出功率分立器件厂商在国内市场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这20家企业2005年的市场销售额合计为417.17亿元,占市场总规模的64.9%,这表明国内分立器件市场的品牌集中度目前还不高。
目前中国分立器件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国内目前共有各类分立器件企业(包括所有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制造、封装及测试)近200家。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对国内主要分立器件企业的统计,2005年中国分立器件总产量为662.83亿支,比2004年增长了13.2%,实现销售收入90.79亿元,同比增长了31.4%。但其发展与国内市场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所需的分立器件产品50%以上仍需要依靠进口。但从长远看,随着众多跨国半导体公司将其分立器件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中国分立器件产业将很快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分立器件市场需求仍将集中在计算机与外设、网络通信等传统领域。与此同时,节能灯、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电子显示等行业正在成为分立器件的新兴应用市场。面对这一趋势,各企业应聚集优势,不断创新,以实现市场开拓的新突破。
下一篇:“超龙计划”重启国人信心
热门点击
- 时评: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
- 专家揭露微电子行业造假内幕
- “超龙计划”重启国人信心
- 日本厂商:TFT液晶产业的真正链主
- TD-SCDMA五大突出优势
- 周其仁:汉芯故事的另一面
- 飞利浦拆分半导体业务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
- WAPI联盟之后该做些什么
- 台湾液晶巨头大举进入内地
- IC设计风险投资前期冷中后期热
推荐电子资讯
- 最差劲科技合作品盘点
- 最差劲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达: 看到这个不得... [详细]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