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单 片 机

用8位单片机实现串口-以太网转换器

发布时间:2007/9/10 0:00:00 访问次数:562

    摘要:用8位单片机8031和ISA总线网卡,实现RS485串行设备与以太网的连接,以传送控制信令和数据文件。程序设计采用C51语言,便于移植和调试。

    关键词:以太网 串行通讯 单片机 C51

单片机或微控制器(MCU)(也称为嵌入式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系统都是以MCU为核心,与监测、伺服、指示设备配合实现一定的功能。以太网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局域网之一,现已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信息设施,是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如果嵌入式系统能够连接到Internet,则可以方便、低廉地将信息传送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将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相连的主要困难在于:Internet的各种通信协议对存储器、运算速度等的要求比较高;而嵌入式系统中除部分32位处理器外,大量存在的8位和16位MCU,支持TCP/IP等Internet协议将占用大量系统资源,影响本来的功能或根本不可能实现。

本文用8031单片机和RTL8019AS网卡实现了RS485串口设备数据文件通过以太网传输到远端计算机的功能。

1 串行通讯

串行通讯在通讯领域被广泛应用。RS232接口已成计算机、计算机外设、交换机和许多通讯设备的标准接口。在我国工业总线的应用中,RS485、RS422使用最为普遍。

在串行接口连接中,按连接方式可分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无连接原理比较简单,通讯双方无握手过程。一方如有数据需要发送,则立即通过串行接口发送出去,另一方被动接收。该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通讯速率,但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如语音、图像等。而面向连接方式则不同。甲方有数据发送请求时,向乙方发送“请求发送数据”命令;乙方收到后,如准备就绪,则回送确认信息;甲方得到乙方的确认后方可发送数据。大多数情况下,乙方要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发送“通讯终止”命令;否则发送“重发”命令。面向连接的串行通讯过程实现起来要复杂得多,通常用于数据文件的传输。

2 以太网的物理传输帧

标准IEEE802.3帧结构由七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除了数据域的长度不固定外,其他部分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在发送数据时,帧头、起始位和校验位都是网卡自动添加;在接收数据时,帧头和起始位将被网卡自动跳过,即网步一旦检测到有效帧头和帧超始位,就认为有有效数据开始,并将有效数据存入接收缓冲环。

表1 标准IEEE802.3帧结构

帧头 起始位 目的地址 源地址 数据长度 数据域 校验位
62位 2位 48位 48位 16位 不超过1500字节 32位

    摘要:用8位单片机8031和ISA总线网卡,实现RS485串行设备与以太网的连接,以传送控制信令和数据文件。程序设计采用C51语言,便于移植和调试。

    关键词:以太网 串行通讯 单片机 C51

单片机或微控制器(MCU)(也称为嵌入式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系统都是以MCU为核心,与监测、伺服、指示设备配合实现一定的功能。以太网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局域网之一,现已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信息设施,是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如果嵌入式系统能够连接到Internet,则可以方便、低廉地将信息传送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将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相连的主要困难在于:Internet的各种通信协议对存储器、运算速度等的要求比较高;而嵌入式系统中除部分32位处理器外,大量存在的8位和16位MCU,支持TCP/IP等Internet协议将占用大量系统资源,影响本来的功能或根本不可能实现。

本文用8031单片机和RTL8019AS网卡实现了RS485串口设备数据文件通过以太网传输到远端计算机的功能。

1 串行通讯

串行通讯在通讯领域被广泛应用。RS232接口已成计算机、计算机外设、交换机和许多通讯设备的标准接口。在我国工业总线的应用中,RS485、RS422使用最为普遍。

在串行接口连接中,按连接方式可分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无连接原理比较简单,通讯双方无握手过程。一方如有数据需要发送,则立即通过串行接口发送出去,另一方被动接收。该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通讯速率,但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如语音、图像等。而面向连接方式则不同。甲方有数据发送请求时,向乙方发送“请求发送数据”命令;乙方收到后,如准备就绪,则回送确认信息;甲方得到乙方的确认后方可发送数据。大多数情况下,乙方要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正确发送“通讯终止”命令;否则发送“重发”命令。面向连接的串行通讯过程实现起来要复杂得多,通常用于数据文件的传输。

2 以太网的物理传输帧

标准IEEE802.3帧结构由七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除了数据域的长度不固定外,其他部分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在发送数据时,帧头、起始位和校验位都是网卡自动添加;在接收数据时,帧头和起始位将被网卡自动跳过,即网步一旦检测到有效帧头和帧超始位,就认为有有效数据开始,并将有效数据存入接收缓冲环。

表1 标准IEEE802.3帧结构

帧头 起始位 目的地址 源地址 数据长度 数据域 校验位
62位 2位 48位 48位 16位 不超过1500字节 32位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