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在衰落移动信道中国象传输的神经网络译码方法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494

作者: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1) 刘福太 刘华章 李玉光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采用(2,1,3)卷积码,仿真和讨论了标准图象通过具有四种不同调制方式和两种不同车速的八个移动信道的神经网络译码器性能,并且研究了在移动信道中卷积码快衰落特征对图象传输可靠性的影响和纠错性能。我们得到一些重要的结果和提出一些移动通信系统中图象传输的建议。 关键词:神经网络 图象处理 移动信道

1.引言

移动信道图象传输成为继移动信道高速数字声音传输之后的又一先进形式,由于移动环境中快衰落特征的影响,图象数字传输可靠性的问题成为新的研究主题。

我们利用已经产生的移动快衰落信道作为数字声音传输的背景,移动数字声音数据传输可靠性作为目标,采用bch码、卷积码和交织方法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和得到了一些结果[1][2]。 在固定通信环境中信道的影响是,没有压缩图象数据传输具有“雪花点”状干扰,如果图象压缩后数据传输则造成“方块”状干扰,并且它们都反映了信道的随机特性。采用卷积码,图象的质量变得非常好,没有压缩图象的性能比压缩图象的性能感官上明显好得多[3]。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2,1,3)卷积码,仿真和讨论了一个标准图象(256×256,8bit/point)传输通过包含四种不同调制方式和两种不同车速的八个移动信道的抗干扰问题。通过改变车速和调制方式来改变模型参数,比较和分析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对图象质量的影响,以及卷积码交织技术的性能改进情况。

2.图象传输系统

整个图象传输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图象采集编码部分、通信部分和神经网络(nn)译码恢复部分。图象传输信道采用移动数字信道[4],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3.移动信道模型 信道1: fsk, 300bits/s, 车速:40km/h

信道2:dpsk, 1200bits/s, 车速:40km/h

信道3:qpsk,2400bits/s,车速:40km/h

信道4:8psk,4800bits/s,车速:40km/h

信道5:fsk,300bits/s,车速:100km/h

信道6:dpsk,1200bits/s,车速:100km/h

信道7:qpsk,2400bits/s,车速:100km/h

信道8:8psk,4800bits/s,车速:100km/h 设计移动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抗干扰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利用信道模型合理地、准确地描述这种特殊信道的误码特征,这称之为:信道模化问题;二是在给定的信道模型基础上,讨论不同编码方案的纠错性能。

移动数字信道是一种典型的突发与随机错误并存的混合信道,以多经效应和阴影效应为主要干扰,其它各种类型干扰共存的复杂的通信信道,使通信质量大大降低,信息丢失严重,使经典的固定通信环境下(无长突发误码干扰)通常采用的纠错抗干扰方案面临新的挑战。研究表明移动信道可以由简单分群的markov模型仿真[5][6]。

简单分群的markov模型(见图2),它只有一个错误状态,其余n-1个状态都是无误状态,而且各无误状态间不能转移。图2中显示的不同参数可由差错序列的无误串分布g(m)即p(0m/1)完全确定。曲线方程如下表示:

其中ai(i=1,2,...n-1),(j(j=1,2,...,n-1)代表最佳曲线拟合参数,x代表无误串长度。根据文献[6],令x=m, n=4,4状态模型参数就确定了。其状态转

作者: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1) 刘福太 刘华章 李玉光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采用(2,1,3)卷积码,仿真和讨论了标准图象通过具有四种不同调制方式和两种不同车速的八个移动信道的神经网络译码器性能,并且研究了在移动信道中卷积码快衰落特征对图象传输可靠性的影响和纠错性能。我们得到一些重要的结果和提出一些移动通信系统中图象传输的建议。 关键词:神经网络 图象处理 移动信道

1.引言

移动信道图象传输成为继移动信道高速数字声音传输之后的又一先进形式,由于移动环境中快衰落特征的影响,图象数字传输可靠性的问题成为新的研究主题。

我们利用已经产生的移动快衰落信道作为数字声音传输的背景,移动数字声音数据传输可靠性作为目标,采用bch码、卷积码和交织方法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和得到了一些结果[1][2]。 在固定通信环境中信道的影响是,没有压缩图象数据传输具有“雪花点”状干扰,如果图象压缩后数据传输则造成“方块”状干扰,并且它们都反映了信道的随机特性。采用卷积码,图象的质量变得非常好,没有压缩图象的性能比压缩图象的性能感官上明显好得多[3]。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2,1,3)卷积码,仿真和讨论了一个标准图象(256×256,8bit/point)传输通过包含四种不同调制方式和两种不同车速的八个移动信道的抗干扰问题。通过改变车速和调制方式来改变模型参数,比较和分析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对图象质量的影响,以及卷积码交织技术的性能改进情况。

2.图象传输系统

整个图象传输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图象采集编码部分、通信部分和神经网络(nn)译码恢复部分。图象传输信道采用移动数字信道[4],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3.移动信道模型 信道1: fsk, 300bits/s, 车速:40km/h

信道2:dpsk, 1200bits/s, 车速:40km/h

信道3:qpsk,2400bits/s,车速:40km/h

信道4:8psk,4800bits/s,车速:40km/h

信道5:fsk,300bits/s,车速:100km/h

信道6:dpsk,1200bits/s,车速:100km/h

信道7:qpsk,2400bits/s,车速:100km/h

信道8:8psk,4800bits/s,车速:100km/h 设计移动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抗干扰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利用信道模型合理地、准确地描述这种特殊信道的误码特征,这称之为:信道模化问题;二是在给定的信道模型基础上,讨论不同编码方案的纠错性能。

移动数字信道是一种典型的突发与随机错误并存的混合信道,以多经效应和阴影效应为主要干扰,其它各种类型干扰共存的复杂的通信信道,使通信质量大大降低,信息丢失严重,使经典的固定通信环境下(无长突发误码干扰)通常采用的纠错抗干扰方案面临新的挑战。研究表明移动信道可以由简单分群的markov模型仿真[5][6]。

简单分群的markov模型(见图2),它只有一个错误状态,其余n-1个状态都是无误状态,而且各无误状态间不能转移。图2中显示的不同参数可由差错序列的无误串分布g(m)即p(0m/1)完全确定。曲线方程如下表示:

其中ai(i=1,2,...n-1),(j(j=1,2,...,n-1)代表最佳曲线拟合参数,x代表无误串长度。根据文献[6],令x=m, n=4,4状态模型参数就确定了。其状态转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