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一种芯片内部稳压电源的实现

发布时间:2007/8/24 0:00:00 访问次数:757


摘 要:介绍和分析了一种用于PWM控制器内部的稳压电路,采用双极线路结构和4μm工艺。经过PSPICE仿真,它具有0.176mV/V的稳压系数和60dB的纹波抑制比和较低温度系数。
关键词:双极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控制器;稳压器


1 引 言
随着SOC的发展,在芯片内部集成稳压电路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随着电路与系统的复杂化,对片内稳压器的要求与分立稳压器有所不同。比如,高速PWM控制IC对开关频率和稳定度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有更高性能指标的内部稳压器,本文介绍的一种高速PWM控制IC内部稳压器采用独特的线路结构,具有稳压系数低、电源抑制比高、温漂低等特点,较好的满足芯片的整体要求,希望对SOC的设计有所借鉴。

2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电路组成
这部分电路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属于串联式稳压器。本电路由欠压锁定电路、前级基准、带隙基准源、误差放大器、调整元件、取样电路、保护电路组成。

欠压锁定电路主要由施密特比较器构成,采用了特殊的电路结构,从而使这一级电路稳定系数和温漂比较低。
带隙基准源由Q3、Q13、R5、R6、Q15、Q8组成,其中Q15、Q8为基准源的有源负载。
误差放大器由Q1、Q2、Q5、Q6 、Q7、Q8组成,其中Q5、Q6为有源负载, Q7、Q8共基极,有利于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又比较对称,有利于提高共模抑制比。
调整元件由QT14、Q15构成达林顿复合管:
R7、R8为取样电阻.。为了分析主要问题,在这里把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电路省略了。

2.2 工作原理
从电网变压过来的直流电压VCC通过施密特比较器,当VCC>9.2V(V+)时开启欠压锁定电路,从而启动Q9,Q10构成的恒流源给Q11、Q12提供偏置,同时基准源工作起来,通过取样电阻R7,R8分压可得输出电压:VREF=(R7+R8)/R8×Vref≈5.1V。


当输出VREF因外界不稳定引起过压或过流等,调整管使之重新稳定,其调整过程是:
VREF ↑→取样分压 VC ↑→Q3 更导通→V3C↓即 V2B↓→Q2更导通→输出 ⊿ID=2⊿I2↑
经Q7、Q8放大为⊿I11E=4β⊿I2,因为 I11C=I11E,所以此时I11C大大增加,从而VF下降,这样Q10导通能力下降,从而 I10C减少,I14B减少, 经过Q14、Q15放大 VREF迅速下降回到5.1V.


当输入电压VCC下降低于8.4V,欠压锁定,电路处于关断状态;当电路过流、过压太大时,通过保护电路也使之关断。

3.关键电路的实现
影响稳压器性能的因素有:电压调整率、稳压系数、温度系数和噪声系数,而高电压调整率是获得低噪声和低温漂的前提。为了增加稳压器的稳定,设计了由前级基准电路V1构成的预稳电路,把电网波动尽量减少(如图2所示)。


3.1 基准电压源
基准源的稳定性对电源的电压调整率影响很大。为了获得较高电源抑制比和低温度系数,我们用高精度、低温漂的带隙基准源。
由半导体集成电路理论[2] ,从图2-1可知:
取Q3、Q13发射极面积比A3:A13=7:1,当Q3、Q13基极提供适当的偏置,采用热电压VT的正温度系数和Vbe2的负温度系数相补偿,可以使∂Vc/∂T=0.,因此

3.2 误差放大器
误差放大器的基准输入端与基准电源电路相连。它的放大倍数和温漂的大小是稳压电源稳定系数、纹波抑制比和温度系数等的决定因素。下面分别讨论。
1)对稳压系数的影响
根据稳压系数的定义[3],结合图2得

式中 VL――放大器输出电压
Vi――放大器输入电压
N――取样比
KV――误差放大器放大倍数
Rb――加在T2的基级输入电阻
RZ――加在T1的基极输入电阻
R2E――T2发射极电阻


由(2)式可知,要提高稳定度,即要减少稳压系数,可用两种方法实现:
一种是增大取样比N,这样加到比较器的那部分电压变化愈大,反馈愈强。但是由于输出电压 VREF=VC/N,所以N受到限制。


另一种方法是提高误差放大器放大倍数KV ,这可以从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增大比较放大器的级数,但这样温漂也厉害;第二种采用了恒流源负载Q5、Q6,其交流负载大、直流负载小的特点使R2E很大,而且温漂小,在本电路中采用了后一种。


2) 对温漂的影响
由于Q1、Q2很对称,所以温漂可以互相抵消。输出电压的温漂就主要由⊿VB决定,而⊿VB由基准源决定,带隙基准源温漂低,因此放大器温漂很小。


3) 对输出纹波电压的影响
输入电压中含有波纹电压,这些波纹电压可以看作输入电压不稳定引起的,稳压器的强烈负反馈使输出波纹大大减少,由稳定系数的定义,输出波纹电压:Vno=SVniVO/VI


摘 要:介绍和分析了一种用于PWM控制器内部的稳压电路,采用双极线路结构和4μm工艺。经过PSPICE仿真,它具有0.176mV/V的稳压系数和60dB的纹波抑制比和较低温度系数。
关键词:双极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控制器;稳压器


1 引 言
随着SOC的发展,在芯片内部集成稳压电路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随着电路与系统的复杂化,对片内稳压器的要求与分立稳压器有所不同。比如,高速PWM控制IC对开关频率和稳定度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有更高性能指标的内部稳压器,本文介绍的一种高速PWM控制IC内部稳压器采用独特的线路结构,具有稳压系数低、电源抑制比高、温漂低等特点,较好的满足芯片的整体要求,希望对SOC的设计有所借鉴。

2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电路组成
这部分电路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属于串联式稳压器。本电路由欠压锁定电路、前级基准、带隙基准源、误差放大器、调整元件、取样电路、保护电路组成。

欠压锁定电路主要由施密特比较器构成,采用了特殊的电路结构,从而使这一级电路稳定系数和温漂比较低。
带隙基准源由Q3、Q13、R5、R6、Q15、Q8组成,其中Q15、Q8为基准源的有源负载。
误差放大器由Q1、Q2、Q5、Q6 、Q7、Q8组成,其中Q5、Q6为有源负载, Q7、Q8共基极,有利于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又比较对称,有利于提高共模抑制比。
调整元件由QT14、Q15构成达林顿复合管:
R7、R8为取样电阻.。为了分析主要问题,在这里把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电路省略了。

2.2 工作原理
从电网变压过来的直流电压VCC通过施密特比较器,当VCC>9.2V(V+)时开启欠压锁定电路,从而启动Q9,Q10构成的恒流源给Q11、Q12提供偏置,同时基准源工作起来,通过取样电阻R7,R8分压可得输出电压:VREF=(R7+R8)/R8×Vref≈5.1V。


当输出VREF因外界不稳定引起过压或过流等,调整管使之重新稳定,其调整过程是:
VREF ↑→取样分压 VC ↑→Q3 更导通→V3C↓即 V2B↓→Q2更导通→输出 ⊿ID=2⊿I2↑
经Q7、Q8放大为⊿I11E=4β⊿I2,因为 I11C=I11E,所以此时I11C大大增加,从而VF下降,这样Q10导通能力下降,从而 I10C减少,I14B减少, 经过Q14、Q15放大 VREF迅速下降回到5.1V.


当输入电压VCC下降低于8.4V,欠压锁定,电路处于关断状态;当电路过流、过压太大时,通过保护电路也使之关断。

3.关键电路的实现
影响稳压器性能的因素有:电压调整率、稳压系数、温度系数和噪声系数,而高电压调整率是获得低噪声和低温漂的前提。为了增加稳压器的稳定,设计了由前级基准电路V1构成的预稳电路,把电网波动尽量减少(如图2所示)。


3.1 基准电压源
基准源的稳定性对电源的电压调整率影响很大。为了获得较高电源抑制比和低温度系数,我们用高精度、低温漂的带隙基准源。
由半导体集成电路理论[2] ,从图2-1可知:
取Q3、Q13发射极面积比A3:A13=7:1,当Q3、Q13基极提供适当的偏置,采用热电压VT的正温度系数和Vbe2的负温度系数相补偿,可以使∂Vc/∂T=0.,因此

3.2 误差放大器
误差放大器的基准输入端与基准电源电路相连。它的放大倍数和温漂的大小是稳压电源稳定系数、纹波抑制比和温度系数等的决定因素。下面分别讨论。
1)对稳压系数的影响
根据稳压系数的定义[3],结合图2得

式中 VL――放大器输出电压
Vi――放大器输入电压
N――取样比
KV――误差放大器放大倍数
Rb――加在T2的基级输入电阻
RZ――加在T1的基极输入电阻
R2E――T2发射极电阻


由(2)式可知,要提高稳定度,即要减少稳压系数,可用两种方法实现:
一种是增大取样比N,这样加到比较器的那部分电压变化愈大,反馈愈强。但是由于输出电压 VREF=VC/N,所以N受到限制。


另一种方法是提高误差放大器放大倍数KV ,这可以从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增大比较放大器的级数,但这样温漂也厉害;第二种采用了恒流源负载Q5、Q6,其交流负载大、直流负载小的特点使R2E很大,而且温漂小,在本电路中采用了后一种。


2) 对温漂的影响
由于Q1、Q2很对称,所以温漂可以互相抵消。输出电压的温漂就主要由⊿VB决定,而⊿VB由基准源决定,带隙基准源温漂低,因此放大器温漂很小。


3) 对输出纹波电压的影响
输入电压中含有波纹电压,这些波纹电压可以看作输入电压不稳定引起的,稳压器的强烈负反馈使输出波纹大大减少,由稳定系数的定义,输出波纹电压:Vno=SVniVO/VI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