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业面对发展瓶颈“性能”如何胜“马力”
发布时间:2007/8/28 0:00:00 访问次数:499
一直以来,速度的提升都是处理器厂商进行市场推广时的杀手锏,然而当前散热和成品率问题的出现却使处理器主频的提升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面对这一难题,大多数厂商都改变了未来的产品研发战略,在不久的将来,处理器产业将同汽车产业一样,用户最为关注的不再是速度(马力),而是产品的性能(功能)。 消费者已经习惯于处理器速度的提升,然而芯片厂商却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产品的功能。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新型处理器的推广将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从消费者的观点来看,厂商进行市场推广所倡导的理念并不十分具有说服力;而对于厂商来言,市场推广就是出售已经拥有的东西,因此它们别无选择。
数十年来,芯片厂商一直都在不断提升处理器的速度,而速度提升的幅度则由若干年前的兆赫增加到了近年来的千兆赫。一直以来,IBM和英特尔等厂商都能够在业界预测的期限之内使处理器主频更上层楼,同时也让消费者们心甘情愿的掏空钱包。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形仍然在继续,然而在过去一年内处理器主频的增长幅度已经大不如前,例如英特尔处理器的主频仅由3.2ghz提升至3.6ghz。
厂商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处理器的散热问题。随着速度的不断提升,处理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让笔记本电脑变得烫手,同时也造成大量芯片在生产时就被烧掉,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
面对这一局面,多家处理器厂商都改变了产品研发计划。最近几个月,英特尔和Sun停止了开发更高速处理器的计划,因为处理器主频的提升不足以让它们收回投资;由于IBM生产的新型G5处理器数量过少,苹果计算机被迫将新型iMac的推出时间由7月推迟到9月;7月30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将在明年推出主频4GHz的处理器,而不是在原计划的今年第四季度。
《微处理器报告》的主编凯文-科威尔(Kevin Krewell)表示:“英特尔在3.6GHz处理器的生产上仍然存在问题。” Insight64的处理器分析师内森-布鲁克伍德(Nathan Brookwood)则称,5GHz的处理器要到2007年或更晚才能在计算机中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厂商所能做的只有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速度以外,这一转移的过程目前已经开始。今年三月,英特尔改变了该公司处理器产品传统的命名方法,新的处理器名称中不再包含主频信息;而AMD方面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行“真实性能计划”(True Performance Initiative),鼓励用户购买最需要的产品,而不是速度最快的产品。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未来处理器的一些端倪。首先由于病毒日益成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的梦魇,因此安全将是未来处理器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将在2004年底推出的部分处理器就已经支持了微软的NX技术,通过该技术处理器可以有效的防止特定的病毒。
然而,多核心却将是未来处理器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它的概念并不复杂,那就是与其在一块基板上安放一个发热量巨大的4GHz处理器,还不如在上面安放两个发热量较小的2GHz处理器。一家个人计算机公司的CEO表示:“由于处理器主频的提升遇到了瓶颈,多核心必然将成为主流。对于厂商而言,如果要销售更多的处理器,就必须推出新产品,在速度无法继续提升的前提下采用多核心是它们不二的选择。”
很显然,多核心处理器将提升计算机的性能,特别是在用户将个人计算机作为家庭娱乐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假设这样一种情形,一名用户一边使用个人计算机录制最新的电视节目,一边通过VoIP技术同亲朋好友打电话,如果它的个人计算机采用了双核心处理器,那么该处理器的两个核心就可以分别处理一项任务,而不是像单核心处理器那样需要在不同任务间切换。科威尔称,如果用户在采用多核心处理器时应用相应的支持软件,性能可以提升50%到80%。
多核心处理器将很快进入市场,据最新消息英特尔和AMD将在2005年底推出双核心处理器;IBM也有一个类似的时间表,它的新产品将应用于计算机和其它各种产品,其中包括索尼的下一代PlayStation游戏机;Sun则正在实施最为激进的多核心处理器计划,该公司计划在一片芯片上安放8个核心。
当然,多核心处理器也并不是厂商们的万能钥匙,在未来几年内单核心处理器仍将是市场的主流。同时,向消费者灌输多核心处理器的概念也并不容易,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知道处理器主频的提升并不能带来相应性能的提高,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主频越高,性能越佳”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这意味着未来厂商要推广多核心处理器还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布鲁克伍德认为,未来的处理器产业将同汽车产业十分类似。他说,在数年以前,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已经不再将马力作为考虑
一直以来,速度的提升都是处理器厂商进行市场推广时的杀手锏,然而当前散热和成品率问题的出现却使处理器主频的提升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面对这一难题,大多数厂商都改变了未来的产品研发战略,在不久的将来,处理器产业将同汽车产业一样,用户最为关注的不再是速度(马力),而是产品的性能(功能)。 消费者已经习惯于处理器速度的提升,然而芯片厂商却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产品的功能。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新型处理器的推广将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从消费者的观点来看,厂商进行市场推广所倡导的理念并不十分具有说服力;而对于厂商来言,市场推广就是出售已经拥有的东西,因此它们别无选择。
数十年来,芯片厂商一直都在不断提升处理器的速度,而速度提升的幅度则由若干年前的兆赫增加到了近年来的千兆赫。一直以来,IBM和英特尔等厂商都能够在业界预测的期限之内使处理器主频更上层楼,同时也让消费者们心甘情愿的掏空钱包。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形仍然在继续,然而在过去一年内处理器主频的增长幅度已经大不如前,例如英特尔处理器的主频仅由3.2ghz提升至3.6ghz。
厂商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处理器的散热问题。随着速度的不断提升,处理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让笔记本电脑变得烫手,同时也造成大量芯片在生产时就被烧掉,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
面对这一局面,多家处理器厂商都改变了产品研发计划。最近几个月,英特尔和Sun停止了开发更高速处理器的计划,因为处理器主频的提升不足以让它们收回投资;由于IBM生产的新型G5处理器数量过少,苹果计算机被迫将新型iMac的推出时间由7月推迟到9月;7月30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将在明年推出主频4GHz的处理器,而不是在原计划的今年第四季度。
《微处理器报告》的主编凯文-科威尔(Kevin Krewell)表示:“英特尔在3.6GHz处理器的生产上仍然存在问题。” Insight64的处理器分析师内森-布鲁克伍德(Nathan Brookwood)则称,5GHz的处理器要到2007年或更晚才能在计算机中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厂商所能做的只有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速度以外,这一转移的过程目前已经开始。今年三月,英特尔改变了该公司处理器产品传统的命名方法,新的处理器名称中不再包含主频信息;而AMD方面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行“真实性能计划”(True Performance Initiative),鼓励用户购买最需要的产品,而不是速度最快的产品。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未来处理器的一些端倪。首先由于病毒日益成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的梦魇,因此安全将是未来处理器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将在2004年底推出的部分处理器就已经支持了微软的NX技术,通过该技术处理器可以有效的防止特定的病毒。
然而,多核心却将是未来处理器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它的概念并不复杂,那就是与其在一块基板上安放一个发热量巨大的4GHz处理器,还不如在上面安放两个发热量较小的2GHz处理器。一家个人计算机公司的CEO表示:“由于处理器主频的提升遇到了瓶颈,多核心必然将成为主流。对于厂商而言,如果要销售更多的处理器,就必须推出新产品,在速度无法继续提升的前提下采用多核心是它们不二的选择。”
很显然,多核心处理器将提升计算机的性能,特别是在用户将个人计算机作为家庭娱乐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假设这样一种情形,一名用户一边使用个人计算机录制最新的电视节目,一边通过VoIP技术同亲朋好友打电话,如果它的个人计算机采用了双核心处理器,那么该处理器的两个核心就可以分别处理一项任务,而不是像单核心处理器那样需要在不同任务间切换。科威尔称,如果用户在采用多核心处理器时应用相应的支持软件,性能可以提升50%到80%。
多核心处理器将很快进入市场,据最新消息英特尔和AMD将在2005年底推出双核心处理器;IBM也有一个类似的时间表,它的新产品将应用于计算机和其它各种产品,其中包括索尼的下一代PlayStation游戏机;Sun则正在实施最为激进的多核心处理器计划,该公司计划在一片芯片上安放8个核心。
当然,多核心处理器也并不是厂商们的万能钥匙,在未来几年内单核心处理器仍将是市场的主流。同时,向消费者灌输多核心处理器的概念也并不容易,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知道处理器主频的提升并不能带来相应性能的提高,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主频越高,性能越佳”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这意味着未来厂商要推广多核心处理器还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布鲁克伍德认为,未来的处理器产业将同汽车产业十分类似。他说,在数年以前,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已经不再将马力作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