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用高效开关电源优化高速通讯产品的电源设计

发布时间:2007/8/23 0:00:00 访问次数:345


MAXIM北京办事处  吴 忠  

        高速通讯产品(如ADSL、ROUTER等)通常需要一路或多路低电压供电电源,如3.3V、2.5V,甚至1.8V,由于MCU或DSP处理速率很高,因此消耗电流也很大,比如16路ADSL局端板的3.3V电源需要高达8A的电源,而1.8V电源需要的供电电流则更大(达10A)。虽然传统的开关电源模块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但在成本、体积、热损耗等方面仍给电流设计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本文介绍几种优化电源设计的实际电路,以供参考。

        1 利用开关电源模块

        众所周知,开关电源模块具有使用简单、可靠性高、EMI噪声低等优点,因此深得产品设计为员的喜爱,并成为通讯电源的首选方案。传统的通讯产品需要的电源数目较少,且通常以+5V为主电源,开关电源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随着高速、宽带通讯产品的出现,DSP或MCU所需要的供电电压越来越低,内核电压已降至3.3V、2.5V甚至1.8V。另外,为了能与外部芯片例如ELASH、SDRAM及其它外围器件接口,还需要5V、3.3V供电电压。对于这类需要多组电源供电的产品,电源设计面临着体积大、价格昂贵、低压大电流输出,特别是多路输出时效率较低等诸多挑战。如果完全采用电源模块,会使产品成本增加、系统供电压力增大,更重要的是,所占线路板面积较大,从而造成系统PCB布局困难。因此,设计时需合理的将电源模块与DC-DC转换芯片相结合,对电源进行优化设计。

        2 利用线性调节器获得低压输出

    有些设计为员利用线性稳压器从5V或3.3V电源中采用降压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3.3V、2.5V或1.8V电压。这在系统所需低压电源电流较小时(如几百mA),采用图1所示电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不仅如此,由于线性电源具有干扰小、输出噪声低等优点,它还能为DSP或MCU内核提供很稳定的电压。然而,如果内核需要低压电流较大时,譬如,有的16路ADSL可能需要1.8V电源提供10A的输出电流、千兆以太网交换系统可能要求3.3V电源提供8A的电流。对于前者,如果是从3.3V电源中采用线性电源降压方式获得1.8V,则该电源消耗的功率为:P1=(3.3V-1.8V)×10=17W,转换效率仅为:POUT/(P1+POUT)=18/33=54%。除此之外,该电源为了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占用很大的PCB面积以便散热,同时负载还需要与该电源保持一定距离,否则,系统性能会由于温升太高而受到影响。

        3 采用升压型DC/DC开关变换器

    如果系统外围器件所需要的3.3V或5V电源电流较小,比如2A以下,而DSP或MCU所需的3.3V2或.5V电源电流较大,比如5A以上,则图2所示电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当然也可采用图3所示的降压方案,但它会消耗更多热量,因此占用更多的PCB。假定+5V/40W电源模块与+3.3V/35W模块具有相机价格和相同的转换效率(85%),并假定图2与图3中的开关电源具有相同的变换效率(90%),则升压电路输入功率为11.1W;而降压电路输入功率为18.3W,因此5V电源模块需要的总功率为37.3W的输入功率,而3.3V模块只需要27.6W就可满足供电要求。因此,采用图2方案可有效减小功耗。

        4 采用降压开关电源

    设计电源除了功耗、价格、体积等因素必须考虑外,电源的输出噪声,特别是输出纹波的大小也必须考虑。如果DSP或MCU内核消耗的电流保持不变(如5A),而工作电压降低到1.8V,外围电路的供电要求为+3.3V/2A。此时如果继续采用图2方案,那么,电路中的前级开关电源模块在将高输入电压(如-48V)直接变换到内核所需的+1.8V/5A电压时,其输出噪声通常会超过内核电压所允许的波动范围(±50mV~±100mV)虽然增加滤波电路会降低噪声,但占用PCB面积较大;同,由于1.8V输出的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比+3.3V输出的开关电路的效率更低,因此热损耗更大。加之,还需要由它升压提供3.3V/2A电源,进一步加剧了发热问题。如果利用图3所示的降压型电路,由DC/DC转换模块提供3.3V电源,由于图中的MAX1714的偏置电压最低不小于4.5V,因此


MAXIM北京办事处  吴 忠  

        高速通讯产品(如ADSL、ROUTER等)通常需要一路或多路低电压供电电源,如3.3V、2.5V,甚至1.8V,由于MCU或DSP处理速率很高,因此消耗电流也很大,比如16路ADSL局端板的3.3V电源需要高达8A的电源,而1.8V电源需要的供电电流则更大(达10A)。虽然传统的开关电源模块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但在成本、体积、热损耗等方面仍给电流设计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本文介绍几种优化电源设计的实际电路,以供参考。

        1 利用开关电源模块

        众所周知,开关电源模块具有使用简单、可靠性高、EMI噪声低等优点,因此深得产品设计为员的喜爱,并成为通讯电源的首选方案。传统的通讯产品需要的电源数目较少,且通常以+5V为主电源,开关电源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随着高速、宽带通讯产品的出现,DSP或MCU所需要的供电电压越来越低,内核电压已降至3.3V、2.5V甚至1.8V。另外,为了能与外部芯片例如ELASH、SDRAM及其它外围器件接口,还需要5V、3.3V供电电压。对于这类需要多组电源供电的产品,电源设计面临着体积大、价格昂贵、低压大电流输出,特别是多路输出时效率较低等诸多挑战。如果完全采用电源模块,会使产品成本增加、系统供电压力增大,更重要的是,所占线路板面积较大,从而造成系统PCB布局困难。因此,设计时需合理的将电源模块与DC-DC转换芯片相结合,对电源进行优化设计。

        2 利用线性调节器获得低压输出

    有些设计为员利用线性稳压器从5V或3.3V电源中采用降压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3.3V、2.5V或1.8V电压。这在系统所需低压电源电流较小时(如几百mA),采用图1所示电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不仅如此,由于线性电源具有干扰小、输出噪声低等优点,它还能为DSP或MCU内核提供很稳定的电压。然而,如果内核需要低压电流较大时,譬如,有的16路ADSL可能需要1.8V电源提供10A的输出电流、千兆以太网交换系统可能要求3.3V电源提供8A的电流。对于前者,如果是从3.3V电源中采用线性电源降压方式获得1.8V,则该电源消耗的功率为:P1=(3.3V-1.8V)×10=17W,转换效率仅为:POUT/(P1+POUT)=18/33=54%。除此之外,该电源为了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占用很大的PCB面积以便散热,同时负载还需要与该电源保持一定距离,否则,系统性能会由于温升太高而受到影响。

        3 采用升压型DC/DC开关变换器

    如果系统外围器件所需要的3.3V或5V电源电流较小,比如2A以下,而DSP或MCU所需的3.3V2或.5V电源电流较大,比如5A以上,则图2所示电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当然也可采用图3所示的降压方案,但它会消耗更多热量,因此占用更多的PCB。假定+5V/40W电源模块与+3.3V/35W模块具有相机价格和相同的转换效率(85%),并假定图2与图3中的开关电源具有相同的变换效率(90%),则升压电路输入功率为11.1W;而降压电路输入功率为18.3W,因此5V电源模块需要的总功率为37.3W的输入功率,而3.3V模块只需要27.6W就可满足供电要求。因此,采用图2方案可有效减小功耗。

        4 采用降压开关电源

    设计电源除了功耗、价格、体积等因素必须考虑外,电源的输出噪声,特别是输出纹波的大小也必须考虑。如果DSP或MCU内核消耗的电流保持不变(如5A),而工作电压降低到1.8V,外围电路的供电要求为+3.3V/2A。此时如果继续采用图2方案,那么,电路中的前级开关电源模块在将高输入电压(如-48V)直接变换到内核所需的+1.8V/5A电压时,其输出噪声通常会超过内核电压所允许的波动范围(±50mV~±100mV)虽然增加滤波电路会降低噪声,但占用PCB面积较大;同,由于1.8V输出的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比+3.3V输出的开关电路的效率更低,因此热损耗更大。加之,还需要由它升压提供3.3V/2A电源,进一步加剧了发热问题。如果利用图3所示的降压型电路,由DC/DC转换模块提供3.3V电源,由于图中的MAX1714的偏置电压最低不小于4.5V,因此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