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安装半导体器件
发布时间:2012/10/1 22:36:06 访问次数:886
表面安装AH284-WL半导体器件简称为SMD,它是在原有双列直插(DIP)器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通孔插装技术( THT)向SMT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SMT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LSI、VLSI技术的飞速发展,I/O数猛增,各种先进IC封装技术先后出现。在DIP之后出现的封装有:小外形封装( Small Outline Package.SOP)、塑封有引脚芯片载体(PlasticLeadless Chip Carrier,PLCC)、多引脚的方形扁平封装(Quad Flat Package,QFP)、无引脚陶瓷芯片体(Leadless Ceramic Chip Carrier,LCCC)、塑料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PlasticQuad Flat Pack-No Leads,PQFN)、球栅阵列形的表面封装器件(Ball Grid Array,BGA)、CSP (Chip Scale Pcakage)以及裸芯片COB和FC等,品种繁多。从SMD引脚的形状来分,其主要有下列三种形状。
1.翼形引脚( Gull-Wing)
常见的器件品种有SOP和QFP。具有翼形引脚的器件焊接后具有吸收应力的特点,因此与PCB匹配性好,这类器件引脚共面性差,特别是多引脚细间距的QFP,引脚极易损坏,贴装过程中应小心对待。
2.J形引脚(J-Lead)
常见的器件品种有SOJ和PLCC。J形引脚刚性好且间距大,共面性好,但由于引脚在元器件本体之下,故有阴影效应,焊接温度不易调节好。
3.球栅阵列( Ball Grid Array)
芯片I/O端子呈阵列式分布在器件底面上,并呈球状,占用面积小,适应于多引脚数器件的封装,常见的有BGA、CSP和FC等。这类器件焊接时也存在阴影效应,此外,器件与PCB之间CTE存在着差异,应认真对待。
不同引脚的外形及工艺性比较如表2.45所示。
4.无引线
常见的器件品种有QFN,其共面性好,但刚性大,器件与PCB之间CTE存在着差异性,应认真对待。
表面安装AH284-WL半导体器件简称为SMD,它是在原有双列直插(DIP)器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通孔插装技术( THT)向SMT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SMT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LSI、VLSI技术的飞速发展,I/O数猛增,各种先进IC封装技术先后出现。在DIP之后出现的封装有:小外形封装( Small Outline Package.SOP)、塑封有引脚芯片载体(PlasticLeadless Chip Carrier,PLCC)、多引脚的方形扁平封装(Quad Flat Package,QFP)、无引脚陶瓷芯片体(Leadless Ceramic Chip Carrier,LCCC)、塑料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PlasticQuad Flat Pack-No Leads,PQFN)、球栅阵列形的表面封装器件(Ball Grid Array,BGA)、CSP (Chip Scale Pcakage)以及裸芯片COB和FC等,品种繁多。从SMD引脚的形状来分,其主要有下列三种形状。
1.翼形引脚( Gull-Wing)
常见的器件品种有SOP和QFP。具有翼形引脚的器件焊接后具有吸收应力的特点,因此与PCB匹配性好,这类器件引脚共面性差,特别是多引脚细间距的QFP,引脚极易损坏,贴装过程中应小心对待。
2.J形引脚(J-Lead)
常见的器件品种有SOJ和PLCC。J形引脚刚性好且间距大,共面性好,但由于引脚在元器件本体之下,故有阴影效应,焊接温度不易调节好。
3.球栅阵列( Ball Grid Array)
芯片I/O端子呈阵列式分布在器件底面上,并呈球状,占用面积小,适应于多引脚数器件的封装,常见的有BGA、CSP和FC等。这类器件焊接时也存在阴影效应,此外,器件与PCB之间CTE存在着差异,应认真对待。
不同引脚的外形及工艺性比较如表2.45所示。
4.无引线
常见的器件品种有QFN,其共面性好,但刚性大,器件与PCB之间CTE存在着差异性,应认真对待。
上一篇:片式表面波滤波器
上一篇:用于表面安装的二极管有三种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