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音响技术

从DISCO舞厅中的线性系列说起

发布时间:2007/8/23 0:00:00 访问次数:505

信息来源:顶尖DJ 


线性阵列最容易迷惑人了,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区分,要想鉴别,主要有两个方法:


第一,高音垂直控制角度不能大于1度,否则85米以后必然产生干涉,同时必须说明是用什么方式控制的角度,否则一定只能是准线性阵列。


第二,在150米以后,能否清晰听出10KHZ以上的高频,往往多数人不会有机会在150米以外试听线性阵列,因此,很多品牌,都可以通过近听效果来迷惑别人。


传统音箱的中高音是通过号角聚声能,就象手电筒靠灯罩聚光一样,光线发散,射程有限,而我们的声透镜聚集声能的方式,就跟激光聚集光能的方式一样,射程更加远,声压更加强。


线性阵列(声透镜模块垂直阵列)


——研究全频声耦合拼接技术的意义


扩声的趋势已经是既增加音乐会中实际的SPL(声压级),又增加所覆盖的听从范围,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扬声器数量的增加。常规的号筒负载扬声器通常以每个音箱的水平覆盖角度来决定组合成扇形阵列,以减少导致相互抵消干涉的重叠覆盖区域,在这样的排列下,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用一个音箱来提供清晰度高的声音。为了达到最远的距离和更高的SPL(声压级)而采取的“使阵列平直”的设计,导致在不可控制的方向上的严重干涉。影响声音的质量,分析力,覆盖范围,即使按说明书排列(总是“最佳”的折中,因为单独号筒的极坐标响应随频率而变),音箱之间辐射的声波仍不能有条理地耦合,因此传统系统方案从根本上是有缺陷的,更麻烦的是由连贯性声源产生的混乱声场,浪费了声能,所以为了要达到与一个单独的清晰的声透镜垂直阵列相同的声压级,传统阵列就需要比这个声透镜垂直阵列所用音箱多几倍的数量和更大的功率,即使这样音量够大但不等于声音质量够好。


为了说明这个原理,想想我们向水中扔石子时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向水中扔一块石子,就会从石子入水的地方扩展开圆形的波纹,如果我们向水中仍一把石子,我们会看到什么是所谓混乱的波场。


如果我们向水中扔一块与那把石子一样大小和重量的大石头,我们就会看到跟扔一块小石子一样的圆波纹,不同的是其振幅非常大。如果把那把单独的石子全部粘到一起,则其效果和大石子是一样的。这说明了我们的想法,如果我们能用一些可分别运输和操作的单独的扬声器,创建一个单个的声源,那么我们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即可以提供一个总体上连贯的、可预测的声场。所以我们通过此项研究和开发,研制出完全模块化,并可调整的单一声源为特性的声透镜垂直阵列,它的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的大品牌音箱厂,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纷纷开发出自己的线性阵列,还有一些高档品牌,为了脸面,也要有线性阵列,但是声透镜垂直阵列的核心技术不是头脑一热就能做到的。根据1933年的理论,线性阵列的核心技术就是高音6K以上的耦合技术,这是世界难题,因为只有把高音的声波控制在垂直投射角度为“0”度时,线性阵列才会成立,如果真的能做到的话,那这个厂家将成为世界音响行业的老大。


我们比较所有的这些有线性阵列的厂家,了解到他们还是在用传统的号筒和相位塞结构解决投射角度问题,这对改变声波的物理特性起不到根本作用,因为它最多就能控制在垂直10度左右,那么对1个垂直阵列来说,投射不到几米,就已开始干涉了,达不到耦合的目的。


原因是:这些年来,基于行业技术的局限性,世界许多顶级知名品牌厂家,还是用传统的号筒挤压方式,但无法改变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物理特性(球型波),单只音箱的投射角度最小达到垂直10度左右,离耦合条件需要几乎为“0”度有很大差距,而号筒天生就有声染色现象(听起来不真实)。


结合其它领域的科学原理,进行研究,发明了声透镜,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称为全频声耦合拼接技术的真正开始,它是全频声耦合技术的心脏,它能改变传统声波特性,传统声波通过它改变成平行波,垂直角度已达到0.12度基本平行状态,水平角度达到120度,因不是号筒,所以没有声染色,体积也能变小,在物理声学上,近场扩展使得一个人从声透镜系统走出很远的一段距离,而声压级变化很小,这是由于系统非传统的衰减率。实际上,许多听众从很远的场地体验了近场听音享受的高保真度,改进的立体声映象和非凡的清晰度,主观上,音箱好像离你非常近而且声音就在你面前。


做为会议环境所用的音箱,会议用小型声透镜模块垂直阵列音箱的优势更加突出。


因为像报告厅,礼堂,大中型会议厅,多数表面装修都很光滑,相对回声比较大,用传统的音箱就会出现很多严重相位干涉问题,加上回音重,也就是返射声与直达声交叉在一起,形成二次干涉,话筒回授问题也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即使话筒音头不对着音箱)。而小型的会议专用声透镜垂直阵列音箱是由垂直排列的若干只全频模块组成的,每只模块的声波垂直角度是0.12度,几乎

信息来源:顶尖DJ 


线性阵列最容易迷惑人了,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区分,要想鉴别,主要有两个方法:


第一,高音垂直控制角度不能大于1度,否则85米以后必然产生干涉,同时必须说明是用什么方式控制的角度,否则一定只能是准线性阵列。


第二,在150米以后,能否清晰听出10KHZ以上的高频,往往多数人不会有机会在150米以外试听线性阵列,因此,很多品牌,都可以通过近听效果来迷惑别人。


传统音箱的中高音是通过号角聚声能,就象手电筒靠灯罩聚光一样,光线发散,射程有限,而我们的声透镜聚集声能的方式,就跟激光聚集光能的方式一样,射程更加远,声压更加强。


线性阵列(声透镜模块垂直阵列)


——研究全频声耦合拼接技术的意义


扩声的趋势已经是既增加音乐会中实际的SPL(声压级),又增加所覆盖的听从范围,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扬声器数量的增加。常规的号筒负载扬声器通常以每个音箱的水平覆盖角度来决定组合成扇形阵列,以减少导致相互抵消干涉的重叠覆盖区域,在这样的排列下,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用一个音箱来提供清晰度高的声音。为了达到最远的距离和更高的SPL(声压级)而采取的“使阵列平直”的设计,导致在不可控制的方向上的严重干涉。影响声音的质量,分析力,覆盖范围,即使按说明书排列(总是“最佳”的折中,因为单独号筒的极坐标响应随频率而变),音箱之间辐射的声波仍不能有条理地耦合,因此传统系统方案从根本上是有缺陷的,更麻烦的是由连贯性声源产生的混乱声场,浪费了声能,所以为了要达到与一个单独的清晰的声透镜垂直阵列相同的声压级,传统阵列就需要比这个声透镜垂直阵列所用音箱多几倍的数量和更大的功率,即使这样音量够大但不等于声音质量够好。


为了说明这个原理,想想我们向水中扔石子时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向水中扔一块石子,就会从石子入水的地方扩展开圆形的波纹,如果我们向水中仍一把石子,我们会看到什么是所谓混乱的波场。


如果我们向水中扔一块与那把石子一样大小和重量的大石头,我们就会看到跟扔一块小石子一样的圆波纹,不同的是其振幅非常大。如果把那把单独的石子全部粘到一起,则其效果和大石子是一样的。这说明了我们的想法,如果我们能用一些可分别运输和操作的单独的扬声器,创建一个单个的声源,那么我们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即可以提供一个总体上连贯的、可预测的声场。所以我们通过此项研究和开发,研制出完全模块化,并可调整的单一声源为特性的声透镜垂直阵列,它的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的大品牌音箱厂,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纷纷开发出自己的线性阵列,还有一些高档品牌,为了脸面,也要有线性阵列,但是声透镜垂直阵列的核心技术不是头脑一热就能做到的。根据1933年的理论,线性阵列的核心技术就是高音6K以上的耦合技术,这是世界难题,因为只有把高音的声波控制在垂直投射角度为“0”度时,线性阵列才会成立,如果真的能做到的话,那这个厂家将成为世界音响行业的老大。


我们比较所有的这些有线性阵列的厂家,了解到他们还是在用传统的号筒和相位塞结构解决投射角度问题,这对改变声波的物理特性起不到根本作用,因为它最多就能控制在垂直10度左右,那么对1个垂直阵列来说,投射不到几米,就已开始干涉了,达不到耦合的目的。


原因是:这些年来,基于行业技术的局限性,世界许多顶级知名品牌厂家,还是用传统的号筒挤压方式,但无法改变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物理特性(球型波),单只音箱的投射角度最小达到垂直10度左右,离耦合条件需要几乎为“0”度有很大差距,而号筒天生就有声染色现象(听起来不真实)。


结合其它领域的科学原理,进行研究,发明了声透镜,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称为全频声耦合拼接技术的真正开始,它是全频声耦合技术的心脏,它能改变传统声波特性,传统声波通过它改变成平行波,垂直角度已达到0.12度基本平行状态,水平角度达到120度,因不是号筒,所以没有声染色,体积也能变小,在物理声学上,近场扩展使得一个人从声透镜系统走出很远的一段距离,而声压级变化很小,这是由于系统非传统的衰减率。实际上,许多听众从很远的场地体验了近场听音享受的高保真度,改进的立体声映象和非凡的清晰度,主观上,音箱好像离你非常近而且声音就在你面前。


做为会议环境所用的音箱,会议用小型声透镜模块垂直阵列音箱的优势更加突出。


因为像报告厅,礼堂,大中型会议厅,多数表面装修都很光滑,相对回声比较大,用传统的音箱就会出现很多严重相位干涉问题,加上回音重,也就是返射声与直达声交叉在一起,形成二次干涉,话筒回授问题也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即使话筒音头不对着音箱)。而小型的会议专用声透镜垂直阵列音箱是由垂直排列的若干只全频模块组成的,每只模块的声波垂直角度是0.12度,几乎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基准电压的提供
    开始的时候,想使用LM385作为基准,HIN202EC...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