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测试测量

基于TMS320C60000 DSP的视频解码器设计及其硬件实现方案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636

        作者:上海大学电子工程系(200072)王

     栋 张兆场 马 然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一种基于tms320c6000

     dps芯片的视频***的设计。该***能脱离计算机而独立运行,且能高效实时地实现视频解码功能。因系统需要软件和硬件协同工作,故硬件实现分两步进行,以确保软件的可靠性。

    

    

     关键词:dsp

     视频 *** pld

     图像的编/解码系统有两种基本的实现方法,一种是基于微机实现,图像处理系统通过pci总线以插卡形式集成在微机系统中,数据通过pci总线或卡上所带的接口进行交换和传输;另一种脱离了微机而独立运行,利用微处理器芯片对图像进行编/解码处理来实现。这种脱机的图像处理系统由于体积小和灵活简便而受到广泛关注。微处理器芯片可以采用专用图像编/解码芯片。虽然这些芯片集成了图像处理算法,简化了系统的设计,但是由于新的图像压缩算法的不断出现以及对图像进出各种灵活控制的要求,使这些专用芯片在一些场合并不适用。而高速的通用微处理器如dsp芯片则正好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文从硬件设计方面考虑,介绍一个基于dsp芯片tms320c6000的脱机视频图像解码系统。

     1 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是针对不高于64kbit/s的码流实现的脱离计算机而独立运行的***。本***采用rs-232总线接收信号。数据接收到***之后进行解码算法处理,然后由d/a器件转换为模拟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器上显示。此种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利于调试分析。由于***采用rs-232接收信号,可以方便地通过计算机串口进行模拟调试。对于其它特定传输方式的解码,只需对数据的接收模块稍做改动即可。此外,如果需要显示到电视或其它显示设备,需修改系统最末端的器件及显示频率等,但不需改动系统核心的设计及软件。

     1.1 数据接收模块

     因rs-232信号的电平标准与dsp的电平不兼容,采用rs-232总线接收的数据需要进行电平转换。电

     平转换器件采用max232或其升级器件。

     另外,dsp芯片带有两个mcbsp(多通道缓冲串口),每个mcbsp可支持128通道的多通道操作,功能强大并且速度很快。因为rs-232信号是异步信号,而mcbsp为同步串口,接收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需要外加接收器件uart。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件)采用ti的tl16c550c或tl16c750,它接收rs-232数据,并可同时将数据存入自身所带的fifo中。uart接收的数据可通过以下方式搬移:当fifo中数据超过一定时时向dsp发出中断,同时触发dsp内的dma控制器,对uart的数据进行搬移。如果以后数据源为同步信号,例如pcm、t1、e1信号,则可以从mcbsp直接接收,以进一步简化外围电路的设计。

     1.2 电源模块

     dsp的电源采用两种电压供电[1],内核电压为1.8v,i/o电压为3.3v。并且dsp对这两个电压有上电顺序的要求,要求内核电源(cvdd)先于i/o电源(dvdd)上电。考虑到dsp的功耗问题,采用ti公司的两片电源模块tps56100[2]对dsp分别供电。

     另外,为了保证c6000芯片在电源低于要求的电平时会产生失控状态,在系统中加入了电源监控电路。该电路能确保dsp在系统加电过程中及电源电压低于一定门限值时始终处于复位状态。电源监控电路采用ti公司的tps3305[2],同时它还可接一手工复位开关以便人工控制。

     1.3 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的任务是将dsp处理后产生的原始图像显示到显示器上。由于一般显示器都是模拟输入,所以在显示模块中包含一个d/a转换器件[2],将图像的rgb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到显示器。由于显示器刷新频率较高,解码后的一帧图像要刷新几次进行显示,所以图像的显示需要严格的行同步和同步。为了将存储器的数据搬移到d/a,需要以稳定的频率将存储器数据送往d/a,在这里采用了fifo来实现此功能。在这个模块中,会有总线的共享情况,也就是说dsp既要频繁地解码后的图像数据写到存储器以供帧的重排,同时又要将显示的

        作者:上海大学电子工程系(200072)王

     栋 张兆场 马 然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一种基于tms320c6000

     dps芯片的视频***的设计。该***能脱离计算机而独立运行,且能高效实时地实现视频解码功能。因系统需要软件和硬件协同工作,故硬件实现分两步进行,以确保软件的可靠性。

    

    

     关键词:dsp

     视频 *** pld

     图像的编/解码系统有两种基本的实现方法,一种是基于微机实现,图像处理系统通过pci总线以插卡形式集成在微机系统中,数据通过pci总线或卡上所带的接口进行交换和传输;另一种脱离了微机而独立运行,利用微处理器芯片对图像进行编/解码处理来实现。这种脱机的图像处理系统由于体积小和灵活简便而受到广泛关注。微处理器芯片可以采用专用图像编/解码芯片。虽然这些芯片集成了图像处理算法,简化了系统的设计,但是由于新的图像压缩算法的不断出现以及对图像进出各种灵活控制的要求,使这些专用芯片在一些场合并不适用。而高速的通用微处理器如dsp芯片则正好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文从硬件设计方面考虑,介绍一个基于dsp芯片tms320c6000的脱机视频图像解码系统。

     1 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是针对不高于64kbit/s的码流实现的脱离计算机而独立运行的***。本***采用rs-232总线接收信号。数据接收到***之后进行解码算法处理,然后由d/a器件转换为模拟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器上显示。此种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利于调试分析。由于***采用rs-232接收信号,可以方便地通过计算机串口进行模拟调试。对于其它特定传输方式的解码,只需对数据的接收模块稍做改动即可。此外,如果需要显示到电视或其它显示设备,需修改系统最末端的器件及显示频率等,但不需改动系统核心的设计及软件。

     1.1 数据接收模块

     因rs-232信号的电平标准与dsp的电平不兼容,采用rs-232总线接收的数据需要进行电平转换。电

     平转换器件采用max232或其升级器件。

     另外,dsp芯片带有两个mcbsp(多通道缓冲串口),每个mcbsp可支持128通道的多通道操作,功能强大并且速度很快。因为rs-232信号是异步信号,而mcbsp为同步串口,接收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需要外加接收器件uart。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件)采用ti的tl16c550c或tl16c750,它接收rs-232数据,并可同时将数据存入自身所带的fifo中。uart接收的数据可通过以下方式搬移:当fifo中数据超过一定时时向dsp发出中断,同时触发dsp内的dma控制器,对uart的数据进行搬移。如果以后数据源为同步信号,例如pcm、t1、e1信号,则可以从mcbsp直接接收,以进一步简化外围电路的设计。

     1.2 电源模块

     dsp的电源采用两种电压供电[1],内核电压为1.8v,i/o电压为3.3v。并且dsp对这两个电压有上电顺序的要求,要求内核电源(cvdd)先于i/o电源(dvdd)上电。考虑到dsp的功耗问题,采用ti公司的两片电源模块tps56100[2]对dsp分别供电。

     另外,为了保证c6000芯片在电源低于要求的电平时会产生失控状态,在系统中加入了电源监控电路。该电路能确保dsp在系统加电过程中及电源电压低于一定门限值时始终处于复位状态。电源监控电路采用ti公司的tps3305[2],同时它还可接一手工复位开关以便人工控制。

     1.3 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的任务是将dsp处理后产生的原始图像显示到显示器上。由于一般显示器都是模拟输入,所以在显示模块中包含一个d/a转换器件[2],将图像的rgb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到显示器。由于显示器刷新频率较高,解码后的一帧图像要刷新几次进行显示,所以图像的显示需要严格的行同步和同步。为了将存储器的数据搬移到d/a,需要以稳定的频率将存储器数据送往d/a,在这里采用了fifo来实现此功能。在这个模块中,会有总线的共享情况,也就是说dsp既要频繁地解码后的图像数据写到存储器以供帧的重排,同时又要将显示的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音频变压器DIY
    笔者在本刊今年第六期上着重介绍了“四夹三”音频变压器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